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美国吊打土耳其犯了众怒?中俄还没出手,这4个国家先采取行动

2018-08-17 07:56:10   

如今经贸大战进入相持阶段,犹如武林中最强的2个顶尖高手在比拼内力。双方掌对掌,目对目,头顶白气蒸腾,极耗元神。意外的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那个叫山姆的既自大又不专心,为了泄愤,非要抽空狠踹土耳其一脚。而这一脚或许成了转折点。


美国欺凌土耳其,让一些国家寻觅到了机会。卡塔尔对土耳其“雪中送炭”,明知美国制裁安卡拉,还依然向埃尔多安提供150亿美元的支援,似乎摆明了就是要与美国对着干。除了卡塔尔,巴基斯坦新首脑也声援土耳其,并希望土耳其能够挫败美国。当然,美方可以蔑称这些国家是“失败者联盟”中的可悲成员,可现实是特朗普手里的锤子数量有限,打地鼠的游戏已经让白宫力有不逮。实际上,美国所竭力维持的落后秩序已经四处漏水。
特朗普仍然执迷不悟,8月15日还在社交媒体上嘴硬:“美国建立在关税之上,利用关税可以为美国创造更有利的协定……我决不允许其他国家利用不公平的协定进入美国并窃取美国的财富。”
问题在于,如今“窃取”美国的财富已经用不着非要进入美国。白宫虽然打击了土耳其,但后继者接踵而至。日本就很隐蔽地利用关税切走了本属于美国人的蛋糕。从2018年7月1日开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进口汽车的关税从25%降到15%,受到利好影响,很多海外汽车厂商通过降低零售价增加销量。整个7月,海外车企对华出口约165000辆汽车,打破了2014年7月创下的134000辆最高纪录。日本和欧盟从中获利良多。


而由于经贸大战的影响,美国汽车却被加征25%的关税,总税额达到40%,这样一来,美国汽车很难与日欧竞争。事实上,能够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降低汽车关税,白宫的施压起到了一定作用,问题是美国车企却没有享受到胜利果实,日欧车企却顺势下山抢摘桃子。华盛顿白白为竞争对手做了嫁衣。美国厂商只能眼巴巴看着蛋糕被对手分掉。特朗普口口声声要振兴美国制造业,到头来还是当了活雷锋。
最高兴的恐怕就是日本。由于中日两国距离很近,在文化与习惯上存在共通性,因此日本汽车在华销量一向比较顺畅。这次美国人自己作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日本车企则顺势扩大战果。根据媒体在8月16日的报道,日本丰田或将增加天津工厂的产量,计划每年多生产12万辆汽车,力图将在华销量提升到200万辆以上。日方人士认为,现在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美国汽车由于关税问题而导致竞争力大跌,日企就是要“趁你病要你命”,强夺美国车的市场份额。
另外,见美国遇到麻烦无暇他顾,日本在安保方面居然都开始怠慢起来。8月16日,安倍内阁宣布,推迟一个为驻日美军基地搬迁而进行的填海工程。美军普天间基地原本要迁到边野古地区,遭到琉球民众的强烈反对。就在8月11日,琉球70000多人还在要求彻底关闭美军基地。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支持率,安倍内阁似乎也乐于顺应民意,以台风季不宜施工为由推迟了填海。
日本如此,善于投机的韩国人也不甘落后。美国驻韩大使哈里斯在8月13日明确告知韩方“必须先落实6月12日在新加坡达成的协议,现在讨论终战宣言为时过早。”可韩国人似乎已经等不及了。韩国总统文在寅公开建议“在缓解军事紧张关系之后南北双方全面展开合作”,其中包括设立统一的经济特区、连通两国的铁路和公路、设立“东亚铁路共同体”等等。而在美国还对韩国北邻进行与严密制裁和封锁的情况下,青瓦台似乎悄悄放松了管制,开始允许北方从韩国获得宝贵的外汇和资源。白宫还没发话,韩方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文在寅试图寻找一个更现实的“无核化”方案,很显然正在摆脱美国的控制。


从卡塔尔、巴基斯坦再到日韩,这4个国家其实都是美国的盟友,但与土耳其有某种同病相怜之感。卡塔尔遭受沙特等国孤立时,美国不言语。巴基斯坦面临危机时,美国落井下石,与印度结盟。至于日韩简直是美国的提款机。这4个国家无一没有怨气。由此可以看出白宫对欧亚大陆的控制力出现危机。
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顶在前面,这些国家对美国没有了以往的敬畏。日韩出于对机会的敏感,客观上却起到了牵制美国的作用。美国身后曾经严整的队伍如今不好带了。当然日韩等国也不要高兴太早,以特朗普的秉性,必然不会在吃亏之后寻找自身原因,而是会怒吼一声“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不过,有了土耳其做榜样,这些国家面对美方的报复性措施恐怕也不会束手就擒。美国虽然能够吊打土耳其,却也犯了众怒,这对白宫来说这是一个暗藏凶险的信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