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季风计划”申遗遭中国阻挠 专家:印度有战略野心
2017-01-10 14:24:52
“印度的‘季风计划’在中国碰了壁”’,这是部分印度媒体近日报道的标题。印度推行的“季风计划”(Project Mausam)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遭到中国“阻挠”而没有通过。印度媒体称中方的理由是“会与海上丝绸之路产生冲突”,这让他们忿忿不平。但有中国学者指出,“季风计划”就是为了反制中国而产生的,其中包含了印度的战略野心。
《新印度快报》1月7日援引一名印度文化部官员称:“我们一直努力游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使其承认‘季风计划’为世界遗产项目。而中国却找借口反对,称这个项目影响他们复兴‘海上丝绸之路’的计划。”
《新印度快报》报道截图
“季风计划”由莫迪政府在2014年提出。当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会议上,印度正式提出“季风计划: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季风计划”规划了一个“由印度主导的海洋世界”,向西穿过伊朗,经阿拉伯半岛至东非。向西则通过马六甲海峡延伸到整个东南亚地区。印度媒体本次在报道时,纷纷将其与中印两国近期在国际上产生的一些分歧联系起来。印控克什米尔地方媒体《每日至上报》(Daily Excelsior)就回顾称,中国此前“阻挠”印度加入和供应国集团。印度申请将巴基斯坦“默罕默德军”首脑列入联合国恐怖分子名单也因中国而搁浅。
印度文化部对“季风计划”的说明示意图
但不能忽视的是,印度提出“季风计划”相当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反制中国。中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后,印度并没有清晰而明确地支持“一带一路”。半年多后,所谓“季风计划”出炉。印度一名专栏作者Akhilesh Pillalamarri此前曾撰文《季风计划:印度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的回答》。该文称:“印度欲使用其历史、文化和地理优势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竞争。”同时,“在印度洋地区的安全和贸易中,印度的地位和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印度的位置和权力使其成为印度洋地区秩序的组织者。理解这一点,就可知莫迪政府当前为何会提出‘季风计划’。这是莫迪政府外交政策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目的就是反制中国。”《新印度快报》在报道中也再一次承认,该计划就是为了“抗衡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钱峰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迄今为止,“季风计划”仍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但的确蕴含了印度的战略野心。
印度总理莫迪(资料图)
中国社科院在去年7月曾发布《印度洋地区蓝皮书: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2016)》。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变化给印度带来了心理不适。印度的东向行动战略和中国的西向开放战略碰撞,“一带一路”与“季风计划”相遇,加剧了中印在地区层面的战略竞争。对此,印度应该将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转化为自身优势,而不是加以抵制。推进“一带一路”,印度需要更加自新与开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