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为何东海黄海挤满了外国大型渔船?
2025-10-21 00:49:32
话说1963年的5月1日中午大约1点钟,当跃进号的60名船员都进入了救生艇,眼看着跃进号本身逐步消失在海面上的时刻,他们很快就被正在附近几个海里之内作业的一艘大型渔船发现并且全部搭救上船。而这艘大型渔船,恰恰是四岛方面的。可问题是苏门岩附近,怎么会有四岛的大型渔船出没?其实在1960年代甚至一直到整个1970年代。在包括南黄海与整个东海东部组织大规模捕捞作业的远海渔船,基本都是四岛方面的。要知道整个黄海与东海,原则上都是大陆渔民的传统渔场;当然黄海东部靠近半岛的海域,也是半岛南北渔民的传统渔场。当时虽然还没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概念,不过天然的地理优势短时内是不会变的。大家在初中地理就学过,全球有4大天然超级渔场,其中在西太平洋最大的,
图片
就是北海道渔场。因为温暖的黑潮北上与沿海冷水流南下交汇,导致北海道渔场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既然有巨大的北海道渔场,那么四岛的渔民,为何在1960到1970年代,还要大规模的组队跑到东海甚至是黄海近海的渔场来偷渔呢?其实在1980年代以前,东海舟山群岛往东,一直到南黄海的天然渔场的渔业资源,比北海道渔场还要大!只不过到了1980年代以后,30多年的世界最强捕捞强度之后,东海与南黄海的渔业资源才有所衰退。当然经过最近十几年的年年大规模伏季休渔,东海与南黄海的丰富渔业资源已经有所恢复,这都是后话不表。总之在1960年代初期,东海与南黄海的渔业资源,绝对可以盖过北海道渔场。除了这块海域的渔业资源格外丰富之外,更多是当时大陆渔民的生产作业条件,
图片
      
完全与四岛渔民无法对比。当时的大陆仍然一穷二白,更加上又刚刚经过三年灾害,可以说能出海的渔船本身所剩无几,基本都是又小又破的机帆船。什么叫机帆船?当代人基本都没有见过。也就是船体本身都是木质的,最大吨位也不过50吨,能超过30吨排水量的也不多,本质上就是大一点的舢板而已。顶多容纳十来个人在上面手工作业。在海上运动的主要动力基本靠传统的桅杆与古老的风帆;有时候也能够开动一下船尾的仅仅十几马力小型柴油机带动一下螺旋桨提供动力;但都是在严重逆风,实在是无法靠纯风帆动力航行的时候才使用;因为柴油本身是稀缺资源,船老大一般情况根本不舍得用。这种普遍又小又破动力又弱的机帆渔船,很难到距离大陆50海里之外的深海捕鱼作业。这就导致,
图片
长江口往东50海里外,在1960年代初渔业资源丰富到吓人。用大型拖网,2台大马力渔船合作,一夜之间就捕捞到数百吨甚至上千吨高价值海鱼!而有这种大马力深海大型机械化渔船的,恰恰是四岛的渔民!从1950年代末开始,四岛的经济已经开始起飞,居民对海鲜资源需求暴涨,于是四岛的远海捕捞船队开始全球捞鱼。特别是对九州四国本州南部的大批渔民来说,到东海与南黄海大规模的偷渔,距离比到北海道还要近,而且是一本万利,绝不会空手而归。对这种自家的丰富资源被他国所大规模侵占的情况,大陆方面当时也是非常清楚的。可惜自家实力孱弱的渔业生产联队无法竞争,因根本没有大船!但是海JUN却有大马力高速军舰,抓几个偷渔贼自然不在话下,而对方的防抓策略,也堪称全球一绝!
图片
就是北海道渔场。因为温暖的黑潮北上与沿海冷水流南下交汇,导致北海道渔场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既然有巨大的北海道渔场,那么四岛的渔民,为何在1960到1970年代,还要大规模的组队跑到东海甚至是黄海近海的渔场来偷渔呢?其实在1980年代以前,东海舟山群岛往东,一直到南黄海的天然渔场的渔业资源,比北海道渔场还要大!只不过到了1980年代以后,30多年的世界最强捕捞强度之后,东海与南黄海的渔业资源才有所衰退。当然经过最近十几年的年年大规模伏季休渔,东海与南黄海的丰富渔业资源已经有所恢复,这都是后话不表。总之在1960年代初期,东海与南黄海的渔业资源,绝对可以盖过北海道渔场。除了这块海域的渔业资源格外丰富之外,更多是当时大陆渔民的生产作业条件,
图片
完全与四岛渔民无法对比。当时的大陆仍然一穷二白,更加上又刚刚经过三年灾害,可以说能出海的渔船本身所剩无几,基本都是又小又破的机帆船。什么叫机帆船?当代人基本都没有见过。也就是船体本身都是木质的,最大吨位也不过50吨,能超过30吨排水量的也不多,本质上就是大一点的舢板而已。顶多容纳十来个人在上面手工作业。在海上运动的主要动力基本靠传统的桅杆与古老的风帆;有时候也能够开动一下船尾的仅仅十几马力小型柴油机带动一下螺旋桨提供动力;但都是在严重逆风,实在是无法靠纯风帆动力航行的时候才使用;因为柴油本身是稀缺资源,船老大一般情况根本不舍得用。这种普遍又小又破动力又弱的机帆渔船,很难到距离大陆50海里之外的深海捕鱼作业。这就导致,
图片
长江口往东50海里外,在1960年代初渔业资源丰富到吓人。用大型拖网,2台大马力渔船合作,一夜之间就捕捞到数百吨甚至上千吨高价值海鱼!而有这种大马力深海大型机械化渔船的,恰恰是四岛的渔民!从1950年代末开始,四岛的经济已经开始起飞,居民对海鲜资源需求暴涨,于是四岛的远海捕捞船队开始全球捞鱼。特别是对九州四国本州南部的大批渔民来说,到东海与南黄海大规模的偷渔,距离比到北海道还要近,而且是一本万利,绝不会空手而归。对这种自家的丰富资源被他国所大规模侵占的情况,大陆方面当时也是非常清楚的。可惜自家实力孱弱的渔业生产联队无法竞争,因根本没有大船!但是海JUN却有大马力高速军舰,抓几个偷渔贼自然不在话下,而对方的防抓策略,也堪称全球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