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型航母同时开工未来还将建多艘:俄终于承认被中国甩开距离

2017-01-20 15:21:25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日前报道,根据美国海军最近发表的声明,“福特”号核动力航母可能在今年4月交付。从时间上讲,“福特”号已经比原先计划拖后了1年多。中国现在也在发展新一代航母,“福特”号的设计和建造能够提供那些借鉴?中国能快速大量建造航母吗?
美国的“福特”号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这点毋庸置疑,其拖期的主要原因也恰恰在与其先进。“福特”号上的新技术应用比例超过了60%,例如电磁弹射系统、电磁拦阻系统、新型核反应堆、新型发电机组、新型舰岛、新型雷达等等。我们知道,新技术在初期都会存在不成熟,这么多的新技术叠加在一起,出现的问题就更多,而且一些问题超出了美军原先的预想,所以“福特”号就需要不断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拖期也就不奇怪了。


对中国海军来说,“福特”号能提供的最大借鉴就是不能过于注重技术的先进性。美国在“福特”号上应用大量新技术,主要是为了保持其航母技术优势。而且美国海军现在有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又有异常深厚的航母设计、建造和使用经验,因此对于“福特”号的拖期时能够容忍的。但是中国海军的情况完全不同,航母发展只是近些年的事情,无论是技术还是经验都与美国有较大差距。如果单纯为了航母的先进性而过多的采用新技术,无疑会大大延缓航母发展速度。
也就是说,中国现在需要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一定数量的可用航母,缩小与美国之间的航母战力差距,同时积累航母使用经验。所以,中国航母现阶段的发展应该将重点放在可靠性上,多采用比较成熟的技术。当然,新技术不是说就不重视了,可以多研究、多试验,待有了非常大的把握之后再上舰。


航母的发展是与一个国家的战略需求、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面临的局势变化等密切相关,并非单纯为造而造。而且,航母本身只是一个平台,其战斗力来源主要是其搭载的各类舰载机。如果没有舰载机技术的同步提高,航母即便造出来,战斗力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航母作战对于信息系统、后勤保障、基地建设、人员素质等要求也很高。所以,发展航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
中国现在发展航母的思路是正确的,就是从易到难,逐步提高。未来的中国航母必然将是作战能力更强的弹射型航母,那么可以先装技术比较成熟的蒸汽弹射器,后续再装电磁弹射器,这样就不会因为新技术的风险而导致航母发展的延期。


至于经济能力和造船能力,中国现在倒不存在什么问题。经济方面,航母虽然造价很高,但其建造通常都要数年,所以每年分摊下来的费用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经济负担。造船能力上,中国早已经是世界造船大国,分段建造、模块化建造等技术中国已经运用的很熟,改装“瓦良格”号为辽宁舰以及现在建造国产首艘航母,充分说明了中国现在的造船技术水平。而且与美国建造航母的船厂只有纽波特纽斯不同的是,中国能够航母的大型船厂并非大连造船厂一个,上海江南长兴船厂的实力也能够满足建造航母的需要。所以,只要有需求,中国是能够以比美国更快的速度建造航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