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美国一招瞬间让伊拉克利比亚“消失”,雪人计划对中国有多重要?
2017-12-25 13:17:25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 计划指出:到2018年年底国内IPv6活跃用户数要达到2亿,2020年年底要达到5亿,2025年末中国IPv6规模要达到世界第一。
美国在世界互联网治理上的霸权正在慢慢被打破。
1 美国掌握互联网霸权
很多人都认为互联网应该是无国界的,类似于南北极和宇宙空间,不属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
这种想法很快就被美国政府碾得粉碎。
半个世纪前,基于军事目的,美国国防部资助拉里·罗伯茨、罗伯特·卡恩、文特·瑟夫、约翰·波斯特尔等人开发了阿帕网。
最初的阿帕网只有四个节点。
*1970年,阿帕网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美国很多大学和商业机构开始接入阿帕网。
*1971年,阿帕网扩充至15个节点,不仅连接了美国诸多大学、公司和研究所,还与英国、挪威的单位实现了连接。
*1981年,阿帕网已经扩张至94个节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成为今天大家都在使用的互联网。
随着接入网络的用户越来越多,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通过招标,将互联网域名系统私有化——斯坦福大学的科学研究所(SRI)和政府系统公司(GSI)与国防部签订合同分享了域名控制权和管理权,GSI后来又将域名业务外包给一个盈利机构NSI公司(NetworkSolutions)。
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域名开始变得极具商业价值,NSI仅通过收费注册的方式就获得了巨额商业利益。
1998年,美国政府将互联网管理权从国家科学基金会转移到了美国商务部。
紧接着,美国政府发布绿皮书,明确了政府对于互联网根域名的最终权威,并全面接管互联网域名系统的控制权。
克林顿政府负责信息网络事务官员伊拉·马格齐纳宣布:“任何未经授权而更改根域名文件的行为都是犯罪”。
至此,美国初步建立起互联网霸权。
2 工程师们反抗无效
在美国政府和相关商业机构通过互联网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不少人开始反对美国政府和相关机构控制互联网。
基于人类公共空间非军事化的观点,他们认为互联网是绝对自由的虚拟空间,应该拥有独立权,而不是受某国国家主权和政府的管制。
一些参与开发阿帕网的工程师对美国政府的做法也颇有异议。
以文特·瑟夫为代表的工程师们成立了互联网协会(ISOC),宣称ISOC是互联网领域真正的管治权威。
1998年,NSI与美国政府的合同到期,ISOC试图接管域名的注册和分配权力,联合各方力量推出了通用顶级域名谅解备忘录,此举遭到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
美国政府随即约谈ISOC的核心人物,明确了美国政府维护其互联网控制权的明确立场,还以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名义,明确反对通用顶级域名谅解备忘录。
在美国政府的威胁下,文特·瑟夫不得不屈服。
随后,ISOC宣告夭折,美国商务部接管了互联网管理权,工程师们对于互联网共同体的自治努力偃旗息鼓。
在工程师们争取互联网无国界的努力被美国政府粉碎之后,不少国家提出互联网治理国际化——由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互联网治理,而不是被美国一家垄断。
面对这一呼吁,美国提出了“互联网治理私有化”,将互联网域名管理权移交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
互联网治理私有化和国际化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互联网治理能实现国际化,世界各国将参与互联网治理,形成多边、民主的协商和管理模式;
如果实现私有化,美国公司将主导互联网治理,并对大量的美国私人公司敞开大门(毕竟ICANN是在美国商务部提议下成立的),而中国、俄罗斯等主权国家将被排除在治理体系之外。
一言蔽之,美国的互联网治理私有化本质上仍是为了牢牢掌握互联网霸权。
3 IPv6横空出世
这种情况下,要想建立自由、民主、公平、公正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指望美国是不可能的,必须自己努力去争取。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开始倡导“雪人计划”。
“雪人计划”是由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ChinaFuture Internet EngineeringCenter,简称CFIEC)领衔发起的项目,旨在面向全球招募25个根服务器运营志愿单位,共同对IPv6根服务器运营、域名系统安全扩展密钥签名和密钥轮转等方面进行测试验证。
那么,什么是IPv6?
