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楼:中美俄欧大博弈,围绕“石油美元”展开的暗战

2016-08-06 06:26:20   

听风楼视野:中美俄欧大博弈,围绕“石油美元”展开的暗战


群友观点
小鱼儿:现在最大的问题,是2017年会怎么样?年底美国总统选举,是希拉里还是川普,现在都很难说。但是无论是哪个,美国实现选后的战略收缩是必然的了。但是问题是在哪里战略收缩?

生煎:亚太不会收缩的,美国现在的利益在亚太。
小鱼儿:如果是民主党的希拉里的话,估计就是收缩欧洲,和俄罗斯搞好关系,做好平衡,然后对付中国。但是如果是共和党的川普,估计美国真的会实现孤立主义。到时候,川普最大的可能是和中国搞好关系,孤立欧洲。
生煎:民主党和俄罗斯关系很差,不会合作的。俄罗斯说到底是石油资本。俄罗斯如果将美国绊倒,他就能控制世界能源价格。
小鱼儿:在利益面前,没有什么不可以谈的。
烟茶是兄弟:美国要动手,跟大选前还是大选后没一毛钱关系。除非俄罗斯全方位倒向美国,军事上两面夹击中国,那么我们真的危险了。但这可能吗?
小鱼儿:对于俄罗斯来说,如果价钱合适,其实俄罗斯是很愿意将中国卖了的,但是可惜价钱谈不拢而已。
烟茶是兄弟:卖中国俄罗斯不要付出代价吗?这个代价就是俄罗斯永远沦为西方的跟班,也就是比现在还惨!换个角度,中国会不会和美国联手坑掉俄罗斯?答案是不可能。因为俄罗斯完蛋,中国将独立面对美国。反过来说,要是俄美联手坑了中国,那就是俄罗斯独自面对美欧!而且,还要担心中国这个邻居的报复。
生煎:中国是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也是俄罗斯最稳定的能源买家,最大的客户天然的在你国境边。所以中国和俄罗斯是属性相惜。中国为什么现在这么硬?因为即使马六甲海峡能源被切断,我们还有俄罗斯。
小鱼儿:中国最大的天然气来源在中亚。而中国现在的硬,是要争取国际空间。作为新兴的大国,我们要争取我们自己的国际空间。但是作为俄罗斯和美国,现在是收缩自己的国际空间中。所以你会觉得是中国在扩张,美国在收缩,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只要石油长期在五十美元,那么第一个死的就是俄罗斯,第二就是沙特,然后就是美国。
极不专业牙医:中国的硬倒有可能是争取时间,让人不敢轻易来犯。这个我同意。但是俄罗斯和民主党联手,我觉得不太可能。战略互信建立不是一天两天的。这么大的事,普京敢赌上俄罗斯国运?
小鱼儿:战略互信?美国人是不会信俄罗斯的,无论是哪个政党执政。
极不专业牙医:俄罗斯也不会信他们,苏联前车之鉴,还有乌克兰。他们要联手,相互信任基础太薄弱。
小鱼儿:现在是欧洲和俄罗斯讲和,然后欧洲作为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战略缓冲而已。所以美国根本不会信俄罗斯,但是会信欧洲能挡住俄罗斯。只要欧洲持续和俄罗斯改善关系,那么俄罗斯对中国的支持就不会那么强硬了。到时候,对付中国一个就好对付了。所以,现在中国就是要在美国完成对俄罗斯和欧洲收割前,做好自己的战略空间准备。
极不专业牙医:那就要看土俄之间进化到什么程度了。俄罗斯的油气从乌克兰过不去,现在要从土耳其过去。
杜比:我是觉得中美俄之间,在逐步形成一种新平衡。官方的说法,中美俄的互相依存达到谁都不能倒的状态时,博弈就是互相的消耗。换个说法,当年美苏冷战时,中国咬牙挺过的困难时期,是摆脱苏联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而现在是中美俄都无法承担摆脱对方的代价。也因为如此需要维系斗而不破的局面。这种局面的破解需要其中的一个国家,取得对手无法匹敌的战略制高点。
  就南海而论,比较之前中美PK时邻国的噤声,到现在的泡沫泛起,我的看法是形成了一种新常态。虽说各有所获,但总体上来说,又回到了抑制和拒止的对峙!而暗斗集中在各自的高科技研发和经济金融上。
  那么目前的胶着状态,缓解的出口在哪里呢?或者说三大国之间要发动的代理人恶战集中在哪里呢?政治一些说,中美俄拿什么来宣告自己是胜利者呢,或者说维持不败地位呢?结合当下的新闻,较为明显的,美国在媒体战上用奥运会狙击了俄罗斯。俄罗斯在土耳其上拿到了石油通道的主导权。中国用人民币国际化来削弱美国的影响力。
