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洋:中国海军两手都要硬

2016-12-18 17:14:41   

本周要说对世界安全形势产生影响的事件,摆开来说还真是不少:叙利亚政府军在阿勒颇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以色列获得了首批两架F-35战机进入五代机时代;美军又一架MV-22坠毁……但是这些消息都没有办法和中国海军和空军在这一周之内的经历相比。
看得见的海军和看不见的海军

有关中国海军的消息在本周并不少:本周四,中国海军宣布本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完成了首次公开的实际使用武器演习,并在演习中发射了空空导弹、空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等多种武器;本周五,美国海军又发表声明指责中国海军,称中国海军一艘军舰在南海国际水域里“偷走”了属于美国海军的水下无人潜航器。


挂弹的J-15准备起飞

而这,恰好反映了中国海军平时训练备战的两个方面,即战斗部队建设与战场勘察建设。

在航母首次使用武器演习这方面讲,中国海军显然是正在稳步推进第一艘航母的战斗力生成,毕竟对于热心中国航母发展的围观群众们而言,从2012年航母入列服役至今已经4年多,也算是不短的时间了。
从半个多月前第五批12名舰载机飞行员正式获得在舰上起降的资质以后,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部队的飞行员数量达到37人,终于满足了在为一个战斗机团24架战斗机配备飞行员的同时,保障相当一部分种子教官在航母地面培训基地对更多的新学员进行训练。这一规模的舰载机飞行员队伍是中国航母终于能够同步推进作战训练和教学训练的物质基础,也是第一艘国产航母上舰载机部队飞行员的重要来源。
当然,更多的飞行员需要更多的舰载机提供训练的机会。此次演习中,机号为120号的第21架量产型歼-15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批次的歼-15战机的生产已经全面铺开,不用多久,我们就能看到为国产航母上的舰载战斗机团准备的更新的歼-15了。


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120号

这次实际使用的几种舰载机武器分别是霹雳-12空空导弹和鹰击-83K空射反舰导弹。应该说无论是对于歼-15还是辽宁舰而言,这两种武器都已经十分熟悉了:歼-15在研制定型阶段就进行过实际使用武器的试验,自然也包括这两款武器的实弹发射;而对辽宁舰而言,早在大连造船厂进行续建时期就曾经在甲板上放置过定位用的鹰击-83K导弹模型,后来在歼-15战斗机上舰后,也多次目击歼-15战机挂载上述两种导弹的训练弹在舰上起降。
从挂模拟弹到挂实弹并且实际发射使用,在性质上可能是巨大的变化,但对于训练中的舰载机部队而言,则只是循序渐进的一步而已。


歼-15发射导弹

不过显然不能将这次实际使用武器演习当做辽宁舰已经具备战斗力的标志。只要仔细观察新闻,就不难发现,参与演习的歼-15战机,不管使用的是什么导弹,其起飞时的挂载方案都不是按照实战要求下的作战任务牵引指定的。无论是发射霹雳-12空空导弹还是发射反舰导弹的歼-15,此次演习中都没有携带正常自卫所需的霹雳-8近程空空导弹。这表明此次演习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接近于“打靶”而不是一次全要素、实战化的作战演习。



辽宁舰发射舰空导弹,拦截来袭目标

同样的情境也表现在使用辽宁舰上武器抗击来袭反舰导弹的科目中。理论上说,作为编队核心的辽宁舰,必然要处于护航舰艇的紧密掩护之下,本舰的末端防空导弹和近防炮都只是攻击突破外层防御的“漏网之鱼”所用,而在此次演习中,尽管包括115舰在内的护航舰艇也参与了演习,但报道中并未介绍这些舰艇在编队防御中扮演的角色,也没有让辽宁舰的舰载机参与到防御作战中来,此次使用武器演习,更多的是类似打靶性质的各类单件武器的使用,还远远没有到检验航母是否全面形成战斗力的时候。