IP(InternetProtocol)是互联网协议。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是几十年前制定的标准,当时定义IP地址的长度为32位,即给每一个连接上互联网的主机分配一个32位的IP地址。
这就像给你的手机一个8位数的号码,如果没有这个号码,你的手机就无法打通。
图源:视觉中国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IPv4的地址即将耗尽。
首先,32位的IP地址本身就比较有限。
其次,IP地址的分配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全世界74%的IP地址被美国占有。
美国很多机构都分到了非常多的IP地址。比如,斯坦福大学拥有1700万个IP地址,IBM公司分到了3300万个IP地址。
相比之下,中国获得的正式地址数量尚不如斯坦福大学,这种现象非常不合理。第三,全球对IP地址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资源本身有限且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下,互联网用户的数量一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各种家用电器,以及工业、农业领域使用的传感器、数控设备等都将需要IP地址。
这些设备的IP地址必须是一对一且长期有效,这将会使全球对IP地址产生大量需求。
这时候就需要采用新的标准和技术,来拓展IP地址资源。
由此,IPv6横空出世——IP地址从原来的四段增加到了八段,这样一来,地址的数量得到成倍提升,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网址”。
此外,由于技术的后发优势,IPv6在服务质量、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用户在使用IPv6之后能够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可以借助IPv6的技术升级,改变自己在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中的地位。
4 根服务器至关重要
由于历史原因,IPv4网络共有13台根服务器。
其中,主根服务器1台,位于美国;
辅助根服务器12台,9台位于美国;
其余,英国、瑞典、日本各有一台。
IPv4根服务器的分布图源网络
根服务器有多重要?这就要从域名解析说起了。
每一台电脑要联入互联网,就必须有一个IP地址。之前介绍了,IPv4的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非常难记。所以,一般都使用域名来替代二进制代码,比如浙江省政府的域名是www.zj.gov.cn。
但是,使用域名后会出现一个问题:我们在上网时,需要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才能找到对应的服务器。
承担这个“翻译“工作的是域名系统,该系统采用分级授权的域名管理机制,最顶层的称为“根域”,其他不同层级的叫“子域”。
一个完整的域名是用点“.”把子域和根域连接起来的字符串。
例如,浙江省政府的域名是:www.zj.gov.cn,在这个域名中,“cn”为顶级域名;“gov.cn”为二级域名;“zj.gov.cn”为三级域名;“www.zj.gov.cn”为主机名。
在解析这些域名的过程中,需要域名服务器。域名服务器分为本地域名服务器(简称本地服务器)和根域名服务器(简称根服务器)。
其中,像“cn”等这种属于国家或地区的顶级域名,其对应的IP地址由根服务器保存解析数据。
也就是说,拥有根服务器,就拥有了解析顶级域名的权限,而拥有根服务器的国家,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别国的网络自主权,进而因某种原因,屏蔽掉一些国家的顶级域名。
对应的域名得不到解析,一个国家就会瞬间在互联网上消失。
大家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
*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就曾终止对伊拉克国家项级域名“IQ”的解析,致使所有以“IQ”为后缀的网站瞬间从互联网上消失。
*2004年4月,由于与美国发生分歧,利比亚顶级域名“LY”突然瘫痪,利比亚在互联网世界里消失了4天。
5 中国网络更安全了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网民人数居全球首位。
然而,在过去,中国本土没有一台根服务器,这使得中国的网络安全一直受制于人。
不难想象,一旦发生战争,带有“cn”后缀的网站很可能受到威胁。
因此,拥有自己的根服务器对于国家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截至2017年11月28日,由中国联合国外机构发起的“雪人计划”已完成了25台IPv6根服务器的全球架设。 从IPv6网络的流量上看,IPv6根服务器每日收到的查询已经超过1亿次。
随着IPv6网络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推广,用户和流量将会大幅增长。
