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年轻人对两岸关系看法让我惊讶

2015-08-21 13:34:43   

都说“politics”是两岸之间的“敏感议题”、“禁忌话题”,大家要尽量回避(前人的经验之谈)。但我们毕竟是处于一个好奇、躁动的年纪,前人越是叫我们不要触碰,我们心里的那份好奇心越会加重;但是这类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的话,效果会适得其反。和台湾同学交流之前,我特地上网搜索了一下一些前人的心得。比如:台湾人对大陆的印象就是:大陆人追着他们问:“你是蓝还是绿?”、“是统还是独?”,因此很多人会很反感这些问题。诚然,大陆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极易被挑起,很多议题会上纲上线到“民族大义”上。再加上我们是一个青年交流项目,为了这些虚幻的问题伤了和气可划不来。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甚至预想了几种可能的结局:

1.大家的共识大于分歧,只是部分细节不同而已,总体上能算上“皆大欢喜”。

2.双方鸡同鸭讲,在很多方面对立严重,最后不欢而散······

  为了避免第二种的尴尬局面出现,我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这次台湾方面的营员中,有一位同学的专业是“政治学(理论)”,有一位是“行政管理”,我便可以以“专业交流”的名义问他们,肯定会有一些共识;如果有一些分歧的话,我可以说:“不好意思。那是***的观点/著作,我还没看,我以后会去读完”或者“我们现在还年轻,还有很多东西我们不了解。我们只是学术交流而已,大家都信仰‘学术自由’”或者“学术就是需要碰撞,需要火花······”之类“打圆场”的话。总之,一切以和为贵,见机行事,能屈能伸最好。

终于在喜峰口会所的那个晚上,趁那两位同学都在一个房里,我鼓起勇气问他们:“你们参加了那个‘太阳花’学运吗?”、“你们的政治立场是蓝还是绿,还是什么‘第三势力’”、“你们怎么看待‘两岸关系’?”······

问完之后我简直就傻眼了,“这类富有争议性的问题直接问他们会不会很不好?”我这样想。然后我马上发了一条“免责声明”:“我本身是学国际政治的,我们专业也会涉及‘政治学制度’这一块,台湾作为‘the first Chinese democracy’(《Time》杂志语),会有很多值得观察的地方。之前看到的很多都是从媒体、论文上看到的,亲身问也是一些台湾大学里的老教授,今天难得碰到你们,有些问题我想听听年轻人的想法。”我想用“学术性”试图去冲淡一些“可能发生的尴尬”。

回答此问题的H同学讲了一些“两岸要和平交流”、“青年是两岸的未来”之类很中规中矩的话。我料想他可能是考虑到有5、6个陆生在房间,有些话不宜讲的太开。干脆我自己做个开头好了,打消大家之间的顾虑。

“两岸之间最敏感的就是‘政治’。谈到这个问题,争吵的发生几率很高。但我希望我们今天的谈话能够和平理性。”我讲到。

“两岸人民对对方的政治制度其实有很多误区,而这些误区没解开的话最终会累积成‘真理’。比如:台湾现在实现了‘上至总统,下至基层里长’9层官员的普选,有人会指责大陆的省长/委书记、市长/委书记、县长/委书记不是人民一人一票普选产生。大陆国大人多,可行性是一回事,但或许两地不同的政治哲学才是最主要的。”我说到。

“嗯哼。”一位同学似乎觉得有所新意。

“台湾的相关公职大多是由普选产生。因此,选民喜好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就要求候选人在地耕耘,在地方有知名度,所以县市首长及其他类似的职位主要来自地方民代、副职及其他在地知名度较高的人;但在大陆却不是这样,在一个省/市/县/委领导班子里,省长/委书记、市长/委书记、县长/县委书记都不会是本地人,其他职位则没有这个要求。而且他们很多都是来自异地调任,有的甚至是中央空降。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本地’和‘外地’形成相互牵制,防止地方割据。这个做法古已有之······”。

其他同学脸上露出惊异的表情,一位台湾同学似乎认同我的看法:“没错,古代就是这样。”

“当然,这个误区指的是‘省长/委书记’、‘市长/委书记’、‘县长/委书记’这几个职位的选拔方式,所以批评它不是普选是没有意义的。”我继续补充到。

随后我们的话匣子才被打开。我们的交谈内容涉及广泛。更让我惊讶的是,我原本以为会发生的争吵,由于我们在诸如“两岸和平交流”这样的基本原则上认识一致,只是在部分细节上有不同看法,整个对话显得比较温和、理性。我不得不说,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年轻人应该有怎样的担当

         

H同学来自苗栗,L同学来自高雄,他们都有志于从政,而且是从基层民代做起,他们跟我讲了一些台湾乡下地区的情况。

苗栗县多山,以客家人为主,客家人迁台时间晚于闽南人,又由于早年的“族群械斗”,多聚居在山区,政治立场上比较偏蓝。苗栗县自1950年重新设县以来,就一直是国民党执政,从未失手。乡下人一般比较保守,人情氛围浓厚。对于“议员”、“立委”、“县长”等这种靠选票数量取胜的职位,“搏感情”是候选人必须要做的事情。以“立委”为例,选区之内的红白喜事一般都不能缺席,要么自己亲自到场,要么派助手到场,而且礼品、礼金之类的一定不能少。“立委”在这些场合上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甚至致辞,可加持主人家的面子;同时,也会在主人家和宾客之间混个“脸熟”,特别是“卖人情”给主人家,那么下次选举投票的时候自然会有回报。“立委”在自己的选区一般会设置“服务处”,为选民排忧解难。

此外,民代及地方官员在一些基建工程里面的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容易滋生腐败;有些地方官员好大喜功,热衷于各种“形象工程”,弄得劳民伤财,得不偿失,最后兴建的建筑物往往都是“喂蚊子”。

H同学对这些问题深感不满,他想走进“体制内”试图改变这些“人情政治”,但对于一个人情盛行而且比较“蓝”的地方,一个没有什么奥援的年轻人,而且不挂蓝旗,或许等待他的不会是“一帆风顺”。

我不得不说:我之前对于台湾年轻人的印象就是“反蓝”,对大陆的印象可能不是太好。以至于当L同学说他是蓝营选民,主张两岸应该和平交流,不抗拒大陆进步之后两岸统合,我有点小惊讶。

他向我介绍了台湾乡下类似农田水利会这类系统的运作方式,我理解了为什么台湾解除戒严之后台湾中南部由蓝转绿而且蓝营一直未“收复”。台湾南部的家族政治、派系政治也很明显,像他这样的同样也没有多少奥援而且偏蓝的年轻人,要在非常绿的高雄闯出一片天,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

他们都对台湾20多年来蓝绿恶斗、代议民主失灵、竞争力下架等感到不满。

听完他们的讲述之后,我由衷地在心里佩服他们,当我问到:“作为一个年轻人,没有太多本钱,还要面对这些派系、家族、人情,会不会很难?”他们都说到:“我相信到那个时候,台湾的选举风气会好一些······”

记得以前对于台湾年轻人的印象就是沉浸在“小确幸”中,与世无争,安于现状。这回与他们亲身交谈之后对台湾年轻人的认识才更加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