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 演讲之道!一句话都没提特朗普,但习总巧妙反击了特朗普

2017-01-19 08:51:44   

高手过招,无招胜有招。

一句话没有提到美国,一句话也没有提到特朗普,但在达沃斯演讲中,用《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拉赫曼的话说,“中国国家主席的演讲,毫无疑问针对的就是美国当选总统”。

这才是高明的演讲,我什么都没说,但我什么都说了,而且说到很多人心坎里了。这从现场的一次次掌声就可以看出。



拉赫曼是这样评点的:

在习近平的演讲中,引发最热烈欢呼的一句话是:“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他把那些推行保护主义政策的人比作“把自己关进黑屋子”。

与特朗普狂热且煽动性的风格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习近平语调缓慢且镇定。

有时,他几乎像是在给美国人提出慈父般的建议,他提到,当年中国对经济全球化也有过疑虑,但最终选择了“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

对西方来说,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气候变化。但上来一个混不吝的特朗普,公开说要推翻《巴黎协定》,而且还放言气候变化是中国人搞出来的阴谋,让世界着实大跌眼镜。

对于习总对气候问题的表态,拉赫曼是这样评点的:

显然针对特朗普、(习近平)另一句受到热烈欢呼的话是支持巴黎气候协议。

习近平警告称,所有签字国“应该共同坚守……这是我们对子孙后代必须担负的责任!”在中国可能与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发生贸易和领土冲突之际,习近平把世界经济论坛当作一个机会,开展中国的一些高明的公共外交。

这应该是习总迄今以来在国际场合最具有影响力的一次演讲,尤其是考虑到当今世界对特朗普上台担忧的大背景。习总显然也做了充足的准备,演讲稿进行了精心的打磨,既符合中国领导人的身份,又深得西方演讲之诀窍,更巧妙地回击了特朗普的种种言论。

演讲中的攻防,外交上的博弈,字里行间的微妙含义,真的是很有意思。

简单总结归纳一下:

1、习总在演讲中说: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长时间的掌声。这是委婉地批评了特朗普的保护主义冲动,后者动辄宣扬对其他国家商品实行35%、乃至45%(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其实就是自己在关自己“小黑屋”。

2、习总说: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中国之所以能发展,就是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特朗普啊,难道你都不敢到大海里游泳了?

3、习总说: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要践行承诺、遵守规则,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取舍或选择。

要讲政治纪律、要守政治规矩!特朗普同志,国际规则不是你们家的面团,你想揉就揉,想丢就丢的。

4、习总说:《巴黎协定》符合全球发展大方向,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共同坚守,不能轻言放弃。这是我们对子孙后代必须担负的责任!

掌声。这是批评特朗普公开宣称要推翻《巴黎协定》,甚至宣称气候变化是中国的阴谋。显然,这种言论完全是无稽之谈,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

5、习总说:不能一遇到风浪就退回到港湾中去,那是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的。

建议特朗普可以好好体会一下,孤立主义是行不通的。

6、习总说:中国……不会犯“红眼病”,不会抱怨他人从中国发展中得到了巨大机遇和丰厚回报。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特朗普先生,中国可没有“红眼病”啊,当然,谁有“红眼病”,我们可没说。至于“快车”和“便车”,其实以前也回应过奥巴马,他竟然批评中国老是搭美国便车,中国马上回应:欢迎各国搭中国的车。

7、习总说: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特朗普先生,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8、习总说: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我们希望,各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公平敞开。

嗯,特朗普先生,关门可不是好办法。当然,中国更不可能关门。

9、习总说:中国无意通过人民币贬值提升贸易竞争力,更不会主动打货币战。

我们肯定不打第一枪,但应该也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10、习总说:遇到了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起来战胜困难。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

“四个不要”,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特朗普先生,可没说是特朗普啊。我们只是说,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


这就是演讲之道,也是外交之道。没有一句话提到美国,更没有一句话提到特朗普,但特朗普你所有关心的问题,中国最高领导人都做了回应。

按照特朗普一点就炸的性格,会不会马上发推特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