  那么在这“三赢”格局里,谁是最大的失败者,我想非欧洲莫属!这其实可以引出一个更大的议题,欧洲的危机到底是什么?
  从08年金融风暴算起,欧洲经历了好几次危机:萨科齐下台的核心领导层危机、欧债风暴、石油危机、希腊违约和难民危机。——这里面无论哪一个都引起了欧洲的剧烈震动。
  在这几个危机里,从危机中暴露的问题看,萨默组合的领导层危机,暴露的是欧盟的领导核心危机。乃至到后来的危机协调里,变成一种集体领导,所以只能维持现状而无法取得突破。这种无核心的政治结构,降低了对欧盟国家的约束力。欧债风暴说到底暴露的是欧元的问题。因为各国发展不均衡,经济不同质,必然在使用同一种货币上,有不同的政策。而且欧元在欧盟的流通因为申根协议,也丧失了各国之间进行经济调整的能力,所以出现“猪”是必然的。石油危机暴露的是欧盟没有战略主导权的问题,不展开说。希腊违约,其实没法和前面三个危机相提并论,不过是一种再试探,让欧盟的诸多问题暴露的更彻底。难民危机暴露的问题是申根协议,也就是人员自由流动的危机。至此,欧洲几大问题被连番戳破。
  认真梳理欧洲的这几个危机,不难发现,每个危机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而所利用的工具就是美元、石油、资本自由化。为什么美国对欧洲要痛下杀手,乃至欧盟在反抗过程中,中俄又获取了哪些利益,我想这其中都是有联系的。
  欧洲的萨默组合在08年金融风暴后,调整了对中东的战略。总体上说是远以色列,亲海合会,团结埃及,实控北非。这么做两个目的,一个是能源保障,一个是欧元输出!
  地中海是欧洲的海上生命线,也是它后勤基地,而且随着08金融风暴引发的流动性快速萎缩,对欧元来说,是个很不错的向外输出的机遇。所以,美国要要痛下杀手,掐断欧洲的能源保障,遏制欧元的进攻。
  那么欧洲的反击呢?实际上也是两个,一个是欧元企稳,一个是能源企稳。欧元的企稳可以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往新市场注入更多的欧元,一个就是找一种新货币分担欧元的压力。从去年的SDR份额上看,很明显是欧元和英镑让出了份额给中国,助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欧元试图通过和人民币的互相绑定,获取抵御美元进攻的筹码。在能源上,一个是伊朗一个是俄罗斯,在中间横着一个土耳其!
  从伊朗给欧洲的大订单看,算是一种回馈,是一种石油和工业的互通有无。也可以证明欧洲在伊核谈判上,是非常希望伊朗制裁被解除的一方。
  而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其实不用美国挑拨,俄欧也是走不到一起的,但为了能源,合作是可能的。欧盟需要的是一条新能源通道,俄罗斯需要的是能源输出。当乌克兰生乱后,其实只能说给欧洲寻找新能源通道增加了成本。而焦点就集中在一条新能源走廊——土耳其。
  从IS崛起,其实前后伴随着几个线路,一个是伊拉克的库尔德人想自己卖石油,IS靠卖石油敛财,解除制裁的伊朗也需要石油输出,俄罗斯的石油也要输出,都是在打石油的主意。其中无论哪一条线做大,都会在这个能源新通道里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在世界的石油供需关系上,就注入了新的变数。所以叙利亚的战争,是石油主导权的战争。俄土因飞机事件交恶,俄罗斯密集揭开的是IS和土耳其之间的石油通道。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埃尔多安认识到他的价值在哪里,其实不是什么难民,而是石油通道!而这是埃尔多安重振土耳其经济的法宝之一。
  中国的一带一路,说到底,不是义乌的小商品如何如何贸易深化,而是大宗物料。而若一带一路和石油线路产生某种结合,这对整个世界是影响深远的。当石油的控制权旁落时,当石油的控制权多极化时,就是美元的末路。所以中国需要支持俄罗斯和欧洲,中国也需要俄罗斯和欧洲的支持。一方面缓解我们发展的阻力,另一方面欧元挺住了,人民币的空间才会快速扩展。而石油挺住了,美元的影响力就会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