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战事捷报连连,盟友却同俄罗斯渐行渐远,三大原因必不可少

2020-02-16 08:07:25   



俄罗斯是叙利亚内战中极为重要的角色
随着叙利亚战场不断传出捷报,美国的势力遭到了大幅削弱,而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威望也达到了苏联时期的水平。但令人困惑的是,虽然叙利亚战争使俄罗斯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但曾经不少与俄罗斯关系还不错的中亚以及东欧国家,反倒是正在与俄罗斯渐行渐远。终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三点。


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经济逼近崩溃
一,苏联解体后,连续四任内阁都始终无法改善俄罗斯疲软且濒临崩溃的经济局面,普京上台后,立刻着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断提升养老金以及社会福利,并鼓励国内人口生育。除此之外,普京一改此前梅德韦杰夫政府保守的外交策略,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主动出击,矛头直指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阵营。这些政治以及社会福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罗斯内忧外患的紧张局面,但国内经济矛盾依旧突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普京转移国内矛盾的手段相当高明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普京政府采用了最行之有效的矛盾转移方式:战争。持续数年之久的叙利亚内战大大刺激了俄罗斯国内的工业企业,进出口货物逐年攀升,加之天然气管道的成功铺设,俄罗斯的天然气产业为国家财政贡献了大量外汇收入。


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丰富
但俄罗斯的举动也引起了传统中亚盟友的不满,要知道中亚地区大部分国家都以能源出口为主要外汇创收方式,而俄罗斯作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国,在重工业上要远强于其他前加盟共和国,加之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丰富,在国际上大打价格战,严重影响了其他中亚国家的资源出口。


俄罗斯始终具有极强的扩张欲望
二,作为"战斗民族",俄罗斯始终具有不容小窥的扩张野心。早在彼得一世时期,俄罗斯就曾经为了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与瑞典爆发了北方战争;沙皇俄国时期,俄罗斯更是政治军事兼施,蚕食了腐朽的清帝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二战结束后,强占北方四岛;数年前通过政治手段促使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并引导克里米亚人通过公投的方式加入俄罗斯。虽然俄罗斯这头猛兽已经收起了爪牙,但这并不代表其已经变得人畜无害了,这也是周边诸国在与俄罗斯进行交往时,始终具有极强的戒备心理的主要原因。


乌克兰内战中就有俄罗斯的影子
三,更重要的是,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都面临着极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此时各加盟共和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追随俄罗斯,要么追随北约。但实际行动证明,追随北约之后只会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支离破碎,甚至成为欧洲白皮废物释放兽欲的乐园。为此,一些国家选择了追随自己的老大哥俄罗斯,可惜的是俄罗斯自己的国内经济都自顾不暇,又怎么有心思帮助这些所谓的兄弟国呢。迫于现实压力,这些曾经是俄罗斯最好的盟国逐渐与俄罗斯渐行渐远,甚至兵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