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事情比较蹊跷,短短1个多月,越南2个最高领导者先后访问印度
2018-03-02 08:09:10
时隔7年,越南元首第一次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陈大光将从3月2日至4日到访新德里。他在受访时公然支持和欢迎印度的“东进战略”,表示“印度与越南在南亚和东南亚均占有战略位置,应该海洋问题方面加强合作。”还承诺“将积极推进印度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关系。”《印度时报》声称这次高层会晤将成为印越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蹊跷的是,印度越南之间的实质交往并没有两国领导人见面时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紧密。最近数年来,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也是中国,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越南得到的投资额累计也达到112亿美元。而越南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额也有450亿美元,2020年或突破570亿美元。与中美相比,印度的位置与重要性并不高。
作为名义上的越南国家元首,陈大光此次访问印度的主要目的恐怕是经贸,简单来说就是要钱。印度对越南的投资在所有国家里只排在第28位,注册资本还不到8亿美元,这个数据与两国建立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比十分尴尬,而2020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50亿美元的目标则显得比较突兀。比起在海洋问题上挑事,越南元首更关注如何促使印度人到越南投资。

而就在1个多月前,越南总理阮春福也访问了印度,并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会谈,重点内容就是海洋问题。根据越媒报道,两国首脑强调的了所谓“航行自由”重要性,还一致认为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守国际法。越南高度赞赏印度的立场,还声称要与印度一起合作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并推进海洋安全合作。
越南总理和首脑先后访问印度,也是在为印度3月6日起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海域举行的“16国军演”鼓劲捧场。越南是这次演习的积极参与者,而且可能是最高兴、最愿意参与的国家。这次演习的最重要项目就是“海上封锁”,而越南海军在2月6日刚刚入役2艘俄罗斯制造的“猎豹3.9护卫舰”,这种军舰特意装备了增强型反潜武器,无疑就是为了加强威慑力,即使不能完全达到“海上封锁”的目标,也要对邻近大国产生不能忽视的威胁。可以说,印度进行的这次军演正投越南之所好,无疑将令越南感到兴奋。

而在最近几个月,“亲印派”在尼泊尔、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先后遭到挫败,印巴在克什米尔冲突不断,印媒还一直炒作“北方强邻在实控线附近升级空中力量,部署了歼-10和歼-11等战机”,印度在周边面临的形势在恶化,需要越南这个“亲印国家”来分担一些压力。探客认为,印越联手是一种必然,因为在南部与西南部,印度与越南是唯二与华夏发生过战争的国家。
除了与印度加强关系,越南还在越战之后首次邀请美国航母编队访问岘港。而美国也借此机会派出“卡尔-文森”号航母巡航敏感海域,并在3月5日驶入岘港。这个时间正是越南元首陈大光从印度返回的第二天,透露出一种力挺越南的意味,同时也暗示美印在海洋问题上对越南的支持。越南同时获得美印的支持,在面对北方强国时无疑拿到了一些筹码和资本。
事实上,越南对美日印澳组成的非正式“四国同盟”很有想法。如果自己单独不能对抗强大的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组成一个联盟,越南就是这么干的。而且越南内部的亲美势力在持续扩展。
越南“二阮之争”明显是保守派与改革派、北派与南派、亲华派对亲美派的一次对决。出身河内,属于保守派的阮富仲“意外”连任。他主张维系中越友好关系。而且与中方高层有比较深厚的私人交情。而亲近西方的“南方派”阮晋勇则失去了总理一职。
不过,阮晋勇暂时离开中枢被分析家认为是以退为进。阮晋勇是有功的,行事果敢、历练丰富,在军队、党务、行政和财政体系都有过工作经验。他积极谋求在政经方面的革新,立场亲美。在10年任期里,他主导加入了WTO以及TPP,越南人均GDP增长了3倍,2015年经济增长率达到6.7%,为越南经济腾飞作出了贡献。
