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月光:软骨病外交专家如何毁灭苏联对外政策?

2016-06-19 21:35:10   

 

 

“弱国无外交”是令人痛心的真理,之所以如此,因为这世上有超级大国的强权外交存在,弱国除了依附与听从,仰人鼻息,别无选择。大国与大国之间的较量,战场则无处不在,外交更是重中之重。

苏联作为世界两极之一,它的外交路线如何从独立自主到任人牵鼻?如何从刚柔并济走到自我毁灭?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

限于篇幅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各时期的苏联对外关系,国际风云变幻,无法一一叙述。苏联外交走向自杀性道路的转折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代,具体实施人为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一个毫无外交经验的格鲁吉亚地方官僚)。如果说负责意识形态的雅科夫列夫摧毁了苏联思想阵地(他一上台就换掉了几乎所有大报的主编,换上亲西方知识分子),那么谢氏在对外关系上同样也运用了这一手法。

谢氏在戈尔巴乔夫所谓新思维的理论下,起用了数十名“外交专家”“外交学者”不断公开扩散无原则外交新思维,直接了当的说,最终苏联外交部变成了美国国务院的应声虫。离不开这些理论家们提出了外交新思维的五项要求:

一,每个国家都有作出关于自身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选择权。

二,不要去制造敌人,放弃“心理战”,放弃粗暴的对外宣传,放弃情报活动。

三,抛弃领导世界事务的野心。

四,不以意识形态确定自已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五,在国际交往中,超越意识形态解决分歧,追求多元化融合。

有的朋友会以为,笔者是不是针对中国当下某些“外交家”的言论,自已总结出这类不可思议的原则?历史的现实却更加残酷,这些话曾经是苏联外交家的金科玉律,它公开刊载在《新时代》杂志(1988年第32期),此类思维还有很多很多,数不胜数,它们主导了苏联外交的自我毁灭。

这五点,单独看,都相当有道理,戴着圣洁的光环。但实施的前提条件是美国也必须做到这五点,否则,无异于与虎谋皮。而美国的外交基石就是“反共”,美国永远也不可能在意识形态方面妥协。换句话说,苏联外交人士很傻很天真(另一种语境就是被收买驯化)

根据这五点,再推导出外交要走西方民主化路线,而且要保证这条路线不可逆转,只能这样苏联的外交才有根本保障。

哲学博士,思想工作教研室教授E.A,诺任甚至提交人民外交方式(歪曲列宁原意),要利用各种宗教组织拓展外交空间,结果直接造成西方对苏联地下宗教组织的有效操控。提刀自杀也不过如此。

历史学博士T.亚宁指出苏联国际威望正在不断提高,形象不断好转,理由是戈尔巴乔夫在核裁军方面采取了忍让政策,赢得了西方掌声。

以上只是当年苏联外交忍让论,妥协论,和平论无原则泛滥时期,专家名言中的很小一部份。关于维护意识形态他们有种共识:

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更好?

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更得人心?

什么样的意识形态符合时代要求?

这些要交给人民和历史去回答。

换句话说,那些言论平台占据者,权力拥有者与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沉浸在西方廉价的鲜花和赞美中,带着年轻的外交人员一个接一个的跳进深渊。

那么历史是如何回答这样外交专家们的至理名言呢?

苏联轰然倒塌,国家四分五裂,民众困苦不堪就是最好的答案。

软骨外交,奴化思维,奉西方思想为圣谕,是那个时代苏联外交的最大特点。对于中国来说,这是血淋淋的教科书,我相信以中国人的智慧必不会重蹈覆辙,但我们也必须防微杜渐,因为,这不是外交部门一家的事,而会像病毒一般,传散到各个领域。

只语片言,不足以道教训之万一,需要外交新思维的不是中国,而是那个超级大国。

不要把一切都推给历史来回答,挺起你的脊梁,担起你的责任,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外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