中国为什么会放弃俄式装甲车?这次,俄乌战争告诉了我们答案

2024-05-10 00:34:45   


曾经中国在实力还不强的时候,大量使用苏制武器。后来伴随着中国工业实力的发展,使用的武器也在不断升级。

其中,我国最早淘汰的苏制武器,就是苏制装甲车。

苏制武器,或者说是今天的俄系武器,有三个型号的步兵战车,这三种步兵战车的最核心特点就是装甲非常薄,就跟打火机一样。

图片

BMP-1、BMP-2和BMP-3型步兵战车。其中,BMP-1步兵战车设计目标就是抵御7.62毫米穿甲弹和12.7毫米子弹。BMP-2步兵战车的装甲比BMP-1还要薄几个毫米,BMP-3步兵战车整体干脆就是用的铝合金装甲,这下真的变成打火机了。

这样的装甲最多只能防御轻松枪械,遭遇爆炸性武器,甚至只是口径大一点的枪械都会被打得找不着北。最要命的是这款装甲车的底盘也只有薄薄的一层,弹药架布置也非常不合理,很容易导致殉爆,这两条加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那是非常可怕的,容易殉爆+地盘薄,等于整辆战车一旦爆炸,那么车里面的步兵直接会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从地板推到甲板上然后整个人被压成饼。本来殉爆还有一两成存活的可能性。但是在俄罗斯的步战车上连着一两成都没有。

最坑爹的是俄罗斯步战车舱室非常狭小,视野还差,经常性看不见危险到来,就算是看见了舱室也能卡住步兵的腿让他们下不来。所以这些步兵相对于坐在步战车的舱室里面,更愿意坐在装甲车的外面。这样视野好,容易提前发现危险,看到了火箭弹之类的东西来袭还能迅速跳车找个弹坑躲起来。

说一个不好笑的地狱笑话,俄罗斯的机械化步兵坐在装甲车外面的生还率,比坐在舱室里面的生还率要高得多。不好笑是因为这个事情是真的。

图片

在俄乌战争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到被俄罗斯人花式开瓢的豹-2坦克之外,各种被炸成薄片的BMP步战车也是这场战争中不得不品尝的一部分。也正因为这款步战车非常“可靠”的不可靠性,也让它成为中国武器库中,第一个被彻底淘汰的俄制武器。

其实BMP步战车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这款武器在设计之初,是为了配合坦克在大平原上,通过坦克集群高速大纵深突击。装载步兵跟随坦克进入前线作战的。如果可以的话,步兵甚至都不需要下车。

同时为了配合这一需求,BMP步战车非常便宜,而且相当容易生产,轻轻松松就能造出来成百上千辆送到前线消耗。同时这玩意儿的越野能力也非常强,甚至可以进行无准备渡河。强行跨越复杂地形打突袭。各位看出来了吧,这玩意儿其实就是个一次性用品。

然而时代变了,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这种机械化集群突袭作战,唯一的结果就是让自家的军队彻底变成敌人导弹和火炮的活靶子。大规模机械化冲锋会被长了眼睛的导弹和炮弹迟滞。

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让整场战争重新一战化。无人区,战壕,散兵坑这些战术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沟壑纵横,遍布地雷的无人区根本就不适合坦克和装甲车进行集群冲锋。藏在散兵坑和战壕里面的士兵,可以通过单兵反装甲武器袭击步战车,打中一发直接报销一个步兵班,打中个七八辆,一个摩步连就没了。

图片

相对的,现在的中国步战车86式步兵战车以及04式步战车,基本上不再走俄罗斯模式了,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走,简洁的外形,便于大规模生产的设计,以及完全可以无准备渡河的越野能力全都保留下来了。

但是相对地,我们也对俄罗斯步战车的一系列缺点都进行了改造。可以发现我国的步战车车底更加高大,同时安装了类似于坦克的复合装甲。从而提升装甲车本身的乘坐舒适度以及防御能力,而且还扩大了舱室内步兵的视野。在防爆方面,我国也为步战车做了一系列升级。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的步战车无敌了,遇上爆炸物该被摧毁还是会被摧毁的,但是至少不会发生殉爆和装甲车被压成薄片的情况。

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M2步战车,中国的步战车防御设置和M2相当类似。而在俄乌战争之中M2也没少被摧毁,但是车里面的步兵却并没有多少损失。

此外,我国还给步战车安装了无人炮塔,配备更多光电瞄准和传感器,采用35毫米机关炮和红箭12型反坦克导弹。更加重视信息化、模块化,不再像俄系步兵战车一样,一味堆积重火力。

可以看出中国的步战车已经不是单纯配合坦克突击用的武器了,而是一种适合复杂环境战斗的多功能武器。而这也是未来武器发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