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扛不住了

2022-04-25 21:34:01   

首先声明:这不是标题党。
贸易战,美国真是准备彻底认输了。
但要让美国人认输,没那么容易,背后还是有一大堆事的。今天就来聊聊这背后的事。
图片
先说为啥说贸易战,美国人准备认输了。
因为在最近,两个人已经在放话了。
一个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她是这么说的:特朗普和中国打贸易战,搞了那些惩罚性关税,没啥用,反而推高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还不如取消算了。
图片
还有一个是负责世界经济事务的白宫国家安全副顾问辛格。
他是这么说的:特朗普乱七八糟,当年对有些“非战略产品”加关税,除了推高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加重美国老百姓的负担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意思。
他还说:美国要对付中国,对和关键供应链、基础科技、国家安全有关的产品征征关税,就完全可以了嘛!
他们为什么要放话呢?因为拜登政府实在没办法了。
这里得回顾一下贸易战。
我们都知道,中国和美国打贸易战,是在2018年。
特朗普搞的。
刚开始时,来势汹汹,猛烈地一塌糊涂,摆出了一副泰山压顶的态势。
特朗普得意洋洋,在演讲时,讲到激动处,他小手一挥:贸易战很容易赢。
他是做生意出身,对这行当然很懂。
但这世界经济,和他想的,实在太不一样了:他可能本来以为,在这世界上,顾客就是上帝,现在上帝发火了,你不还得赶快来个日式跪拜服务?
特朗普有一点料错了:美国是买家没错,但中国可是这个世界几乎唯一的卖家。
美国这就麻烦了。
有个统计说:特朗普给我们产品加征的关税,93%落在美国消费者头上,落到我们头上的,只有7%。
本来想喝中国的血,结果喝了自家人的血;不但没收到什么关税,还得拨款去给受害企业。
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都叫苦连天。
但这可是特朗普自己干的事啊,哪怕明知早就掉坑里了,特朗普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在坑里蹲着。否则的话,被大家都看出他做了一件大错事,将来没办法混啊。
就在这节骨眼上,拜登上台了。
大家都松了口气。
很多人觉得:既然关税这事,对美国人没啥好处,那么拜登应该很快会拨乱反正。
毕竟民怨那么大,事情又不是他干的,没包袱嘛!
图片
结果万万没想到:拜登这个人,太善于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把所有事情都搞砸了。
就在大家都很期待时,拜登说话了:这种取消关税的事,怎么能说取消就取消呢?
然后传出消息:这事得研究研究。
这一研究,就没下文了。
然后,有人出场了,先是扮黑脸的。
谁呢?
就是上面讲到的这位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当时,已经有人很担心通货膨胀了。
毕竟在疫情期间,美国启动了核动力印钞机啊,放出的水太多,虽然一时后果还没出来,但鬼都知道,后果迟早会出来的嘛!
所以就有不少人跑去,找到耶伦,说这放出的水,迟早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还是乘着它没来,赶紧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吧,到时候也可以减轻一下压力。
当时耶伦也和她老板一样,极其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她回答说:没事,我们不考虑取消关税。
然后,她换上黑脸,说:我们正在考虑怎么加大对中国的限制。
一副吓我们,要我们去跪求的意思。
但前面说过,加征的关税,基本上由美国老百姓自己承担,从本质上来说,基本算是美国政府对美国老百姓征税的事,我们损失不是没有,但很小。
想要我们去跪求,这不是扯淡吗?
结果耶伦话音刚落,美国通货膨胀开始了。
耶伦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都是专业人士,行业内摸爬滚打很多年,当然知道美国政府大规模放水的后果是什么。
但中国没理他们啊。
所以他们装出一副没事人的样子,说:这种通货膨胀是暂时的,几个月之后就没了。
还是晃点我们的意思。
他们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黑脸暂时不敢装了。
这就太不上路了。
在这个世界上,懂经济、会搞经济的人,简直不要太多啊。
就算是小朋友,也不可能被你晃点嘛!
发现我们不上当后,白脸上场了。
谁呢?
美国的贸易代表戴琦呢,她是华裔嘛,比较适合这个角色。
图片
她放话了:短期之内,对降低加征的关税,美国没做好准备。
然后她翻出白脸来了:但如果大家要是肯谈判的话呢,美国还是持开放态度的。
结果我们这边,理都没理她。
一晃就到去年5月初,通货膨胀率又有升的苗头,美国人有点急了。
戴琦又放话了,说准备和我们这边碰碰面。
但是,她姿态摆得挺高:但碰面是不那么简单滴,得时机对了才行。
得到的结果,当然是理都没理她。
又一晃,到了7月,形势有点复杂了,火快烧起来了。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装没事人了,终于承认了:特朗普时加征的关税,对美国消费者造成了伤害。
那之后怎么办?
耶伦没讲。
反正传递出来的信息,差不多就是“我都退一步了,你总该上门来了吧”的意思。
但这种事,鬼都知道,谁上门,就是谁有求于人嘛!
