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再度联手剑指俄罗斯,普京绝地反击接连出大招!
2018-03-27 08:09:17
天路客
流亡英国的俄罗斯双面间谍中毒案所发生的时间很微妙,时间节点正好与俄罗斯总统大选“巧合”,自然而然的就成为西方国家抨击和抹黑普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尽管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就前俄罗斯间谍中毒案相互指责,姑且不论中毒案幕后元凶是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西方国家正在通过炒作前俄罗斯间谍中毒案,阻止普京连任下一届俄罗斯总统。
事实证明,西方国家对普京的抹黑完全就是徒劳无功的结果,非但没能削弱普京在国内地位和威信,反而为他获取更多的人气支持提供神助攻,最终以绝对优势当选下一届俄联邦总统。而普京的再度连任,意味着美欧妄图扶植俄罗斯亲西方反对势力上台的阴谋被彻底打破了,因此恼羞成怒,对俄罗斯群起而攻之。

继英国和俄罗斯应为前俄罗斯间谍中毒案而相互驱逐对方外交官之后,英国再度放大招,把整个欧盟拉入战团。据《参考消息》3月25日援引英国《泰晤士报》的消息称,在22日夜间的4个小时的会议中,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动员欧盟20个国家协同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对此,欧盟领导人作出回应称“支持英国政府的断言,面对欧洲安全所面临的这一严峻挑战,欧盟各国将无条件与英国团结在一起”。据悉,在此后的23日,欧盟对外行动署宣布,将召回欧盟驻俄罗斯大使。
就在英国与欧盟因为一个早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前俄罗斯间谍而“组团”与俄罗斯爆发外交大战之际,原本正打算与普京进行会谈的特朗普,见状立即加入这场外交混战。据彭博新闻社24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计划驱逐俄罗斯驻美外交官,以作为对前俄罗斯间谍在英国遇害一事的回应。
众所周知,美俄两国总统日前在电话会谈中商定“责成两国外交部门着手筹备两国总统会面的事宜”。很明显,目前正在集中全力与中国打贸易战的特朗普,为了防止俄罗斯这时候捅刀子,正试图通过释放“善意”安抚希望与西方改善关系的俄罗斯,此举虽然不可能将俄罗斯拉进自己对抗中国的阵营,但至少能让俄罗斯因为美俄关系的“缓解”而不与中国“结盟”,为美国在对抗中国时免去后顾之忧。

当然,美国此次不惜对俄罗斯出尔反尔而支持英国和欧盟,并不意味着美国就是在为盟友“两肋插刀”,毕竟,作为西方世界的主导者,美国在这件事上不能保持中立,更不能偏袒俄罗斯。毕竟,美国想要继续维持全球霸权地位,完全离不开以欧洲盟国为主体的北约军事集团,从此前特朗普豁免从欧盟进口钢铁和铝征收关税的举措来看,欧盟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更何况,美俄目前还处于敌对状态,两国首脑会谈能谈出什么结果还是个未知数。因此,为支持盟友而狠捅俄罗斯一刀,就成为特朗普必然的选择了。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在东欧地区与俄罗斯的军事对峙还在继续,双方擦枪走火的风险仍然存在。而这时候因为前俄罗斯间谍的遇害而爆发的美欧与俄罗斯的外交大战,本身就是在为目前双方持续的军事对峙火上浇油,大大地增加双方爆发直接冲突的风险。据中新网25日援引俄媒的消息称,俄总统新闻秘书日前警告称“俄罗斯对外政策依然是循序渐进且有建设性的,但总统普京则不会让任何人越过俄罗斯国家利益的红线”。
很明显,俄罗斯正在对欧美发出警告,不要指望使用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围堵就能让俄罗斯屈服。毕竟,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尽管经济实力远不如对手,但俄罗斯绝对有能力让所有试图挑衅者付出惨重代价的。据新华社25日援引塔斯社的消息称,俄罗斯武装部队参谋长日前表示称“俄军已经在各个战略方向都组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射、以及可以有效突破敌方反导系统的巡航导弹部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俄军的军事部署不仅仅只是针对“各个战略方向”,而且所部署的武器并非以往的“伊斯坎德尔”短程导弹或者S-400防空系统,而是具备远程精确打击的巡航导弹系统。尤其是刚刚被命名为“海燕”的足以在地球绕圈飞行的核动力巡航导弹的研制成功,意味着俄罗斯已经拥有除了洲际导弹外的另一种可以打击包括美国本土在内的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攻击武器。

