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并出口J10D型单发隐身战斗机,是否还来得及?
2025-05-11 20:19:15
早在至少5年前,本文作者就一直强调:应该尽快研发10号机的单座隐身版,也就是所谓的10D战斗机!作为完全可与F35一决高下的单座单发中型隐身机存在,即可以让10号这个底子非常好的型号后继有人,又可以在必要时迅速占据全球中轻型隐身战斗机的市场份额。问题是这个呼吁似乎并没有起到非常直接的效果。而今天看来这种需求仍然存在,而且突然变得十分强烈!根本原因自然是10CE的一战定江山。最关键的因素在与,仅仅用几发双脉冲中距弹,就一次打掉了以阵风这个全球非隐身机、也就是4代与所谓4.5代中的,销售风头最为强劲的顶级竞争对手,甚至捎带着也把俄系4代机一次性全部团灭。苏30MKI的折戟沉沙,也意味着,连苏35这个在国际战机市场上残存的、另外一大体系的,
竞争对手被一并抹除了。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夺魁天下知!其实回顾一下,就会发现其实阵风同样如此。阵风早在1991年初就已经设计定型,到2000年才正式服役。但是批量下线后,居然到2010年之前,除了法国海空军自身装备之外,在全球同样是1架都没有外销出去。转机出现在2011年,美法对北非利比亚卡大佐的直接军事行动中,期间戴高乐号小航母携带近30架阵风M舰载机,在地中海这个“澡盆”里,彻彻底底的大秀了一把武力。要知道从一开始,卡大佐的海空军已经全面溃散,甚至地面上还有势力强劲的反对派武装。因此参战的阵风根本可以无视任何海空威胁,对地面目标一次性炸了个痛快。虽然明显胜之不武,但是却让全球主要客户看到,这种所谓的4代半是真能打仗的。
于是全球订单很快纷至沓来。甚至在2020年以后,成为全球销售数量与销售额的双料冠军!而现在10CE就是把这个全球销冠,甚至是后三四名一次性斩落马下!那么大概率必然同样要重复订单大增的场景。不过这里面也有个新情况需要重视起来:那就是10号出口版,把阵风外带苏式战机一次性横扫,除了体系强大之外,最关键的是装备并发射了15E这种超级空空导弹。就算是非行家也可以从中看明白未来的空战趋势。那就是任何非隐身机,不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一旦在200公里内被15号空空弹锁定,基本就是10死无生的结局!这个规律恐怕对任何非隐身战斗机都存在。假设未来有两大不对付的邻国客户,同时装备了10CE加15号超级弹,然后让他们进行空中德比大战,岂不是很难分出高下?
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不是还有35号隐身机的出口版可以选择吗?问题是大好的江山,也就是全球大市场,是10号机凭真本事打下来的。让既不是同厂,也不是单发单座的型号去满足客户,总感觉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毕竟当年我们想采购苏两拐,而苏联人却只强推米格29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假设有10D这种单发隐身版可供选择,那么绝对会超级大卖。毕竟空中攻击实力全球一流的同时,隐身版带来的天然高生存率,可力压F35全系列。其实就算是当前从头研发10D也并不困难。雷达航电包括导弹都可以保持原版,只需要修改为隐身外形,更换18吨级大推发动机即可。原先因为推力不足,10号机上存在蜂腰设计,现在正好取消蜂腰增加内置弹舱。1年出图2年试飞3年后批量大卖,岂不美哉?
竞争对手被一并抹除了。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夺魁天下知!其实回顾一下,就会发现其实阵风同样如此。阵风早在1991年初就已经设计定型,到2000年才正式服役。但是批量下线后,居然到2010年之前,除了法国海空军自身装备之外,在全球同样是1架都没有外销出去。转机出现在2011年,美法对北非利比亚卡大佐的直接军事行动中,期间戴高乐号小航母携带近30架阵风M舰载机,在地中海这个“澡盆”里,彻彻底底的大秀了一把武力。要知道从一开始,卡大佐的海空军已经全面溃散,甚至地面上还有势力强劲的反对派武装。因此参战的阵风根本可以无视任何海空威胁,对地面目标一次性炸了个痛快。虽然明显胜之不武,但是却让全球主要客户看到,这种所谓的4代半是真能打仗的。
于是全球订单很快纷至沓来。甚至在2020年以后,成为全球销售数量与销售额的双料冠军!而现在10CE就是把这个全球销冠,甚至是后三四名一次性斩落马下!那么大概率必然同样要重复订单大增的场景。不过这里面也有个新情况需要重视起来:那就是10号出口版,把阵风外带苏式战机一次性横扫,除了体系强大之外,最关键的是装备并发射了15E这种超级空空导弹。就算是非行家也可以从中看明白未来的空战趋势。那就是任何非隐身机,不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一旦在200公里内被15号空空弹锁定,基本就是10死无生的结局!这个规律恐怕对任何非隐身战斗机都存在。假设未来有两大不对付的邻国客户,同时装备了10CE加15号超级弹,然后让他们进行空中德比大战,岂不是很难分出高下?
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不是还有35号隐身机的出口版可以选择吗?问题是大好的江山,也就是全球大市场,是10号机凭真本事打下来的。让既不是同厂,也不是单发单座的型号去满足客户,总感觉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毕竟当年我们想采购苏两拐,而苏联人却只强推米格29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假设有10D这种单发隐身版可供选择,那么绝对会超级大卖。毕竟空中攻击实力全球一流的同时,隐身版带来的天然高生存率,可力压F35全系列。其实就算是当前从头研发10D也并不困难。雷达航电包括导弹都可以保持原版,只需要修改为隐身外形,更换18吨级大推发动机即可。原先因为推力不足,10号机上存在蜂腰设计,现在正好取消蜂腰增加内置弹舱。1年出图2年试飞3年后批量大卖,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