至于航母与护航编队的联合作战,考虑到其复杂和困难程度,所需要探索和克服的问题就更多了。以航母最基础的作战——舰队防空作战为例,航母编队的防空核心是航母自身,但是按照美国海军的设定,舰队防空指挥所却是设置于编队中雷达性能最先进的防空导弹巡洋舰内,舰上的防空指挥官在此时的任务远比单舰防空或者数艘普通舰艇防空时复杂。舰上不仅要统合巡洋舰本身、航母远程空情雷达、舰载预警机雷达以及防空哨舰雷达的各种数据,在进行防空作战时也要注意舰载战斗机和舰空导弹的防区不能重叠,各类武器的杀伤区间要及时协调交接……
考虑到中国海军没有巡洋舰,需要用吨位和指挥设备都更小的驱逐舰去执行类似的任务,而055型导弹驱逐舰虽然吨位加大,但在作战体系的考虑上是否参考了美军也还未可知。
总之,辽宁舰上的舰载机虽然第一次真正展现了自己的锋芒,但要把辽宁舰锻造成能上战场的钢刀,还有很多路要走。而就在我们锻造辽宁舰的时候,一些小小的摩擦就已经在南海周边悄悄开始了。
本周五晚上,美国海军向媒体披露,中国海军一艘军舰周四在南海离菲律宾苏比克湾港口约100英里处的海面上“夺走”了一艘从美国“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上释放出来的无人潜航器,并且无视美国船只的询问和警告,将这一潜航器直接带走。


冬活捞了个new,凭本事捞的船为什么要还?

随后中国国防部也发布了对同一事件的声明。按照中国国防部的说法,12月15日下午,中国海军一艘救生船在南海有关海域发现一具不明装置。为防止该装置对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和人员安全产生危害,中方救生船采取专业和负责任的态度,对该装置进行了识别查证。经核查,该装置为美方无人潜航器。


斯洛克姆水下滑翔机……这东西有没有铜呢?

虽然双方的表述并不一样,但是描述的事件确实是基本一致,即中方主动从海中捞起了美方投放的无人潜航器,并且将其带走进行检查,而且双方对参与打捞的舰船种类等的说法也完全一致,显然对事实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分歧。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这个潜航器,中国是该捞还是不该捞?
一般来说,所谓“军舰就是流动的国土”这样的说法主要是指所谓的船舶豁免权,即军舰和政府公务船在公海上享有不受船旗国以外任何国家管辖的权利。从这个角度看,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只要属于军舰和政府公务船,理论上都具有这一豁免权。当然,传统上举凡船只或者海上移动平台,都是有人值守和操作的。但是随着近年来无人船艇技术的发展,各类无人的水上水下航行器纷纷出现,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就是无人船艇是否可以适用船舶豁免权。
作为在无人船技术上应用最为积极的美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一直强力支持赋予无人船艇相同于有人船舶的权利。毕竟美国未来可是考虑在海上大搞无人艇队承担海上监听和反潜搜索任务的,目前也已经建造了反潜战持续追踪无人艇,要是这家伙不受法律保护,在海上被别国随意拖走研究,那显然是不能想象的。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无人潜航器本质上属于一种水下船舶,自然也是受到保护的,更何况这次中国军舰还把它给带走了,在美军眼里,这某种程度上已经构成剥夺他人财物的行为了,因此才会对中国的行为有诸多不满。
不过如果不考虑新兴的无人舰艇,在海里出现的大部分人造航行物,大抵都是可以捞走的。如果回想1980年我国第一次向南太平洋试射远程弹道导弹的时候还特地组织了规模不小的驱逐舰队前往护航,就不难明白即使贵为弹道导弹的弹头和数据记录设备,如果没有足够的护卫力量保护、没有足够高效的打捞设备,那么就算被人捞走试验前功尽弃,也只能自认倒霉。


1980年远航南太平洋的护航编队由18艘各型舰船组成,还搭载了4架超黄蜂直升机

至于南海里,可以捞的东西一点儿也不少。作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经常进行演习和训练的一片海域,南海附近经常会进行反潜、反舰演习,发射导弹和鱼雷,这其中,就会有不少鱼雷和导弹在水中成为渔民们“意外的财富”。上世纪80年代我国鱼-7型轻型反潜鱼雷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样板,就是渔民打捞上来的美制MK-46反潜鱼雷操雷;而我国目前潜艇所用的的主力鱼雷鱼-6型,据说也和渔民们捞上来的美制MK-48重型鱼雷有着密切的关系。