由此可见,相比于以往“伊斯坎德尔”近程导弹的部署,此次俄罗斯针对“各个战略方向”的远程攻击性武器的部署,无疑大大增加对敌对势力的威慑能力。除了能够有效地应对来自欧美在东欧地区的军事威胁外,还能让远离欧洲大陆的包括美韩在内的美国盟友明白,这些国家的美军基地完全在俄军远程火力的覆盖范围内,这对于那些追随美国遏制俄罗斯的国家,能起到很大的威慑作用。
实际上,稍有理智的人都会明白,正遭受西方国家孤立的俄罗斯,绝不可能会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叛逃间谍而重新挑起与西方的对抗。由此可见,前俄罗斯间谍中毒事件极有可能就是西方国家为遏制俄罗斯而自导自演的闹剧。然而,此举非但不能阻止普京连任,更不能迫使俄罗斯屈服,反而激起战斗民族的战斗欲望,通过部署先进高技术武器形成进攻态势,让欧美及其盟友随时都有可能面临俄罗斯无死角的精确打击。
流亡英国的俄罗斯双面间谍中毒案所发生的时间很微妙,时间节点正好与俄罗斯总统大选“巧合”,自然而然的就成为西方国家抨击和抹黑普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尽管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就前俄罗斯间谍中毒案相互指责,姑且不论中毒案幕后元凶是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西方国家正在通过炒作前俄罗斯间谍中毒案,阻止普京连任下一届俄罗斯总统。
事实证明,西方国家对普京的抹黑完全就是徒劳无功的结果,非但没能削弱普京在国内地位和威信,反而为他获取更多的人气支持提供神助攻,最终以绝对优势当选下一届俄联邦总统。而普京的再度连任,意味着美欧妄图扶植俄罗斯亲西方反对势力上台的阴谋被彻底打破了,因此恼羞成怒,对俄罗斯群起而攻之。
继英国和俄罗斯应为前俄罗斯间谍中毒案而相互驱逐对方外交官之后,英国再度放大招,把整个欧盟拉入战团。据《参考消息》3月25日援引英国《泰晤士报》的消息称,在22日夜间的4个小时的会议中,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动员欧盟20个国家协同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对此,欧盟领导人作出回应称“支持英国政府的断言,面对欧洲安全所面临的这一严峻挑战,欧盟各国将无条件与英国团结在一起”。据悉,在此后的23日,欧盟对外行动署宣布,将召回欧盟驻俄罗斯大使。
就在英国与欧盟因为一个早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前俄罗斯间谍而“组团”与俄罗斯爆发外交大战之际,原本正打算与普京进行会谈的特朗普,见状立即加入这场外交混战。据彭博新闻社24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计划驱逐俄罗斯驻美外交官,以作为对前俄罗斯间谍在英国遇害一事的回应。
众所周知,美俄两国总统日前在电话会谈中商定“责成两国外交部门着手筹备两国总统会面的事宜”。很明显,目前正在集中全力与中国打贸易战的特朗普,为了防止俄罗斯这时候捅刀子,正试图通过释放“善意”安抚希望与西方改善关系的俄罗斯,此举虽然不可能将俄罗斯拉进自己对抗中国的阵营,但至少能让俄罗斯因为美俄关系的“缓解”而不与中国“结盟”,为美国在对抗中国时免去后顾之忧。
当然,美国此次不惜对俄罗斯出尔反尔而支持英国和欧盟,并不意味着美国就是在为盟友“两肋插刀”,毕竟,作为西方世界的主导者,美国在这件事上不能保持中立,更不能偏袒俄罗斯。毕竟,美国想要继续维持全球霸权地位,完全离不开以欧洲盟国为主体的北约军事集团,从此前特朗普豁免从欧盟进口钢铁和铝征收关税的举措来看,欧盟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更何况,美俄目前还处于敌对状态,两国首脑会谈能谈出什么结果还是个未知数。因此,为支持盟友而狠捅俄罗斯一刀,就成为特朗普必然的选择了。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在东欧地区与俄罗斯的军事对峙还在继续,双方擦枪走火的风险仍然存在。而这时候因为前俄罗斯间谍的遇害而爆发的美欧与俄罗斯的外交大战,本身就是在为目前双方持续的军事对峙火上浇油,大大地增加双方爆发直接冲突的风险。据中新网25日援引俄媒的消息称,俄总统新闻秘书日前警告称“俄罗斯对外政策依然是循序渐进且有建设性的,但总统普京则不会让任何人越过俄罗斯国家利益的红线”。
很明显,俄罗斯正在对欧美发出警告,不要指望使用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围堵就能让俄罗斯屈服。毕竟,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尽管经济实力远不如对手,但俄罗斯绝对有能力让所有试图挑衅者付出惨重代价的。据新华社25日援引塔斯社的消息称,俄罗斯武装部队参谋长日前表示称“俄军已经在各个战略方向都组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射、以及可以有效突破敌方反导系统的巡航导弹部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俄军的军事部署不仅仅只是针对“各个战略方向”,而且所部署的武器并非以往的“伊斯坎德尔”短程导弹或者S-400防空系统,而是具备远程精确打击的巡航导弹系统。尤其是刚刚被命名为“海燕”的足以在地球绕圈飞行的核动力巡航导弹的研制成功,意味着俄罗斯已经拥有除了洲际导弹外的另一种可以打击包括美国本土在内的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攻击武器。
由此可见,相比于以往“伊斯坎德尔”近程导弹的部署,此次俄罗斯针对“各个战略方向”的远程攻击性武器的部署,无疑大大增加对敌对势力的威慑能力。除了能够有效地应对来自欧美在东欧地区的军事威胁外,还能让远离欧洲大陆的包括美韩在内的美国盟友明白,这些国家的美军基地完全在俄军远程火力的覆盖范围内,这对于那些追随美国遏制俄罗斯的国家,能起到很大的威慑作用。
实际上,稍有理智的人都会明白,正遭受西方国家孤立的俄罗斯,绝不可能会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叛逃间谍而重新挑起与西方的对抗。由此可见,前俄罗斯间谍中毒事件极有可能就是西方国家为遏制俄罗斯而自导自演的闹剧。然而,此举非但不能阻止普京连任,更不能迫使俄罗斯屈服,反而激起战斗民族的战斗欲望,通过部署先进高技术武器形成进攻态势,让欧美及其盟友随时都有可能面临俄罗斯无死角的精确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