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默:中华第一井震动世界
2015-12-08 19:00:36
当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东“热土”叙利亚、“同仇敌忾”一心剿灭ISIS之时,中国却始终“按兵不动”、“闭门造车”。借着叙利亚战火的“东风”,中国在南海的“战场”上风生水起、突飞猛进,开启了中国南海油气勘探的超深水时代。
焦点事件:开启万米超深水时代 中华第一井震动世界
2015年12月2日,由海洋石油981承钻的中国首口超深水井陵水18-1-1井成功实施测试作业,表明中国已具备海上超深水井钻井和测试全套能力。陵水18-1-1井的测试成功,开启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勘探的超深水时代。
陵水18-1-1井是位于中国南海琼东南盆地的一口预探井,实际作业水深1,688.7米,实际完钻井深2,927米,属于超深水井范畴。此次测试作业是中海油首次挑战超深水测试。自从2012年在南海首钻成功,“海洋石油981”每一次勘测与转场都成为焦点:“9”代表钻井船,“8”代表深水,而“1”代表第一艘,这是中国迈向深水油气资源的第一步,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全球七成以上的油气资源在海底,绝大部分蕴藏于1,500米以下的深海。南海石油蕴藏量高达230亿至300亿吨,天然气约16万亿立方米,共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按海洋石油工业的划分,超过300米水深被称为深水,超过1,500米被称为超深水,南海的油气资源大部分在深水区。在“981”建造之前,西方钻井能力已达3,052米,而中国只有505米。自2006年起,历时6年设计建造,总造价60亿元人民币(1人民币约合0.16美元)的“981”,就是担负中国石油工业向深水区挺进重任的“国之重器”。
“981”配备有EC225大型直升机,平台垂直高度137米,相当于一座46层楼房;主甲板长114米、宽78米,比一个105米×68米的标准足球场足足大出一圈。平台作业排水51,624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作为一个兼具钻井、完井和修井等功能的平台,“981”最大工作水深为3,000米,相当于泰山海拔的2倍,钻井深度可达1万米。
“981”采用动力定位和锚泊定位的组合定位系统。在1,500米以内的深海区,用抛锚方式固定平台;在3,000米深海区,抛锚鞭长莫及,就采用动力定位,根据卫星定位数据精确计算后,靠位于平台四角水下的8个推进器,以反作用力抵消风、浪、流等对船体的作用力。这样二位一体的组合定位,国际上没有先例。动力定位师靠操作中控室里一排排按钮,将自重3.1万吨、可变载荷9,000吨的“981”航行定位,可保证平台最大游离距离不超过1米。
“981”装备有8台4.4万千瓦柴油发电机(一般作业只需4台),当8台发电机满负荷运行时,发电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所需,8个推进器每个都相当于5个火车头的拉力。该套系统让“981”在规避台风、转场作业时,可以不依靠外部拖船自行移动,最大航速达到8节。2015年1月,“981”历时31天航行近4,600公里抵达孟加拉湾,安全高效完成了海外首口深水井钻井作业,作业时效达99.09%。
海上油气钻探是高风险、高科技、高投入的“三高领域”,将深水勘探和浅水勘探成本相比,综合一口油井,深水是浅水的7倍以上,浅水又远高于陆地。所以项目一旦开工必须24小时不停歇。“981”第一次钻探作业效率便高达93%,远高于80%至85%的业内首钻水平。2013年,“981”一次作业创造了2,451米的亚洲深水钻井纪录,作业效率高达97.5%,远高于世界同类钻井平台在同类水深80%的平均作业效率。
“981”承载着能源供应保障、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国家战略和国家意志。以“981”为旗舰,中海油还有“海洋石油201”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等各类深水平台船舶57艘,加上引进的30余台深海作业机器人,构成了中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联合舰队”。在这支“联合舰队”的策应之下,中国的南海光复之梦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