而阮氏家族也在地方上拥有不小的支持度。阮晋勇的2个儿子都在美国拿到硕士和博士学位。39岁的长子阮清谊曾执掌越南坚江省,2016年成为中央委员。26岁的次子阮明哲也已经成为平定省执委。阮晋勇的女儿女婿也是“亲美派”。
阮晋勇的暂时出局,可能是因为犯了大忌,危及共同领导的“平衡”传统。越南体制是“四马拉车”,集体共治,保持势力均衡,兼顾南北。越南国土犹如哑铃,地理形态是天然的南北对立。北方偏稳健,南方偏活跃,河内和胡志明市犹如京沪。河内是政治中心,是胡志明思想的大本营。越南南方则重视经贸发展和商业,尽管已经统一数十年,但越南南北方依然存在明争暗斗。
但阮晋勇在经济上取得成就之后,声望扶摇直上,成为越南“30年来最强首脑”,南派也开始蠢蠢欲动,不断扩张势力。“四马拉车”的格局已经出现裂痕,因为阮晋勇这匹“马”想一跃而出,出现南派压过北派的趋势。为了维持平衡,大佬们纷纷站队出手,狠打出头鸟。
理由是现成的。越南经济高速发展,必然也带来不少问题。海洋争端迟迟不能平复,必然导致与北方邻国的关系紧张。越南此时需要的掌舵者不是激进的亲美派,而是能够维持稳定、辨别方向、把风险降到最低的保守派。形势的变化,令越南重新强调团结,选择了温和稳健、威信较高、能够被各方认同和接受的阮富仲来掌舵。
阮晋勇虽然暂时受挫,可势力还在,新任总理阮春福是他的副手,名义上的国家元首陈大光、国会领导者阮氏金银也都是阮晋勇一派。阮晋勇很有可能是暂时休养生息,以退为进,保送子弟兵登场。越南以“重商”为中心的时代恐怕要慢慢过去。火车头会照样跑,只是速度会放慢。

越南不会为了亲华或亲美而牺牲本国利益。一方面,会以“协助遏制大国崛起”为名向美国要好处,一方面又会挟美国自重,向北方强邻讨便宜。这种两面手法,玩不好就是引火烧身。
如今,越南的基本战略恐怕就是拉拢住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这3个国家,同时在东盟内部加强活动力度,促使东盟在对华方面更加强硬。另外一方面,就是继续与俄罗斯发展军事方面的合作关系,购买先进军备。苏联虽然解体,但越南与俄罗斯却继承了准盟友的关系。俄罗斯军舰也时不时到敏感海域溜达一圈,证明存在。
越南与宿敌美国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还加入日本主导的TPP,并在近年来从印度购买导弹、加强军事交流与合作,未来很可能与澳大利亚也热络起来,不排除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查看地图,越南的形状犹如一只水蛭,吸附在大国的下腹部。探客认为,这只“水蛭”并不会致命,但却会令大国“失血”,浪费宝贵的军事和外交资源。正因为越南的存在,印度的“东进政策”在东盟内部获得了积极响应者和带路者,美国在“失去”菲律宾之后仍可以大模大样地派遣航母捣乱,俄罗斯也能从这个世界第8大武器进口国赚取利润,日本可以借助其分散大国的注意力,并转移投资。越南不会与美日印澳在军事上成为盟友,但有它在后面牵制,大国就不能完全放心,多一条战线就多分散一份力量。不要小看越南,在大国博弈的过程中,很可能这种不起眼的绊脚石左右了战略上的成败。(完)
蹊跷的是,印度越南之间的实质交往并没有两国领导人见面时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紧密。最近数年来,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也是中国,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越南得到的投资额累计也达到112亿美元。而越南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额也有450亿美元,2020年或突破570亿美元。与中美相比,印度的位置与重要性并不高。
作为名义上的越南国家元首,陈大光此次访问印度的主要目的恐怕是经贸,简单来说就是要钱。印度对越南的投资在所有国家里只排在第28位,注册资本还不到8亿美元,这个数据与两国建立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比十分尴尬,而2020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50亿美元的目标则显得比较突兀。比起在海洋问题上挑事,越南元首更关注如何促使印度人到越南投资。
而就在1个多月前,越南总理阮春福也访问了印度,并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会谈,重点内容就是海洋问题。根据越媒报道,两国首脑强调的了所谓“航行自由”重要性,还一致认为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守国际法。越南高度赞赏印度的立场,还声称要与印度一起合作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并推进海洋安全合作。
越南总理和首脑先后访问印度,也是在为印度3月6日起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海域举行的“16国军演”鼓劲捧场。越南是这次演习的积极参与者,而且可能是最高兴、最愿意参与的国家。这次演习的最重要项目就是“海上封锁”,而越南海军在2月6日刚刚入役2艘俄罗斯制造的“猎豹3.9护卫舰”,这种军舰特意装备了增强型反潜武器,无疑就是为了加强威慑力,即使不能完全达到“海上封锁”的目标,也要对邻近大国产生不能忽视的威胁。可以说,印度进行的这次军演正投越南之所好,无疑将令越南感到兴奋。
