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美网!教美国政府做人,国人:干得漂亮!

2024-02-02 00:47:33   

华盛顿的政客们似乎患上了严重的“中国恐惧症”,任何带有中国标签的东西都会让他们感到紧张……

当地时间1月31日,美国参议院搞了一场盛大的听证会,主题是:大型科技公司与网络儿童性剥削危机。美国5大社交媒体CEO齐齐到场。

这其中就包括Tiktok现任首席执行官周受资!


谈起Tiktok有些战友会觉得有点懵,但实际上它就是国人熟悉的“抖音”产品的海外版。和抖音一样,其母公司都是字节跳动!

这场听证会前半场都还算正常,但就在轮到周受资时,有媒体喊话:TikTok由中国公司字节跳动所有!这下可就炸锅了,主席台上的参议员可就等着这句话呢。

共和党籍参议员汤姆·科顿收到“暗号”,立马开始炮轰周受资,一连抛出了8个问题:“你是哪国人?有没有申请过中国国籍?”“你是否曾和中国共产党有联系或隶属关系?”“你是否曾是共产党员?”……

面对如此诘难,周受资也很无奈,只好一遍遍回答“参议员,我是新加坡人!”……

这件事情被媒体披露后,在美国社交平台X(前身“推特”)上面迅速传播开来,相关话题持续霸占热搜。

甚至连美国人自己也看不下去这种无礼的行为,很多美国网友谴责汤姆·科顿是赤裸裸的仇外,是在搞种族主义歧视!

火遍美网,周受资啥都没做,用“受害者”的形象教会了美国政客如何做人,实在是大快人心!

新闻就到这里,下面进入分析环节。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美国政客为什么如此诘难Tiktok!

在笔者看来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就是两大原因:
一是因为TikTok实在太火爆了,俨然有掌控美国舆论主导权的趋势!根据公司官方数据统计,美国是TioTok最大的用户市场,有1.13亿用户。相当于平均每3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在使用这个产品。

中美博弈的态势越加升级,美国的政客们担忧这样成功的社交媒体产品会帮助中国掌握在美国甚至是全球的舆论主导权,因此必须要出手打压。

二是因为美国的党派之争!美国各大传统媒体实际上都分属两党阵营,政治色彩浓厚。而社交媒体虽然号称是更加自由的新媒体,但实际上普遍左倾。

换句话说,社交媒体更加支持民主党,而对持右翼观念的共和党没什么好感。这也导致共和党对社交媒体巨头们下手也不留情。

可以看到,TikTok被打压得最狠的阶段是共和党执政时期,此次向周受资发难的参议员也是共和党籍。

相较于共和党来说,民主党则相对要温和一些,毕竟拜登上台后就撤销了特朗普对TikTok发布的禁令,这两年下来,公司虽然还是经常受到政治刁难,但相较于特朗普时期可谓是轻松了一大截。

这件事目前还在持续发酵,相信后续会在美国社交媒体平台上掀起不小的波澜!支持派和反对派甚至可能因此爆发激烈的“骂战”。

透过现象看本质,美国政客们疯狂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源于对中国深层次的恐惧心理!

中国崛起得实在太快了,仅用了40多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发展旅程。如今的中国无论在经济、军事还是科技上都具备了挑战美国的实力。

美国人太害怕会输掉这场竞争了,一旦败给中国,美国累计了近1个世纪的弊病将会集中爆发,二战后以美国霸权为主导的世界格局将会被彻底改写。

这将意味着美国的彻底衰落,当美利坚不再伟大的时候,脚下的深渊将是无比黑暗与幽邃的。

看穿了美国的外强中干,国人应该更加自信,坚持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时间终会决定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面对美方对中国企业甚至是沾上一点中国属性企业的疯狂打压,我们必须在外交层面予以强硬的批判,在政策层面进行对等的回应。

国家永远是企业最坚强的后盾,有义务为民族企业发声站台!这也可以进一步遏制美国对中国企业打压的势头。

实际上,令笔者感到有点担心的是TikTok在明年的处境!今年11月份美国总统就要大选了,要是特朗普胜选的话就意味着共和党的重新执政。

而共和党内对制裁TikTok已经形成了高度的共识,此次共和党初选答辩中,各候选人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恨不得立刻全面封禁这款产品。


可以预见到,要是特朗普在11月胜选并在明年1月宣誓就职以后,将很快对TikTok采取行动,甚至在政策上还会有加码。

因此笔者认为TikTok应当准备两大应对措施:
一是建设一支实力强大的法律团队,在遭受到政治层面不公正对待时随时准备向联邦法院甚至是美最高法院发起上诉,美国的司法权相对独立,有一定的赢面。即使赢不了,通过司法拖延的策略暂时延迟白宫政策的执行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发挥平台庞大的用户优势,为相对符合自己利益诉求的候选人助选!不要害怕共和党指责公司“介选”,反正就算你没干过,共和党人也会把这个屎盆子扣过来。

再者说来,助选并不违反美国的法律,举个例子来说,平台把特朗普负面事件的报道通过算法推荐到更多用户眼前,这能算违法么?

总而言之,TikTok的前行道路上还伴随着不小的危机!如何应对就非常考验公司决策层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