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 | 英国媒体调查大楼着火真相后,认定罪魁祸首是中国。这个锅我们不背~

2017-06-28 15:55:28   

慕洋犬和某些西方国家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一发生问题就甩锅中国。这不,它们又将最近英国大楼着火事件怪罪到中国头上了。

除了猜测着火是恐袭行为,还有媒体猜测着火原因和2014年墨尔本大火一样是因为使用了产自中国的劣质材料,且猜测这该材料根本没有达到英国标准。


(《卫报》认为格兰菲大火和2014年墨尔本达克兰大厦火灾“惊人的相似”,都和产自中国的外墙材料有关,但此猜测并未得到官方印证))

一口大锅从天而降,国内民众满脸懵逼!

材料是你们要进口的,又没人逼着你们买;房子是你们盖的,赚的钱又没送到我们口袋里。怎么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一出现问题居然不先反思自身问题,反倒怪到中国身上来啦?至于“猜测没有达到标准”,简直就是荒诞。难不成任何东西都能不经检测轻轻松松进入英国?难不成英国海关、进出口管理局、质检等部门通通都是摆设吗?如果真是这样,那说明英国政府何等无能?

对那些抹黑中国安防的人,小编怒怼他们。地球人都知道,我们采取了各种安防措施严防火灾的发生,每年更是多次在学校、工厂、办公楼、各单位再到住宅区域等地随机地进行防火救援演习,还挨家挨户核查燃气管道、线路、居民身份,小编居住的城中村几乎每月都会遇到一两次工作人员十分严格的上门检查。

我国更是制定了细致严谨的法律法规严惩乱摆乱放、占用消防通道等违法行为。一旦发生火灾,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组织灭火救援,同时调查着火原因并对涉事人员作出相应惩罚。我国对安防投入很大,更是积极研发安防产品。

2017年,中联重科发布了DG113登高平台消防车,它是集巨型登高平台消防车、举高喷射消防车和泡沫消防车三者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消防设备,也是全球最高的登高平台消防车,其登高平台最大作业高度达到113米,适用于35层以上高层、超高层大型建筑的救援、消防灭火和高空作业。



对比这次英国格兰菲大楼的火灾,从6月14日凌晨发生到现在,这栋拥有24层120套公寓约400-600名户的大楼迄今已有至少30人丧生,70多人失踪,预计死亡人数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泰晤士报》称格兰菲大火为“15分钟的灾难”,《每日镜报》称其为“死亡陷阱”)

伦敦消防局的空中平台仅能达到32米,从楼外灭火的成效十分有限,只能眼睁睁望着高层居民高声呼救着被大火淹没。更让人气愤的是,这栋大楼在2016年才进行了改造翻新,外部看上去焕然一新,然而内部依旧是设施陈旧,缺乏火警和消防喷淋系统不说,垃圾四处堆放,仅仅只有一个逃生通道口……




尽管存在非常多的缺陷和隐患,政府监测后仍评级为“中等火灾危险”(正常,不必过多担心)。没想到的是,一年不到就突发了火灾,英国政府却仅仅做了个书面声明,警方称仍在就火灾原因展开调查。



英国民众对此深感沮丧和愤怒,又因媒体的言论对比中国就火灾的控制和处理而变得更加怒火中烧。

不少民众上街示威,高呼“我们要正义”、“我们要答案”等口号,要求政府尽快查明火灾真相。伦敦肯辛顿和切尔西市政厅外的示威者尤为气愤,数十名示威者一度撞开大门冲进了市政厅,与维持秩序的警察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

网友们对此也是议论纷纷:

@良辰美景:铝塑板贴面的外墙装修,在中国早淘汰多年了都改玻璃幕墙了,国外还当个宝造价还高,真落后啊。

@Vicky:很难过啊,听到一声声的哀嚎消防员却无能为力,救援设备捉襟见肘落后不堪,其实他们心里也很难受的啊,而且这种没有救下人的内疚会伴随他们很久。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小故事,外国一个老师问中国留学生,一栋楼着火了,几十户人家,一个消防员,最后死多少个人?学生说一个,老师说他不会算数,学生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不懂中国的消防员。超级感动的啊

@你好胜利:我还记得前几天微博上有些无知的大V使劲地抹黑我们国家的消防员和政府,说什么英国都不称赞消防员的英雄行为和政府的责任担当而只是揭露那些悲剧,可真是打脸哈,真想知道他们有没有长眼睛看到网上现在流传的这些赞美贴。

这些人只会质疑我们的消防员,只会认为我们的消防员没有尽力救人……而差别就在于我们的消防员不会把火场里的故事和内心的痛苦说给世人听而已……要我说,我们的军人武警官兵公安战士同样伟大,他们挡住了黑暗,让我们看到了光明,此致敬礼!

