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技术领域美军曾领先全球整整一代:没想到让中国甩出一条街

2018-05-14 08:02:03   

本世纪初时,美军在设计DDG1000驱逐舰时,专门研发了155毫米先进舰炮系统,不仅采用62倍口径身管,更是配用了制导炮弹,号称可以打击127公里外的目标。如果相关设计目标实现的话,那么在大口径舰炮这一技术领域,美军“将”领先全球整整一代,但是现在我们只能把“将”用“曾”代替,美军自已放弃了制导炮弹发展计划,又退回了原始状态。


美军的新炮
美军怎么也没想到,自已因经费问题,不得不放弃项目后,让中国有机会超车了,如今美军已被甩出一条街,我军战舰列装的国产新大口径舰炮射程超100公里,这一参数美军也比不了。
这款新型舰炮编号:PJ-38,2012年时,随052D驱逐舰一起服役,改进装配用于055型大驱。其设计受到俄制AK130舰炮的影响,但仅限于设计思路方面,并非什么改进型号,双方区别非常大,它采用单联装结构,而不是双联装,炮塔外观也采用隐身设计,总体重量只有30吨,AK130则为了100吨的大家伙;两者类似的地方是,自动供弹系统相近,没法人工装弹,单发弹丸重量在33公斤以上,必须采用全自动装填,否则无法达到每分钟40发的高速射。它们的供弹系统都设置炮塔下方,由二层甲板组成,其中上甲板为弹药自动装填系统,下甲板为弹药舱。


国产130毫米舰炮
我们选用130毫米口径的主要原因为:通用性,可以使用现有的130毫米炮弹,不必采用全新的口径系列,有效减少换装成本。火炮身管为70倍口径,这样发射普通榴弹时,可达30公里射程,但是真正的关键,还是配套研发的新型火箭增程制导炮弹,最大射程超过100公里。


出厂了
也许有人会质疑中国是否有机会研发所需的制导炮弹,这个有点可笑了,中国突破制导炮弹技术已不是一天二天了,早在2012年,我们就开始推销:WS-35式--155毫米制导炮弹,采用火箭增程滑翔技术,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提供巡航动力,通过可展开的弹翼调整姿态,进行滑翔,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00公里。将相关技术,应用到130毫米制导炮弹上,根本不是什么技术问题,只是我们想不想的问题。
整个火炮的自动化水平相当高,可以全自动控制,炮手直接在控制台上就可能操作,不用人工装弹,也不用人工装填射击诸元。


有了电磁炮,还要旧货吗?
这款舰炮整体性能原本就接近于美军新型155毫米舰炮的设计水平,当美军主动放弃后,自然处于领先,但是它依然面临被淘汰的可能性,性能如此之好,咋还面临淘汰?原因很简单,我军下一代舰炮:电磁炮已经在不久前,开始上舰进行测试工作,一旦成功定型,那么自然要列装,PJ-38被替换下去,有什么意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