那对方就可以提条件了嘛!
你美国政府征你美国老百姓税的事,干嘛要我们上门去求?
这是第一阶段:美国政府高坐钓鱼台,摆出各种pose,想引我们上门。
这第一阶段的结果就是:美国本来准备了黑脸和白脸,想用黑脸来吓我们,白脸来引诱我们。但它自己搞得太烂,基础太差,黑脸没起效果,白脸呢,也没作用。
图片
于是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什么阶段呢?
美国人内讧了。
我们都知道,拜登上台之后,对取消加征关税这件事,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寄予了很大的厚望。
但美国人嘛,总是有点心高气傲的。
拜登政府吊我们胃口,他们觉得也能接受,否则就等于自己认输了嘛!
但我们坚决不上门,美国企业就耐不住了。
面子和里子,究竟哪个重要?
很快就传出消息,说有这么一个人:杰夫·里凯蒂。
这人的弟弟名叫史蒂夫·里凯蒂,是白宫法律顾问,和拜登关系很好。
杰夫·里凯蒂通用汽车公司之托,跑去游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还有消息说通用公司给了他6万美元的游说费,但这事没成功。
这只是露出来的一桩。
底下肯定有更多。
结果这事一披露,火上浇油了,很多商业团体跳了出来。
等到了8月,他们结成联盟。
代表的范围非常广,从种土豆的,到制药企业,还有搞芯片的。诉求就是一个:赶紧降低特朗普时向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
这么一搞,事情就大了。
这些商业团队,一是背后代表了一大堆利益群体,都是有选票的,二是还代表了钱,选举从来都是很花钱的,这些团体可都是民主党的金主啊。
所以拜登政府压力非常大。
而通货膨胀呢,上去的迹象更明显了。
美国政府官员又换脸了。
这次是戴琦扮黑脸了。
她是华裔,本来她应该演白脸啊,但演来演去,没人理她啊,所以只能换个脸了。
这时已经到了9月。
但这次不是她自己出面讲话,而是美国媒体出来放消息,说事情不得了,美国政府准备对中国放大招了。
放什么大招呢?
说是戴琦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开了个沟通会,会上她们讨论怎么对中国启动301调查的事。
反正就是不但不准备对中国商品减税,反而要加税的意思。
这就是哄孩子了。
你美国政府本来就害怕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居然还准备对中国商品继续加征关税?
结果就是:这个消息,连个水花都没起。
辛辛苦苦等了20来天,戴琦终于忍不住,自己跳出来了。
这次挺搞笑,可能剧本没准备好,她把黑白脸一起演了。
先说她将要发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说,其中关税是“有效的政策工具”,这算是含含糊糊地,扮白脸。
接着马上翻黑脸:其他对中国施压的政策,也会被考虑。
又是一场辛苦一场忙,啥反应都没有。
还是白演了。
都到了10月了,拜登上台都超过8个月了,各种脸统统演出了一把,结果啥反应也没有。
拜登政府可能觉得:不是剧本不行,而是演员不行。
所以换新演员了。
谁呢?
但还是老规矩,先让媒体放话。
于是,又一个故事出现了: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准备放大招啦,他说要在中国最在意的行业,像钢铁、太阳能什么的,增加关税!
图片
这个故事还说得挺生动:听说沙利文当时这么说时,戴琦站出来反对,说怎么能没经过谈判,就乱加关税呢?大家还是要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的。
听起来,戴琦好像挺理性的,对吧?
但问题是:本来就没准备跟你谈啊,你演再多,也不准备跟你谈啊。
这是第二阶段。
特点就是角色切换,剧本拿错,软硬兼施。
但我们这边,还是啥反应都没有。
图片
于是就转入第四阶段。
这时候,美国的情况已经非常不好了,什么港口堵满了船,什么超市货架抢光光之类的事,统统都发生了。
图片
美国人心里急,拜登心里苦啊。
但该硬的时候,还是得硬的。
于是美国媒体又放话了。
这次放话,是我听到的有史以来最扯淡的一次放话。
是这么说的:拜登这届政府,其实是挺弱的。但拜登这个人啊,却是挺敏感的。他最怕外面的人觉得他弱,所以各种事都得表现得挺强硬。
说到这里,媒体话锋一转,切到主题上来了:降低特朗普时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事,按照道理说,拜登政府一上台就该干了,但为啥到现在为止还没干呢?就是因为拜登政府害怕外人说他软弱,这会被政敌拿来做文章啊。
最后说目的了:所以这件事,得中国人主动,给拜登一个台阶下。
为啥说这种说法挺扯淡呢?
国际斗争,都是以实力为基础的,谁来照顾你的情绪啊。
要是国际谈判,必须照顾对方的情绪,那么美国人当年打伊拉克时,为啥不照顾一下傻大木的情绪呢?
