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制裁惹众怒,72国联名反对,美国遭遇空前孤立

2020-11-04 10:30:30   


大选临近,就在特朗普努力与政治对手拜登竞争白宫总统宝座之际,其外交政策引发的孤立后果仍在困扰着美国。今年9月2日,试图调查美国阿富汗战争罪的国际刑事法院遭到了美国的制裁,特朗普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对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法图·本苏达(Fatou Bensouda)以及另一名高级官员帕基索·莫乔乔科(Phakiso Mochochoko)进行了制裁。但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前所未有的措施,也导致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许多国家纷纷发声反对美国,而且美国的很多重要盟友都加入了反对行列。


11月3日海外网报道,美国制裁国际刑事法院引发了联名反对。11月2日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法国这些美国传统盟友在内的72国公开签署联合声明,再次强调了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支持立场,而且警告不会容忍任何破坏国际刑事法院独立性的企图。显然这份声明就是说给美国听的,而且也折射出美国和盟友之间的巨大分歧。事实上,在特朗普政府决定制裁国际刑事法院官员之后,《纽约时报》就援引美国专家的观点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行动将导致美国众叛亲离。但特朗普政府显然听不进去,而现在看来众叛亲离也变成了事实。
而且,美国和盟友闹僵早已经不是新鲜事,此前围绕伊朗武器禁运问题,美国也和盟友发生了分歧。美国试图在安理会提交延长伊朗武器禁运的决议草案,但无法获得安理会支持,英国、法国和德国三大盟友“很有默契”地投了弃权票,使得美国遭遇孤立。而之后美国试图恢复对伊朗的制裁,英法德三国则干脆宣布不会有制裁被启动。由于分歧明显,安理会没有对伊朗采取行动。10月18日,伊朗宣布武器禁运解除,并强调了美国的失败。


而在9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关于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决议,敦促会员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互助应对新冠疫情,当时也出现了169国赞成,仅有美国反对的尴尬局面。10月28日,世贸组织(WTO)宣布,尼日利亚候选人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成为总干事遴选“三人小组”拟向总理事会提交的新任总干事最终推荐人选。结果又显示,只有美国一家反对,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总干事的任命需要得到全部164个成员的一致同意。这意味着,美国几乎就是站在了160多个国家的对立面。
可见,美国被孤立、自我孤立早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甚至可以说是特朗普政府当下的“常态”,而且特朗普政府横冲直撞的对外政策,也导致盟友对其失去信心。在美国总统大选到来之际,欧洲民调居然出现压倒性支持拜登的尴尬一幕。鉴于特朗普政府在安全等方面经常威胁欧洲,因此不少欧洲政要也寄望于拜登能够胜选,他们希望美欧关系能够因此得到改善。


不过也有舆论认为,特朗普已经改变了美国,这种改变不会因为拜登胜选而复原。也就是说,就算换了拜登来当总统,美国在短期内也是不会回归理性的。而如果是特朗普连任的话,则美国和盟友的关系将会更僵硬。欧洲盟友现在担心特朗普可能会带领美国退出北约,那样的话“跨大西洋关系”甚至有可能会特朗普政府被直接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