中国借助IPv6技术升级的机会,倡导“雪人计划”,并从扩大根服务器数量入手,改变了美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一家独大的现状——不仅让中国拥有了根服务器,巩固了自身的网络主权和信息安全,还创建了一个公平合理、互利共赢的互联网治理新体系,让德国、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共同参与到全球互联网治理中来。
美国在世界互联网治理上的霸权正在慢慢被打破。
1 美国掌握互联网霸权
很多人都认为互联网应该是无国界的,类似于南北极和宇宙空间,不属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
这种想法很快就被美国政府碾得粉碎。
半个世纪前,基于军事目的,美国国防部资助拉里·罗伯茨、罗伯特·卡恩、文特·瑟夫、约翰·波斯特尔等人开发了阿帕网。
最初的阿帕网只有四个节点。
*1970年,阿帕网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美国很多大学和商业机构开始接入阿帕网。
*1971年,阿帕网扩充至15个节点,不仅连接了美国诸多大学、公司和研究所,还与英国、挪威的单位实现了连接。
*1981年,阿帕网已经扩张至94个节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成为今天大家都在使用的互联网。
随着接入网络的用户越来越多,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通过招标,将互联网域名系统私有化——斯坦福大学的科学研究所(SRI)和政府系统公司(GSI)与国防部签订合同分享了域名控制权和管理权,GSI后来又将域名业务外包给一个盈利机构NSI公司(NetworkSolutions)。
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域名开始变得极具商业价值,NSI仅通过收费注册的方式就获得了巨额商业利益。
1998年,美国政府将互联网管理权从国家科学基金会转移到了美国商务部。
紧接着,美国政府发布绿皮书,明确了政府对于互联网根域名的最终权威,并全面接管互联网域名系统的控制权。
克林顿政府负责信息网络事务官员伊拉·马格齐纳宣布:“任何未经授权而更改根域名文件的行为都是犯罪”。
至此,美国初步建立起互联网霸权。
2 工程师们反抗无效
在美国政府和相关商业机构通过互联网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不少人开始反对美国政府和相关机构控制互联网。
基于人类公共空间非军事化的观点,他们认为互联网是绝对自由的虚拟空间,应该拥有独立权,而不是受某国国家主权和政府的管制。
一些参与开发阿帕网的工程师对美国政府的做法也颇有异议。
以文特·瑟夫为代表的工程师们成立了互联网协会(ISOC),宣称ISOC是互联网领域真正的管治权威。
1998年,NSI与美国政府的合同到期,ISOC试图接管域名的注册和分配权力,联合各方力量推出了通用顶级域名谅解备忘录,此举遭到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
美国政府随即约谈ISOC的核心人物,明确了美国政府维护其互联网控制权的明确立场,还以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名义,明确反对通用顶级域名谅解备忘录。
在美国政府的威胁下,文特·瑟夫不得不屈服。
随后,ISOC宣告夭折,美国商务部接管了互联网管理权,工程师们对于互联网共同体的自治努力偃旗息鼓。
在工程师们争取互联网无国界的努力被美国政府粉碎之后,不少国家提出互联网治理国际化——由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互联网治理,而不是被美国一家垄断。
面对这一呼吁,美国提出了“互联网治理私有化”,将互联网域名管理权移交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
互联网治理私有化和国际化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互联网治理能实现国际化,世界各国将参与互联网治理,形成多边、民主的协商和管理模式;
如果实现私有化,美国公司将主导互联网治理,并对大量的美国私人公司敞开大门(毕竟ICANN是在美国商务部提议下成立的),而中国、俄罗斯等主权国家将被排除在治理体系之外。
一言蔽之,美国的互联网治理私有化本质上仍是为了牢牢掌握互联网霸权。
3 IPv6横空出世
这种情况下,要想建立自由、民主、公平、公正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指望美国是不可能的,必须自己努力去争取。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开始倡导“雪人计划”。
“雪人计划”是由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ChinaFuture Internet EngineeringCenter,简称CFIEC)领衔发起的项目,旨在面向全球招募25个根服务器运营志愿单位,共同对IPv6根服务器运营、域名系统安全扩展密钥签名和密钥轮转等方面进行测试验证。
那么,什么是IPv6?