鱼6与MK48鱼雷

这一次美国人被捞走的潜航器,从外观上看,也确实挺像一枚轻型鱼雷的,尤其是在海上远距离观察时,其貌似鱼雷的主体结构,的确能够引发误判。而对于在南海上出现的近在咫尺又几乎停止移动的这么一个物体,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捞起来看看再说。
新战机、新训法、新空军
本周,歼-20战机涂上低可视度的五位数战术编号的照片和该机在鼎新基地的卫星照片开始在网上流传,标志着该机已经移交空军序列,并且进行相关的训练和测试活动;有关引进的第一批苏-35战斗机即将交付中国空军的消息也越来越清晰;中国空军连续的“拥抱台湾”飞行行动以及绕九段线飞行行动的相关细节也逐渐清晰。


大幅高清J-20五位数编号尾照

新一代的战机加上全新的远海训练模式,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空军全新面貌的一种展示,而围绕这两种最新的战机,确实有太多的话题值得去说。
首先依然是歼-20。在围绕该机的发动机来源所引发的漫长争论稍稍淡化之际,另一个话题又随着“红剑-2016”演习的结束以及歼-20在演习期间出现在鼎新训练基地而热闹起来。那就是歼-20在“红剑-2016”演习中的所谓“超常表现”。
有许多不同来源的消息指出歼-20不仅参加了“红剑-2016”军演,还在演习中参与了红蓝对抗,并且以极为优异的表现取得了巨大的战果。甚至有诸如“8:0”“剃了三代机光头”“击落预警机电战机”等许多真假莫测但是有鼻子有眼的段子,仿佛歼-20入列短短几天,就已经具备了完全的战斗力,可以砍瓜切菜地大杀四方一般。


除却“78271”以外,“78274”编号的出现更让军迷猜想到底有几架J-20已经服役

不过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破绽:歼-20刚刚移交给空军部队,作为我军第一款隐身战机,也作为我军机动性、电子战能力最强的战斗机之一,歼-20的战法研究和组织编写注定会是一个复杂而耗时不少的系统工程,在没有充分掌握战机性能的情况下就开展实战演习,不仅无法充分发挥战机的性能优势,还会给部队留下错误的印象。因此尽管歼-20确实参加了此次演习,但主要是以飞行展示的方式,让参演部队在演习结束后体验隐身战斗机的隐身效果,并没有投入到对抗性很强的自由空战中去。
至于苏-35,在大多数人都在翘首期盼时,依然有人执着地认为中国空军不可能采购苏-35,而其理由也同样简单——中国已经有更先进的歼-20了。
好几年前,笔者刚刚听说中国要洽购苏-35的时候,所持的就是这样一种态度,认为第五代的歼-20都已经开始试飞了,苏-35作为一款苏-27的彻底修改型,虽然比其原型有了彻底的进步,但还是和真正的五代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引进苏-35似乎无助于缓解我军面对F-22和F-35时的技术差距。
但随着中国空军新一代空中力量的不断换装和日趋明朗,笔者慢慢对中国空军的规模以及需求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在中国空军还有800架左右歼-7、歼-8系列这样的二代战机等待替换的状态下,中国空军实际每年能够获得的四代和五代战斗机总数可能只有70架左右,这还要算上每年数量不一的歼-15舰载战斗机,使得中国空军尽管看起来换装规模不小,但实际的换装速度并不快。加上苏-35还是有许多中国航空工业所没有掌握的先进技术,引进苏-35的理由,应该说是特别充分。


以现有的情况推论,苏-35落户中国可以认为已经是成为现实,但是以俄罗斯方面的产能是否可以满足需要也是一个未知数

本周同样属于新装备的还有“惊鸿一瞥”的运-20新改进型的静力试验机。从外观上看,这架运20改变的地方很多,不仅在翼下的发动机挂梁外形发生了修改,变得能够安装涡扇-20这样的新型涡扇发动机,其机身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运-20这种未来的运输和特种平台对于中国三军的作用绝不亚于J-20

一般来说,如果一架使用翼吊式发动机布局的大中型飞机如果仅仅是更换发动机,那么其对机体结构产生的影响绝对不至于要专门制造一架样机进行静力试验,这么做的结果表明,全新研制的运-20改型运输机很可能更改了后机尾,以便适应诸如空中电子战平台、预警机这样的全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