而在最近几个月,“亲印派”在尼泊尔、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先后遭到挫败,印巴在克什米尔冲突不断,印媒还一直炒作“北方强邻在实控线附近升级空中力量,部署了歼-10和歼-11等战机”,印度在周边面临的形势在恶化,需要越南这个“亲印国家”来分担一些压力。探客认为,印越联手是一种必然,因为在南部与西南部,印度与越南是唯二与华夏发生过战争的国家。
除了与印度加强关系,越南还在越战之后首次邀请美国航母编队访问岘港。而美国也借此机会派出“卡尔-文森”号航母巡航敏感海域,并在3月5日驶入岘港。这个时间正是越南元首陈大光从印度返回的第二天,透露出一种力挺越南的意味,同时也暗示美印在海洋问题上对越南的支持。越南同时获得美印的支持,在面对北方强国时无疑拿到了一些筹码和资本。
事实上,越南对美日印澳组成的非正式“四国同盟”很有想法。如果自己单独不能对抗强大的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组成一个联盟,越南就是这么干的。而且越南内部的亲美势力在持续扩展。
越南“二阮之争”明显是保守派与改革派、北派与南派、亲华派对亲美派的一次对决。出身河内,属于保守派的阮富仲“意外”连任。他主张维系中越友好关系。而且与中方高层有比较深厚的私人交情。而亲近西方的“南方派”阮晋勇则失去了总理一职。
不过,阮晋勇暂时离开中枢被分析家认为是以退为进。阮晋勇是有功的,行事果敢、历练丰富,在军队、党务、行政和财政体系都有过工作经验。他积极谋求在政经方面的革新,立场亲美。在10年任期里,他主导加入了WTO以及TPP,越南人均GDP增长了3倍,2015年经济增长率达到6.7%,为越南经济腾飞作出了贡献。
而阮氏家族也在地方上拥有不小的支持度。阮晋勇的2个儿子都在美国拿到硕士和博士学位。39岁的长子阮清谊曾执掌越南坚江省,2016年成为中央委员。26岁的次子阮明哲也已经成为平定省执委。阮晋勇的女儿女婿也是“亲美派”。
阮晋勇的暂时出局,可能是因为犯了大忌,危及共同领导的“平衡”传统。越南体制是“四马拉车”,集体共治,保持势力均衡,兼顾南北。越南国土犹如哑铃,地理形态是天然的南北对立。北方偏稳健,南方偏活跃,河内和胡志明市犹如京沪。河内是政治中心,是胡志明思想的大本营。越南南方则重视经贸发展和商业,尽管已经统一数十年,但越南南北方依然存在明争暗斗。
但阮晋勇在经济上取得成就之后,声望扶摇直上,成为越南“30年来最强首脑”,南派也开始蠢蠢欲动,不断扩张势力。“四马拉车”的格局已经出现裂痕,因为阮晋勇这匹“马”想一跃而出,出现南派压过北派的趋势。为了维持平衡,大佬们纷纷站队出手,狠打出头鸟。
理由是现成的。越南经济高速发展,必然也带来不少问题。海洋争端迟迟不能平复,必然导致与北方邻国的关系紧张。越南此时需要的掌舵者不是激进的亲美派,而是能够维持稳定、辨别方向、把风险降到最低的保守派。形势的变化,令越南重新强调团结,选择了温和稳健、威信较高、能够被各方认同和接受的阮富仲来掌舵。
阮晋勇虽然暂时受挫,可势力还在,新任总理阮春福是他的副手,名义上的国家元首陈大光、国会领导者阮氏金银也都是阮晋勇一派。阮晋勇很有可能是暂时休养生息,以退为进,保送子弟兵登场。越南以“重商”为中心的时代恐怕要慢慢过去。火车头会照样跑,只是速度会放慢。
越南不会为了亲华或亲美而牺牲本国利益。一方面,会以“协助遏制大国崛起”为名向美国要好处,一方面又会挟美国自重,向北方强邻讨便宜。这种两面手法,玩不好就是引火烧身。
如今,越南的基本战略恐怕就是拉拢住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这3个国家,同时在东盟内部加强活动力度,促使东盟在对华方面更加强硬。另外一方面,就是继续与俄罗斯发展军事方面的合作关系,购买先进军备。苏联虽然解体,但越南与俄罗斯却继承了准盟友的关系。俄罗斯军舰也时不时到敏感海域溜达一圈,证明存在。
越南与宿敌美国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还加入日本主导的TPP,并在近年来从印度购买导弹、加强军事交流与合作,未来很可能与澳大利亚也热络起来,不排除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查看地图,越南的形状犹如一只水蛭,吸附在大国的下腹部。探客认为,这只“水蛭”并不会致命,但却会令大国“失血”,浪费宝贵的军事和外交资源。正因为越南的存在,印度的“东进政策”在东盟内部获得了积极响应者和带路者,美国在“失去”菲律宾之后仍可以大模大样地派遣航母捣乱,俄罗斯也能从这个世界第8大武器进口国赚取利润,日本可以借助其分散大国的注意力,并转移投资。越南不会与美日印澳在军事上成为盟友,但有它在后面牵制,大国就不能完全放心,多一条战线就多分散一份力量。不要小看越南,在大国博弈的过程中,很可能这种不起眼的绊脚石左右了战略上的成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