IP(InternetProtocol)是互联网协议。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是几十年前制定的标准,当时定义IP地址的长度为32位,即给每一个连接上互联网的主机分配一个32位的IP地址。
这就像给你的手机一个8位数的号码,如果没有这个号码,你的手机就无法打通。
图源:视觉中国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IPv4的地址即将耗尽。
首先,32位的IP地址本身就比较有限。
其次,IP地址的分配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全世界74%的IP地址被美国占有。
美国很多机构都分到了非常多的IP地址。比如,斯坦福大学拥有1700万个IP地址,IBM公司分到了3300万个IP地址。
相比之下,中国获得的正式地址数量尚不如斯坦福大学,这种现象非常不合理。第三,全球对IP地址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资源本身有限且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下,互联网用户的数量一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各种家用电器,以及工业、农业领域使用的传感器、数控设备等都将需要IP地址。
这些设备的IP地址必须是一对一且长期有效,这将会使全球对IP地址产生大量需求。
这时候就需要采用新的标准和技术,来拓展IP地址资源。
由此,IPv6横空出世——IP地址从原来的四段增加到了八段,这样一来,地址的数量得到成倍提升,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网址”。
此外,由于技术的后发优势,IPv6在服务质量、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用户在使用IPv6之后能够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可以借助IPv6的技术升级,改变自己在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中的地位。
4 根服务器至关重要
由于历史原因,IPv4网络共有13台根服务器。
其中,主根服务器1台,位于美国;
辅助根服务器12台,9台位于美国;
其余,英国、瑞典、日本各有一台。
IPv4根服务器的分布图源网络
根服务器有多重要?这就要从域名解析说起了。
每一台电脑要联入互联网,就必须有一个IP地址。之前介绍了,IPv4的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非常难记。所以,一般都使用域名来替代二进制代码,比如浙江省政府的域名是www.zj.gov.cn。
但是,使用域名后会出现一个问题:我们在上网时,需要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才能找到对应的服务器。
承担这个“翻译“工作的是域名系统,该系统采用分级授权的域名管理机制,最顶层的称为“根域”,其他不同层级的叫“子域”。
一个完整的域名是用点“.”把子域和根域连接起来的字符串。
例如,浙江省政府的域名是:www.zj.gov.cn,在这个域名中,“cn”为顶级域名;“gov.cn”为二级域名;“zj.gov.cn”为三级域名;“www.zj.gov.cn”为主机名。
在解析这些域名的过程中,需要域名服务器。域名服务器分为本地域名服务器(简称本地服务器)和根域名服务器(简称根服务器)。
其中,像“cn”等这种属于国家或地区的顶级域名,其对应的IP地址由根服务器保存解析数据。
也就是说,拥有根服务器,就拥有了解析顶级域名的权限,而拥有根服务器的国家,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别国的网络自主权,进而因某种原因,屏蔽掉一些国家的顶级域名。
对应的域名得不到解析,一个国家就会瞬间在互联网上消失。
大家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
*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就曾终止对伊拉克国家项级域名“IQ”的解析,致使所有以“IQ”为后缀的网站瞬间从互联网上消失。
*2004年4月,由于与美国发生分歧,利比亚顶级域名“LY”突然瘫痪,利比亚在互联网世界里消失了4天。
5 中国网络更安全了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网民人数居全球首位。
然而,在过去,中国本土没有一台根服务器,这使得中国的网络安全一直受制于人。
不难想象,一旦发生战争,带有“cn”后缀的网站很可能受到威胁。
因此,拥有自己的根服务器对于国家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截至2017年11月28日,由中国联合国外机构发起的“雪人计划”已完成了25台IPv6根服务器的全球架设。 从IPv6网络的流量上看,IPv6根服务器每日收到的查询已经超过1亿次。
随着IPv6网络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推广,用户和流量将会大幅增长。
中国借助IPv6技术升级的机会,倡导“雪人计划”,并从扩大根服务器数量入手,改变了美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一家独大的现状——不仅让中国拥有了根服务器,巩固了自身的网络主权和信息安全,还创建了一个公平合理、互利共赢的互联网治理新体系,让德国、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共同参与到全球互联网治理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