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遭国际孤立,唯一出头相助的竟是印度,莫迪这一手很阴险
2017-09-08 11:05:47
如今日子最难过的国家有几个,缅甸算是其中之一,境遇恐怕还不如韩国的北方邻居。“罗兴亚人问题”已经存在多年,军政府时期都比较风平浪静,结果好不容易实现民主了,这个问题反而突然爆发,让诺-奖获得者昂山女士里外不是人,啪啪的打脸声盖都盖不住。
罗兴亚原本是一个民族,并非所有罗兴亚人都信仰伊-斯-兰教。可一旦民族问题与宗教纠缠在一起,事情就麻烦了。尤其在二战期间,日本武装了信仰佛教的缅族,英国人则武装了若开邦的罗兴亚人,双方兵戎相见。战后,缅甸当局为了打击罗兴亚的分裂势力,干脆把他们当成外国流民,不承认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实行各种压迫。围绕要不要承认罗兴亚人是原住民这个问题,缅甸国内明显已经分裂。罗兴亚人坚持认为自己是原住民,应该享有公民权利,而很多缅甸人则认为他们是英国殖民者的帮凶,双方的矛盾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或许罗兴亚人把希望寄托在“民-主女神”昂山素季的身上,但希望越大,失望的反噬力越强。缅甸当局依然不承认罗兴亚人的公民身份。急火攻心之下,“若开罗兴亚救世军”从8月25日开始掀起武装运动,攻击了若开邦30个哨所和一处军事基地,缅甸政府军则展开镇压行动。兵荒马乱之中,双方都杀红了眼,至少400人丧生,近15万罗兴亚人逃到孟加拉国躲避战火。

这场冲突犹如捅了马蜂窝,及其国际社会的一片斥责与抵制,缅甸正逐渐沦为“国际孤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话,要求缅甸当局给予罗兴亚人国籍,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还为难民提供衣食等物资。
马来西亚宣布切断与缅甸所有的贸易关系,直到缅甸停止军事行动。马方还批评昂山素季背叛了初心。印尼方面更是群情激奋,针对缅甸当的抗议示威活动愈演愈烈。印尼总统发表声明谴责缅方所为,还派遣外长赴缅甸斡旋。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也谴责缅方所为,并采取行动救援罗兴亚难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甚至指责缅甸搞“种族灭绝”。伊朗和马尔代夫对缅甸表达不满和警告。诺奖最年轻得主马拉拉在社交媒体上批评了昂山素季。一些NGO也趁机跳出来揭露暴行……可以说缅甸在国际上遭到空前的孤立。
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印度站出来为缅甸雪中送炭,成为唯一一个敢公开支持缅甸和昂山的国家。莫迪在访问缅甸前,多个国家都向印度施压,要求印方谴责缅甸的所作所为,与国际社会保持统一战线。但强硬且特立独行的莫迪宁肯与国际社会为敌,也要支持缅甸的立场。

莫迪公开表示支持缅甸打击恐怖分子的努力,还还呼吁国际社会尊重缅甸维护国家统一的努力。这就相当于与反对缅甸的国家唱反调,公开撕破脸。印度方面还顶着巨大压力与缅甸签署了11项谅解备忘录,莫迪还与昂山女士一同召开记者会,强调要维护缅甸的国家完整,这就是坚定地为昂山女士站台,释放出再明确不过的信号,给予缅方最宝贵的国际支持。莫迪此次访问缅甸大打“情感牌”,在参观仰光大金塔时跪地合掌,俨然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众所周知,莫迪信奉的是印度教,这一跪并非跪的佛祖,而是跪给国际社会看,也跪给昂山女士看。个中信息,各方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解读。“海外探客”不得不说,莫迪这一手很毒,很妙,也很阴险。以比较小的代价赢得了一个大国才能获得的声誉,恐怕也夹带了自己的阴谋。
首先,支持缅甸也是维护印度的统一。莫迪在执掌古吉拉特邦时就以铁腕著称,还煽动和纵容印度教徒疯狂报复穆-斯-林,即使如此依然赢得了多数选票,可见他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因此支持昂山-素季采取强硬手段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展现足够的诚意,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激。从数月前用“国王般的待遇”来迎接缅甸将领到莫迪力挺昂山,可以看出印度正在拉拢缅甸的人心,这才是值得东亚大国的警惕的。印度在缅甸最需要支援时挺身而出,相当于让缅甸欠了一个人情,日后缅甸迟早要加倍偿还,而缅甸有什么是印度看上的呢?这才是值得深思的。
第三,用下跪拉拢缅甸,使其成为“东进战略”的桥头堡,也能抄东亚大国的后路。探客认为,这才是莫迪如此谦卑的最主要原因。中缅原油管道、中缅公路等很显然在战时会成为生命线,就像二战期间一样,印度为谋求印度洋霸权,势必要获得缅甸的支持,如果缅甸倒向印度,相当于封死了东亚大国的西南通道。
