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中华:特朗普对中国憋了什么大招
2016-11-14 09:28:49
1、据韩联社报道,本月8号英国台风战机首次参加美韩军演于当天出现在朝鲜半岛上空。
另据媒体报道本月10号第八次中英经济财经对话在伦敦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带队赴伦敦主持对话。2015年10月习主席访问英国,共同宣布中英建立二十一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中英黄金时代。但之后不久,我国南海问题升温,英国担心美国对华遏制加大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英国产生动摇。英国一方面开始对南海东海指手画脚,一面与日本开始眉来眼去。甚至在我香港问题上呛声出现。但是随着英国新首相的上台,随着三件大事英国又重新回归正轨,今天英国伦敦再次表态建立中英二十一世纪全球战略伙伴关系的声音。
哪三件大事让英国经过去年十月之后产生了摇摆回归正常中英发展轨道呢?第一是南海仲裁案之后的南海形势,看到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无奈;第二、英国脱欧。英国摆脱困境离不开加强跟中国的合作,因为中国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投资大户;第三、自然是特朗普的上台。英国在美大选期间各政要几乎公开支持希拉里上台反对特朗普。在此大背景下英国的选择合乎逻辑。
英国的走向反映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传统秩序的惯性依赖,侥幸心态依然存在;
英国的反复反映出在世界形势深刻变革之中无奈中选择识时务;
英国首次参加韩美军演反映英国虽然选择了新的发展战略同时继续稳定与传统盟国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英国的反复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崛起之路的坚定与不可逆转。
英国最近的变化可以像马来西亚一样视为菲律宾调整发展战略后多米诺骨牌向深入发酵的一个重要事件。我们从没指望也不会指望美国传统盟国全面倒向中国,对美国传统盟国来说既是因美国所压,也是因为中国的变化所吸引,更是因为世界发展形势所催逼造成的新局面。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都欢迎并乐于与一切愿意与中国合作共谋发展的任何国家发展平等互利共赢的发展关系。
2、菲律宾总统阿杜前天公开讲话给美国在菲律宾驻军首次提出了完全撤离时间表。时间定在阿杜卸任前。
阿杜的讲话当时在网上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呛声,被指责为等于没说。而实际上,阿杜能首次提出这就值得肯定,同时也反映了阿杜在掀起菲律宾外交风暴之后仍需跟传统盟友美国保持相对稳定关系的考量。这是符合阿杜作为菲总统思考问题的逻辑。不算什么事,相对连阿杜的安保警卫都开始在中国轮训的新闻而言,中菲政治互信在稳步向前推进。
3、前天据新闻报道,我外长王毅即将对吉尔吉斯坦和土耳其进行访问。并开始中国与土耳其首次外长磋商机制开启中土首次外长磋商。
该报道亮点就是中国土耳其刚刚建立了外长磋商机制,这对中土关系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土耳其政变危机之后土耳其外交战略全面转向之际中土关系发展即将进入快车道。土耳其对俄罗斯来说非常重要,土耳其对我国一路一带建设也是非常重要节点,在中土红九事件的时候我在刀楼曾说过,土耳其一定是我们坚决争取拿下的重要国家。同时土耳其对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在中东地区对美博弈来说也很重要。期待中土关系以中土外长磋商机制为契机,把中土关系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4、特朗普刚当选,俄罗斯普京第一时间递上了贺电,俄罗斯上下对俄美恢复正常关系表现了较高的热情。
可川普迟迟没有丝毫回应,俄的热情稍许回归克制与理性,昨天俄罗斯表示对俄美关系极度恢复不抱指望。同时前天俄罗斯爆出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发射导弹发现有毒气成分,一旦做实意味着什么?做实了自然要对叙反对派武装开始打击,这则报道可是直指美国,俄在等美国的表态。至于要个什么样的表态,那要看俄罗斯需要什么,给老美点小压力也是时候。
俄美关系走到今天的局面不是奥巴马主观意志造成的,俄美的矛盾是一对牵涉到两国各个层面的矛盾共同交织形成的,有利益集团的矛盾也有地缘政治的矛盾,更有国家战略层面的矛盾。很难调和。这也不是特朗普总统个人主观意愿所能改变的。所以美俄矛盾不会因特朗普上台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假如特朗普上台后美俄一旦表面开始了关系的恢复,那才是美俄关系要出现重大事件的信号,或许意味着美国在中东要对俄罗斯的利益真正下狠手的时候。美俄两国如奥巴马时期直接针锋相对嘴炮小动作斗法俄美博弈反倒不会太激化,表面关系全面恢复倒极有可能预示着真正斗法的到来。当然美俄直接干起来那是不可能的,真要干也是在中东寻找各自代理人干。特朗普若想平衡国内利益集团的矛盾只能在中东找办法。亚太折腾只会更加激化美国内部矛盾。
西山老僧:
英国、菲律宾、土耳其等面对中美势力的明显消长和美国新战略的巨大不确定性,都在作战略对冲,英国更是这方面老手。奥巴马主动撤回TPP,特朗普同意留存黑子下大力气忙活了八年的再平衡小伙伴和医改成果,这是川普争取顺利上位所需的交易。在与军工-能源-金融垄断资本勾兑完成前,在4000人班子中骨干没确定前,特朗普不敢也没有能力对中国、俄罗斯、欧洲的有关重大战略做明确表态。
相对于日本、韩国、欧洲、俄罗斯等,中国官方的表态最为淡定,特朗普也最难回应。有人说这表明特朗普对中国憋了什么大招,这是对自家不自信,也是高看了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