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或触大陆“动武”红线

2016-07-27 15:38:05   

目前由台方控制的太平岛,在7月12日所谓的南海仲裁中变成了“岩礁”,其后,蔡英文政府的反应一直动见观瞻。7日后,蔡英文召开上任来首次“国安高层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四原则,五作为”,其中的一条为“让太平岛成为人道救援中心及运补基地”,引发了各界高度关注。


   因为在早前,国民党前立委邱毅就曾爆料“南海仲裁揭晓后,蔡英文可能将太平岛租借美军”。那么现在这个“运补基地”是否就是将太平岛租借给美军的一种掩饰说法?

   分析蔡英文的“四原则,五作为”文本,在其中找不到任何“U型线”或“11段线”的表述,就连过去台湾官方文件中常规的“南海诸岛”这个词也没有,只提到了“太平岛”。并且说“台湾应纳入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和“多边协商,请“外交部”和相关国家加强对话沟通”。从中可整理成三层含义:一是蔡英文实质已经弃守南海“11段线”;二是蔡当局希望南海问题国际化,从中分一杯羹;三是对于太平岛的未来,先虚词模糊应对。

   单纯就“太平岛” 而言,在技术面上,其实台方也是可有多个反制应对“南海仲裁”的手段:如可直接宣布“太平岛”作为“岛”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南海仲裁”中“岩礁”的12海里限制;亦可如蔡的前任马英九一样,蔡带上大队人马,去登太平岛宣誓权利。但是200海里她没有做,对于登太平岛也只说“目前没有规划,但未来不会排除”,然后用“人道救援中心及运补基地”的应付。

   总体梳理可见,蔡英文对南海态度消极,和马英九对比差别很大。马英九坚守国民政府时期画分的南海“11段线”,马虽亲美但是在南海问题上尚对美敢说不,几经周折,他还是登上了太平岛。而蔡英文则是“从”美,服从的从,对美亦步亦趋,从这个角度看,确实是存在未来她把太平岛租借给美军的可能。

   如太平岛真演变成美军租借地,那就是外军进驻台湾。美国五角大楼在《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中曾列举过大陆不得不对台湾动武的7条“红线”,其中的第7条就是“第3国在台湾驻军”。 而2005年3月大陆宣布实施的“反分裂国家法”的第八条为:“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从这中美两版的“动武红线”看,美方版说的是细则,中方版说的是原则。但美军在台永远都是一个极紧张敏感的事件。按照中美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美军早在1979年已全部撤退。后来2009年台湾“八八风灾”,美方使用过军用运输机运输物质;去年4月,两架美军F-18战斗机“因故障”迫降台南,这些都引发过外界猜疑。

   蔡英文全面执政已有2月,所失甚大,有台媒体人指“几无一件好消息”,“军中虐狗、雄三误射、台东风灾、桃机淹水、华航罢工、一银盗领8千万(新台币)、台铁爆炸案,以至惨绝人寰的游览车火烧车。”再加上现在她的“太平岛礁化”和“弃守11段线”,大家只看到一个对内一塌糊涂,和对美一跪到底的蔡英文。

   蔡英文应知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南海“U型线”,怎么可能保得了“太平岛”?U型线和太平岛的权利是捆绑在一起的。更应该认清,如外军进台,就是严重挑衅,切勿轻举妄动,到时,不太平的恐怕就不仅是太平岛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