莫迪这样的对手,应该引起东亚大国的足够重视。联想到印度陆军参谋长仍在叫嚣“必须做好战争准备”,再看看莫迪不惜血本地争取盟友,不得不怀疑印度在准备某种大动作。和表象之下,暗流正在涌动。(完)
罗兴亚原本是一个民族,并非所有罗兴亚人都信仰伊-斯-兰教。可一旦民族问题与宗教纠缠在一起,事情就麻烦了。尤其在二战期间,日本武装了信仰佛教的缅族,英国人则武装了若开邦的罗兴亚人,双方兵戎相见。战后,缅甸当局为了打击罗兴亚的分裂势力,干脆把他们当成外国流民,不承认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实行各种压迫。围绕要不要承认罗兴亚人是原住民这个问题,缅甸国内明显已经分裂。罗兴亚人坚持认为自己是原住民,应该享有公民权利,而很多缅甸人则认为他们是英国殖民者的帮凶,双方的矛盾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或许罗兴亚人把希望寄托在“民-主女神”昂山素季的身上,但希望越大,失望的反噬力越强。缅甸当局依然不承认罗兴亚人的公民身份。急火攻心之下,“若开罗兴亚救世军”从8月25日开始掀起武装运动,攻击了若开邦30个哨所和一处军事基地,缅甸政府军则展开镇压行动。兵荒马乱之中,双方都杀红了眼,至少400人丧生,近15万罗兴亚人逃到孟加拉国躲避战火。
这场冲突犹如捅了马蜂窝,及其国际社会的一片斥责与抵制,缅甸正逐渐沦为“国际孤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话,要求缅甸当局给予罗兴亚人国籍,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还为难民提供衣食等物资。
马来西亚宣布切断与缅甸所有的贸易关系,直到缅甸停止军事行动。马方还批评昂山素季背叛了初心。印尼方面更是群情激奋,针对缅甸当的抗议示威活动愈演愈烈。印尼总统发表声明谴责缅方所为,还派遣外长赴缅甸斡旋。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也谴责缅方所为,并采取行动救援罗兴亚难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甚至指责缅甸搞“种族灭绝”。伊朗和马尔代夫对缅甸表达不满和警告。诺奖最年轻得主马拉拉在社交媒体上批评了昂山素季。一些NGO也趁机跳出来揭露暴行……可以说缅甸在国际上遭到空前的孤立。
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印度站出来为缅甸雪中送炭,成为唯一一个敢公开支持缅甸和昂山的国家。莫迪在访问缅甸前,多个国家都向印度施压,要求印方谴责缅甸的所作所为,与国际社会保持统一战线。但强硬且特立独行的莫迪宁肯与国际社会为敌,也要支持缅甸的立场。
莫迪公开表示支持缅甸打击恐怖分子的努力,还还呼吁国际社会尊重缅甸维护国家统一的努力。这就相当于与反对缅甸的国家唱反调,公开撕破脸。印度方面还顶着巨大压力与缅甸签署了11项谅解备忘录,莫迪还与昂山女士一同召开记者会,强调要维护缅甸的国家完整,这就是坚定地为昂山女士站台,释放出再明确不过的信号,给予缅方最宝贵的国际支持。莫迪此次访问缅甸大打“情感牌”,在参观仰光大金塔时跪地合掌,俨然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众所周知,莫迪信奉的是印度教,这一跪并非跪的佛祖,而是跪给国际社会看,也跪给昂山女士看。个中信息,各方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解读。“海外探客”不得不说,莫迪这一手很毒,很妙,也很阴险。以比较小的代价赢得了一个大国才能获得的声誉,恐怕也夹带了自己的阴谋。
首先,支持缅甸也是维护印度的统一。莫迪在执掌古吉拉特邦时就以铁腕著称,还煽动和纵容印度教徒疯狂报复穆-斯-林,即使如此依然赢得了多数选票,可见他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因此支持昂山-素季采取强硬手段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展现足够的诚意,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激。从数月前用“国王般的待遇”来迎接缅甸将领到莫迪力挺昂山,可以看出印度正在拉拢缅甸的人心,这才是值得东亚大国的警惕的。印度在缅甸最需要支援时挺身而出,相当于让缅甸欠了一个人情,日后缅甸迟早要加倍偿还,而缅甸有什么是印度看上的呢?这才是值得深思的。
第三,用下跪拉拢缅甸,使其成为“东进战略”的桥头堡,也能抄东亚大国的后路。探客认为,这才是莫迪如此谦卑的最主要原因。中缅原油管道、中缅公路等很显然在战时会成为生命线,就像二战期间一样,印度为谋求印度洋霸权,势必要获得缅甸的支持,如果缅甸倒向印度,相当于封死了东亚大国的西南通道。
莫迪这样的对手,应该引起东亚大国的足够重视。联想到印度陆军参谋长仍在叫嚣“必须做好战争准备”,再看看莫迪不惜血本地争取盟友,不得不怀疑印度在准备某种大动作。和表象之下,暗流正在涌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