@胡萝卜斯基:哼!有事就怪中国,欠你们的?!!!这应该是物业管理的问题,没有喷水器,报警器也不会响,逃生通道平时也没人清理,导致了之后的悲剧

@阿欢:不对,不符合恐怖分子的风格。恐怖分子每次杀人前都要搞得声势浩大,必须让人都知道“我来杀人了,我在杀人,我杀完了我自己也玩完了……”完后会有组织宣布负责,并且杀人的方式要体现愤怒感,有“手刃”这个概念。悄无声息地烧一栋楼,不能体现那种战场上的对抗,而且这个楼里多数是贫困的穆斯林,现在也没人宣布对此事负责。有些人别一有问题就甩锅。

@椰Y:作为建筑专业的一员,看得很难受!特别是看得平面图的时候!突然之间特别清楚地感受到了平时觉得特别麻烦特别讨厌的国内各种规范各种强调各种防火规范是多么多么地重要!真的!要对居住者负责、对甲方负责、对社会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生命负责!

@SongXiao:对这种超高层住宅设计充满了疑问:为什么超高层只有一个逃生楼梯?为什么中间没有防火隔断层?以前一直以为无论什么规范条例都是抄英国的好,毕竟人家是发达国家,后来见得多了才发现在防火条例上中国都比英国严格很多很多……

@lucy:现在英国好多新建的公寓感觉好单薄,使用的材料也不隔音。相比国内,挨着立交桥的新建楼房,窗户的玻璃都很隔音,关上窗户都听不到外面汽车的声音。而在英国你开不开窗都一样吵……英国不是也有很多不良的黑心房地产开发商吗,那是怎么省钱怎么盖,只为多赚钱。


其实,类似事件在国外时有发生,政府态度及处理方式更是大同小异,令民众深感不满。最为典型的当属澳大利亚。

2014年11月25日凌晨2点40分,墨尔本Docklands二十层的公寓Lacrosse tower六楼阳台丢弃的烟头引发大火,300名住户紧急疏散,所幸这是栋安装了自动洒水灭火装置的的新楼,无人遇难,但至少有七层楼受到严重损坏。

事后,澳媒声称公寓楼外层使用的产自中国的易燃覆层就是大火元凶,但并没有得到官方印证。澳洲建筑业工会随后给时任新州州长Mike Baird写信要求对新州的高层大楼进行紧急核查,却未得到满意答复。之后又有报告声称国家法律法规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强调,结果仍是不了了之。

小编就纳闷了:既然要甩锅给产自中国的材料,既然澳洲政府口口声声重视防火和外墙装修,那澳洲政府你就该官方出面证实传言啊,澳洲政府你也得采取措施防范治理啊。然而,自相关报告发布两年至今,澳洲政府也没有采取任何增强公众居住安全的具体行动,更没有进行任何监管或介入。

媒体称这种进口材料在悉尼使用仍然非常普遍。据2015年9月新州根据法律规定公布的一份报告,新洲可能有近2500栋大楼都使用了类似的覆层。随后在2016年的报道中,调查人员发现维州有百余栋高层建筑都可能使用了这种劣质危险的易燃覆层。


(媒体称墨尔本50%的高楼都使用了这种材料)

澳媒本想趁英国大火这一事件继续甩锅中国,没成想被澳洲高层大楼发现的质量问题大大打脸。不少澳洲民众对政府和媒体更是寒心和愤恨。



公寓渗水和防水缺陷导致发霉以及形成钟乳石

据《时代报》报道,在2015-2016财政年度,维州消费者事务厅Consumer Affairs Victoria接到了近3000份有关房屋质量问题的投诉,年增长13%。澳洲公寓社区协会Strata Community Australia称墨尔本至少有58座公寓存在缺陷,而该协会维州地区总经理Rob Beck认为这只是冰山一角。



渗漏崩塌的公寓天花板

许多业内人士说墨尔本快速增加的公寓楼普遍存在缺陷,原因是未能遵守施工标准和采用大量廉价建筑材料;新建成的住宅楼已经出现结构缺陷,广泛的“建筑渗漏综合症”使得许多房屋霉菌滋生无法住人。

许多房屋没有达到最低能效标准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隔热担任能力极差,在高温天气如同烤箱蒸烤室内的居民,令人闷热难耐甚至窒息;而空调的大量使用就会造成用电紧张导致大面积停电。


2016年,Lidcombe区一栋新公寓楼楼顶部塌裂,一间两室公寓售价约60万澳元并不便宜

建筑规范专家Stephen Kip认为澳洲恶劣的建筑质量危及生命,“据我所知就有至少六处正在使用的建筑是不宜居住的,它们面临严重的消防安全风险,主要是由防火处理不够充分和使用可燃材料导致的。另外,在中型公寓楼内安装的轻型聚苯乙烯包层也存在一个大问题—水会从包层的接缝渗漏”……

“我亲眼看过几十栋大楼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相信这个问题会殃及过去十年建成的数千栋建筑物”。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SW的研究员也认为这样的建筑隐患重重,极易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希望英国、澳洲等国政府媒体认真吸取这次大火的教训,重视本国楼房质量问题,采取充足的防火措施,听取民意并对民众负责,而不要一出问题就试图将责任赖到他国身上。要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绝不会像傻子一般任你欺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