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3万亿,央行对实体企业“送钱”,中国经济将“乘风破浪”?

2020-07-14 09:30:21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遭受到较大的挑战,幸好,调控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同发力,最大力度的支持国内经济增长,并帮助相关经济企业渡过难关,二季度后,我国经济走出一季度的低谷期,经济企业积极复工复产,市场供应逐渐加强,市场活力明显提高,从此后我国经济进入到复苏增长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数据作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最新的金融数据显示出,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仍然足够,国内经济将“乘风破浪”?以下作为具体分析。
金融持续对实体经济雪中送炭近日,据我国央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0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也即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通过数据可分析出,今年来,金融机构对我国经济发展大力支持,为国内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真金白银,尤其是在今年经济遇到挑战与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更是凸显出金融机构对其的雪中送炭,同时也充分表明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属性,以及脱虚向实的进展。
另外,社融增量数据也在表明,当前国内实体经济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回暖,反映出近期国内经济企业的经营扩张力度,与近期企业积极复工复产相互印证。


货币扩张力度较大,助长国内经济发展通过货币供应角度来看,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表明当前市场上的钱多了,并且,也体现出货币政策加强经济逆周期调节力度,以及货币宽松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这并没有搞货币大水漫灌。
另外,由于今年来国内经济所面临的一些风险挑战,前期通过货币政策提振经济与助力企业发展的有些措施,随着经济的复苏增长,或将会退出。狭义货币(M1)余额60.4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同样高于去年,表明当前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得到大幅改善,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很大缓解。
通过m2与m1的增速比较来看,反映出当前国内投资较热而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该反映也符合当前提振经济的相关措施,也即是主要以投资来扩大内需。流通中货币(M0)余额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上半年净投放现金2270亿元。


整体来讲,当前金融数据表现出国内经济复苏增长的势头,企业融资需求回暖,对企业的长期投资和发展信心较过往明显提高,市场的积极活力在显现。不过,当前国内消费市场仍面临着相对不足的情况,当然,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增长,广大劳动者均能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最直观的体现将是收入的向好,收入作为消费的基础,其随之也将带动国内消费市场。另外,随着经济的复苏,下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将保持更加灵活适度,货币大水漫灌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货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