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潜艇能跟踪我海军编队还不被发现?答案让人看清日本

2016-06-14 22:29:00   

要论吹牛,日本人自称第一,那么就没人敢称第二。早在明万历年间,日本跨海侵略朝鲜,被明军痛击,打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可是他们回去以后在战史上记载的,却完全是“伟大之日本军队痛击中朝联军歼敌十数万胜利转进一日千里中朝追之不及”的节奏,且虚吹战果完全不经过大脑,像碧蹄馆遭遇战这种数万日军围攻五千明军的战例都能吹成击毙明军23822人的“大胜”,而且吹牛时有零有整,绝不搞约数,如此清丽脱俗的吹牛本事,普天之下无人能出其右。

【第659期】最近,日本人大概是被经济危机折腾得有些虚火上升,火气大旺,需要败火,所以,又开始吹了。近期出版的日本军事杂志《SAPIO》讨论了一下中日潜艇的对比,其文章说,中国目前拥有的约60艘潜艇,大多采用前苏联的潜艇技术,静音性差,很容易被敌方反潜力量所发现。而日本海上自卫队从冷战时代开始蓄积的反潜技术,目前处于世界最高的水准,可以精确地发现与监控中国潜艇的动向,并实施有效的打击。日本虽然没有核动力潜艇, 但是拥有超级静音的普通动力潜艇可以弥补这一些缺陷。尤其是最新锐的5艘AIP型(非大气依存推进型)动力潜艇,实现了连续2周潜航,并跟踪外国舰队不被发现的成绩。

看看,连续跟踪水面舰艇,还是潜航,两个星期。多么的英明神武,多么的强大,多么的无视物理规律啊!等等,无视物理规律?没错,日本人吹的这个牛,唯一的缺陷就是严重违反了这个星球的物理规律。我们知道,除去依靠压水堆产生蒸汽驱动透平机为动力方式的核潜艇以外,这个星球上的潜艇,其主要推进原理都是依靠柴油机——电动机的复合推进,即水面航行状态下,使用柴油机推进并为蓄电池充电,水下使用蓄电池放电的方式来推进。

蓄电池的技术有上限,电动机的功率水平也有上限,目前最先进的蓄电池技术也就只能达到让常规潜艇在水下全速前进1个小时(以德国的209为例,这个全速最大也只有20节,这已经是这个星球上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了)就会电力耗尽。正因为此,大部分常规潜艇在水下都是以3-4节的低速待机速度在活动,只有在需要抢占阵位等紧急状态下才会大量耗电进行全速航行。日本的“苍龙”级潜艇的先进之处是使用了以从瑞典进口的斯特林燃气机为原动机的AIP技术作为水下航行的动力来源,这种装置的优点是可以不依赖通气管直接在水下长时间航行,极大增加了常规潜艇的隐蔽性。

不过,其唯一的缺点是,目前最先进的斯特林燃机是我国“元”级的斯特林燃机,也只有300千瓦上下的输出功率,苍龙所使用的则不到200千瓦。这样低的功率下,数千吨的潜艇在水下能够达到的航速也只有3-4节。行文至此,相信敏锐的读者已经察觉到问题所在了——日本人是如何做到让只有3至4节速度的潜艇跟踪平均巡航速度18节以上的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的?

莫非是开了任意门不成?如今世界,很多时候,舆论也是一种武器,对于占据话语权优势的外媒而言,类似这种公然睁着眼胡说八道的行为并非个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首先应该是不盲从,以常识、依据去分析,如此才能不被误导,在诸多嘈杂的声音中,寻找出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