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高达上万发的12号空空导弹,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2025-07-16 23:40:06
空空中距弹的出现,可以算是人类空战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在1992年之前,绝大部分空空导弹的实战命中射程,基本都在飞行员的目视范围之内,也就是最远不超过5公里;而且绝大部分真实的命中距离其实都在发射机的3公里半径之外,因此从发射到凌空打爆敌机,发射导弹的本方飞行员基本都能全程目视,堪称非常的过瘾。而且如果打出去的空空导弹没有命中敌机反被对方以超高机动动作强行摆脱,那么脱靶后的导弹轨迹基本也能全程跟踪,此时还可以再补射1到2发空空导弹。不过在1990年代之前的空战中,空空导弹的实战命率并不高,甚至全球统计下来还不到40%;于是大部分二代半与三代战机,还都保留机炮做最后的近距离对抗武器。此时也有理论上能打击50公里甚至达到100公里的,
图片
远程超视距导弹,典型的比如挂载在F14上的不死鸟。但当时的这类导弹,都是半主动制导的,也就是本机发射后,必须用发射机的雷达全程无线电引导。这就导致发射后长达数分钟,发射机都无法大范围空中机动,因为必须要时刻把机头方向指向已经锁定的敌机,这就造成半主动雷达制导的远程空空导弹虽然在理论上有超过50公里的空中命中半径,但从来没有一次实战是在如此之远的距离上中准确命中,仅仅在性能测试中击落过模拟靶标。也就是在F14数十年的服役史上,其实是基本没有用凤凰导弹击落过敌机的。汤哥的TOP GUN电影中的空战虽然激动人心,但都是幻想而不是实战。当时最强的组合都是如此,至于其他型号的半主动空空导弹,就更难获得实战战果了。而AIM120系列,是在海湾战争,
图片
之后才出现的新式弹种,发射后完全不管,属于划时代的空战利器。此后空战中出现的战果,基本都被中距弹包揽。而507空战,则是在中距弹一统天下之后的又一次飞跃:其在185公里以上,让阵风这类所谓的最先进的4代半,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就被批量击落的现实,是此前习惯了中距弹空战理论的任何一方都没有预料到的。毕竟就算是西方体系在理论上最先的AIM120D系列,也不过最大书面射程到150公里,最大理论命中距离在80公里之外,实战命中射程能到50公里半径就足够惊世骇俗。这也空战之前,所有阵风万万没想到在180公里之外还被集体胖揍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对手在此之前,对双模双脉冲导弹的威力与能力是根本无感的。经此一战之后,原本库存量还有2万发之多的、从原版的,
图片
AIM120到所谓最先进的AIM120D的江湖地位,就相当尴尬了。强行对抗15E根本没有任何胜算,如果立即淘汰这2万发导弹,但后续更新的弹种还没有研发出来。其实外国人的烦恼可以直接无视。问题是自家也有储备总量同样上万发的12号中距弹,今后如何处置?在本方2000多架主力空战平台普遍运用上氮化镓甚至是氧化镓超级相控阵的大前提下,弹舱内置甚至是外挂15号导弹,或者更强大新版本,对任何对手都是实战碾压优势已属必然。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再携带已经落伍的12号弹,但是又不能全部浪费。因此改为地面与上舰的轻型集群式防空导弹,似乎是最佳出路。大家对此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图片
远程超视距导弹,典型的比如挂载在F14上的不死鸟。但当时的这类导弹,都是半主动制导的,也就是本机发射后,必须用发射机的雷达全程无线电引导。这就导致发射后长达数分钟,发射机都无法大范围空中机动,因为必须要时刻把机头方向指向已经锁定的敌机,这就造成半主动雷达制导的远程空空导弹虽然在理论上有超过50公里的空中命中半径,但从来没有一次实战是在如此之远的距离上中准确命中,仅仅在性能测试中击落过模拟靶标。也就是在F14数十年的服役史上,其实是基本没有用凤凰导弹击落过敌机的。汤哥的TOP GUN电影中的空战虽然激动人心,但都是幻想而不是实战。当时最强的组合都是如此,至于其他型号的半主动空空导弹,就更难获得实战战果了。而AIM120系列,是在海湾战争,
图片
之后才出现的新式弹种,发射后完全不管,属于划时代的空战利器。此后空战中出现的战果,基本都被中距弹包揽。而507空战,则是在中距弹一统天下之后的又一次飞跃:其在185公里以上,让阵风这类所谓的最先进的4代半,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就被批量击落的现实,是此前习惯了中距弹空战理论的任何一方都没有预料到的。毕竟就算是西方体系在理论上最先的AIM120D系列,也不过最大书面射程到150公里,最大理论命中距离在80公里之外,实战命中射程能到50公里半径就足够惊世骇俗。这也空战之前,所有阵风万万没想到在180公里之外还被集体胖揍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对手在此之前,对双模双脉冲导弹的威力与能力是根本无感的。经此一战之后,原本库存量还有2万发之多的、从原版的,
图片
AIM120到所谓最先进的AIM120D的江湖地位,就相当尴尬了。强行对抗15E根本没有任何胜算,如果立即淘汰这2万发导弹,但后续更新的弹种还没有研发出来。其实外国人的烦恼可以直接无视。问题是自家也有储备总量同样上万发的12号中距弹,今后如何处置?在本方2000多架主力空战平台普遍运用上氮化镓甚至是氧化镓超级相控阵的大前提下,弹舱内置甚至是外挂15号导弹,或者更强大新版本,对任何对手都是实战碾压优势已属必然。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再携带已经落伍的12号弹,但是又不能全部浪费。因此改为地面与上舰的轻型集群式防空导弹,似乎是最佳出路。大家对此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