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令人闻风丧胆的部队竟惨遭“行刑”!中国怎么办?

2018-03-08 14:14:50   

美军的特种作战能力十分强悍,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近日,《纽约时报》曝光美军驻尼日尔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的一段视频,却“引爆”了舆论场。

美国官员证实,5名“绿色贝雷帽”部队成员在已知有武装分子活动的地区执行例行巡逻行动时遭到伏击,4人丧生。

▲视频来源于新京报
“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是美国陆军精英中的精英,以战斗技能全面、综合素质过硬、武器装备精良、作战训练严酷闻名。

此次在尼日尔遇袭视频曝光后,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可以说,这是1993年“黑鹰坠落”事件后,美国特种兵在非洲遭受的较为严重的一次人员伤亡。一时间,外界对美军调查与披露遇袭细节不及时、不充分的舆论质疑声不绝于耳、延续至今...

一、美军结局为何如此“惨烈”?

1、酒足饭饱后的麻痹大意。

首先,报道中有一个重要信息是,这支部队2017年10月3日出发后,在算是敌占区的 Tongo 村住了一晚,第二天10月4日上午才离开并在路上遭遇伏击。

《孙子兵法》里有句话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支部队在“敌占区”过夜,这无疑为敌方提供了充足时间了解相关兵力构成并进行部署,这就已经把脑袋送到了别人的刀口上。这次事件,就是“彼知己,而己不知彼,一战就die”的真实写照。

其次,伏击地点是平地,一望无际的沙漠,灌木丛几乎起不到任何掩体作用,汽车在四面夹击下几乎也是活靶子。以少打多,战不能战守不能守走不能走,名副其实的死地。被对手包抄就GG。

那么,在已知有武装人员活动的情况下,8辆车的队伍居然没有派出尖兵车辆在前方侦察?最后结果就是,你不侦查别人,可别人已经侦查透了你。

2、队友太坑爹。

这次事件完美演绎了“敌人的敌人并不见得是朋友”。

首先,军队的战斗力,源于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肃的作风和严格的训练。但在这起事件中,尼日尔部队和美军沟通困难、组织协同差、纪律执行度低。因此,遇袭后,尼日尔部队迅速扔下美军,跑了。

而美军在情报支持不足,没有做好预案的情形下,整个反击过程堪称混乱。全队没有事先达成万一遇袭是打还是跑的共识。于是就出现了先后“撒丫子跑路”的情形,最后留下的一脸懵圈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窘境。

其次,从美军近年来的战事上看,陆军的传统作战活动越来越多的变成“治安战”、“特种战”,士兵缺少传统作战方式的训练和熏陶,缺乏主动攻坚克难的精神和意志。

战术训练上的短板,导致战斗中美军士兵“慢动作”的战术行动,自然会丧失诸多杀伤敌人、自己逃生的机会。

3、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事实上,美国是有目的性的。尼日尔及其周边有基地和伊斯兰国分支,美国非洲司令部很大一块内容是消灭极端组织。当然主要目的还是加深美国在非洲的政治影响力。不过,随着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非洲越来越走向发展,中国企业、个人和非洲的关系业也越来越密切。

总的来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自大的美军错误估计了敌方的力量。现场指挥不到位,导致失利。

▲在尼日尔丧生的四名美国士兵。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二、吸取经验,中国能做什么?

1、不要过于神化特种部队。

首先,摒弃“特种部队无敌论”。事实上,特种兵并非钢铁之躯,他们是担负特种作战的士兵,有超过普通士兵的特殊技能,但并不是大白天、平地里能“以一挑十”的超人。

其次,我们需要尊敬对手,也需要认识战争!美军在仅有轻武器的情况下,以少对多,并让对面损失惨重,可见战斗力也很强。现实往往不是有主角光环的电影,也不是可以读条再来的射击游戏。战场的残酷、战争的血腥往往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从来就没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为被每一个被恐怖分子杀害和被他国入侵者杀害的人默哀。

2、培养坚定意志,提升战术素养。

恐怖分子是全世界的敌人。事实上,中国的反恐形势也同样严峻。

2016年,CCTV7播出的《兵者王刚》节目披露了新疆武警2015年歼灭一伙暴恐团伙的细节。

历经56天连续的顽强作战,才打掉暴恐团伙,除1人投降自首外,其余28名暴徒被全部歼灭。为中国特种兵点赞!

▲2015年10月28日,公安、武警围剿部分暴徒现场。

从美国的失利中,我们应该汲取经验,提升自我,砥砺前行。愿世界永远没有战争。不过,照美军目前的情形来看,这样的事情只怕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