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曝光未来反航母利器:不用东风反舰导弹照样让美军有来无回
2017-03-10 08:22:58
相信大家都使用过微波炉加热饭菜,它拥有加热迅速、卫生耐用等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微波如果作为武器会怎样。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微波是是一种波长很短的(大约1毫米到1米)无线电电磁波.但它的频段范围很广,为300兆赫到30万兆赫,具有光波的特性,在空间以光速直线传播,且可以穿透电离层,进入宇宙空间。微波有个最独具的特性是,对口径一定的抛物面天线,其增益与波长的平方成反比,波长越短,其增益效果越高。当增益达到了一定的能量,且直接作用于某一目标时,它就表现出军事上武器的杀伤作用了。
微波武器对人员的杀伤不同于常规武器对人员的损伤。它是通过微波对人体作用产生的"非热效应"和"热效应"的软杀伤来实现的。"非热效应"是指人体受到较弱能量的微波照射后引起的伤害,包括心理损伤和微妙的功能减退现象,它可使人员神经混乱、头痛、烦躁、记忆力减退。用它可以损伤高性能飞机的驾驶员或其他精密系统的操作人员,使之发生变态反应。"热效应"是由强微波能量对人体的照射引起的。在强微波能量的作用下,人体细胞的分子以惊人的速度运动,彼此碰撞,产生热功能等生理效应,即"热效应".由于微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所以不仅可使人体皮肤的表面被"加热",而且也可使人体的深部组织被"加热",由于人体深部组织散热困难,所以升热速度比表面更快,致使人还未感到皮肤疼痛,深部组织已受到损伤。
微波武器对现代武器系统的破坏手法是"以柔克刚"。它是通过对武器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破坏来实现的。一是强微波束可直接使工作于微波波段的雷达,通信,导航,侦察等电子设备,导致这些设备过载而失效或烧毁;二是微波束通过导体时,即产生感应电流,由于电磁场强度很大,导体特别是芯片上的微电路因承受不了所产生的电流而被烧毁,从而使整个武器系统失效。实验表明,当微波能量超过1000瓦/平方厘米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加热并破坏武器装备,甚至可以引爆炸药或核武器。
由于微波束是以光速传播的,因此微波武器除具有其它定向能武器所共同具备的优点外,还具有能照射较大的目标区,作用距离远,不受气候影响的特性。同时,它还是对付隐身飞机,导弹等飞行器的有效武器。因为这些隐形飞机或导弹表面上都涂有微波吸收材料,正好利于充分吸收微波能量。并使之迅速加热升温而毁坏。所以微波武器将成为未来防空、反导弹、反卫星武器和破坏指挥、控制与电子对抗的重要手段,并可成为多层次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波武器通常由超大功率微波发射机,大型高能波束天线和跟踪瞄准控制系统组成。其中超大功率微波发射机是微波武器的"弹仓"。它向微波武器提供发射用的"波弹"。
大型高能波束天线用于把超大功率微波发射机输出的能量会聚在窄波束内,使微波束能量高度集中。以极高的强度或密度(其能量要比雷达的能量大几个数量级)辐射轰击目标,以杀伤人员和破坏武器系统。近几年,各个发达国家都在积极研制微波武器,但基本上都是用于反恐对人员杀伤的小型微波武器。而前苏联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研制成功了一台大功率的地基窄谱高功率微波试验装置,开展了损伤电子设备的高功率微波效应试验。在2001年马来西亚海事宇航展会上,俄罗斯展示了名为Ranets-E的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可在1到10公里的距离上造成电子设备失效。
俄罗斯去年曾宣布已成功研发出一款“微波炮”。该武器由俄罗斯国家技术公司旗下的联合仪表制造集团研制,该炮射程超过10公里,安装在专用平台上可实现360度防御。该公司代表称,这款“微波炮”可以和“山毛榉”防空导弹搭配使用,也可以用来检测俄军电子系统抗微波辐射能力。据悉,中国近年来连续研制了一系列先机你的微波武器,军事专家告诉记者,未来一些微波武器将开始进行无人机机载测试,中国可以依靠微波武器对敌方航母进行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