也只有巨婴化的美国人,才能想出这么一种理由。
放出这种信息,也就是说:拜登还想再挺一挺。
但他的手下,实在挺不住了。
耶伦说实话了:降低关税,可能有助于缓解一些通货膨胀的压力。
然后她开始猛烈地甩锅,臭骂特朗普,说他当初加征关税时,根本就没有任何战略考虑,纯粹是拍脑袋加上去的,造成了很多问题。
意思就是:美国有通货膨胀,别怪我们,全是那金毛坏老头惹出来的事。
戴琦呢,反正扮啥脸都没用,干脆说大白话了:美国政府准备排除部分商品的关税。
但她还是情不自禁,又扮演了一次白脸:中国和美国,在贸易方面,可以是竞争对手,但也可以是合作伙伴呀。
递出橄榄枝了。
结果话音刚落,俄罗斯和乌克兰开战了。
美国蔚为壮观的通货膨胀开始了。
1月,7.5%;
2月,7.9%;
3月,8.5%。
顺便说一下:上一次美国通胀率突破8%,还是在1982年1月,当时美国总统是里根,苏联也还在。
4月会有多少?
现在不知道。
但至少美国人现在是怨声载道,估计数字不会低。
美国政府一下子慌了手脚。
前段时间,我们已经看到新闻了:戴琦宣布对352项中国产品进行关税豁免。
不装了,单方面直接搞关税豁免了。
但美国政府还是要面子的,宣布之后,立即放出消息:我们原来考虑的,可是549项哦,为啥只有352项?
你们猜!
显然是不得不干,但又很不服气啊。
这第四阶段是:没办法,也知道自己手头啥筹码都没有,基本是求中国给它给台阶下。
这就好玩了。
中国和你很熟吗?大家关系很好吗?为啥你一求,就得给你台阶下?
图片
现在进入了第五阶段。
前面说过:这段时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可是“呼呼呼”地,往上窜啊。
这玩意儿挺吓人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里根当总统时,通货膨胀率确实高,但它国债不高。
现在美国不但国债高,通货膨胀率也高,这种事,之前美国从来没遇到过。
国债太高,要怎么办?
当然要开源节流啊。
怎么开源呢?一般来说,就得减税,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
但如果这样搞了,会拉高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太高,要怎么办呢?
大家都知道,钱就是水嘛!
通货膨胀率太高,就是池塘里的水太多,水位太高嘛。
那就把水抽到别的蓄水池里去。
最好的办法就是加息。
但美国目前这状况,息是很难加的,三个原因:
一是美国国债处于高位,加息就等于增加财政支出;
二是企业的债务处于高位,债务偿付成本会随之提高;
三是这会降低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一旦降低,会引发大规模失业,进而引爆社会危机的。
更何况,美国这个国家,是搞选举的。
任何搞选举的国家,都适用这么几句话:任何选举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内政问题;任何内政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
今天法国总统大选在搞第二轮投票。
之前的所有民调都显示:马克龙是领先的。
但整个西方还是非常紧张。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过去几年,马克龙没把法国的经济搞好啊。这么多年,西方媒体一直把勒庞描绘成“极右翼”,这个词嘛,总是会让人想到某个奥地利出生的小胡子的,万一有人不好意思,面对民调调查员时,说支持马克龙,等真投票时,他却投给勒庞呢?
美国今年也要搞选举啊。
今年11月,它要举行中期选举,很多国会席位要改选。
虽然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民主党惨了:拜登的民意支持率实在是太低,又一直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把所有事情都搞砸。
就算输,也至少不能输太多。
美国搞经济的,财政部长、商务部长、贸易谈判代表、美联储主席都算重磅人物。现在老板处境不妙,大家当然都得为老板出力啊。
如果能在11月前,把通货膨胀率打下去一点,民主党还不至于那么惨,要是打不下去,事情就会非常麻烦。
所以,在拼命不认输,拼命各种迷惑,各种五花八门的演出之后,美国人终于认识到现实,终于准备彻底认输了。
图片
老规矩,还是来上几句吧。
第一句话是:任何国际问题,都是靠实力说话的,该认输就得认输。
第二句话是:最佳的时机,美国可能已经错过了。
我之前讲过,美国的经济,是非常有问题的。
从里根时代就有问题,积累了一大堆,就像个火药堆(详见 这个世界,已进入最凶险时刻!)。
美国通货膨胀的根源,是在它海量印钞票,贸易战所占部分很小。
这点俄罗斯人也心知肚明,自从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开始,俄罗斯在金融领域就不断出招,目的就是为了推高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把美国的经济引爆。
现在就算取消加征的关税,效果已经很差了。
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人咳嗽不去治,结果熬成了肺癌。
第三句话是:在内行面前耍演技,是最蠢的事,除了浪费时间,啥用都没有。
大家有没有发现?
在过去一年多,不管美国怎么表演,中国始终是这么一副表情:
图片
既然你这么蠢,时间拖得越长,那就只会越出糗。
接下来,不用过多长时间,全世界会看到这么一副怪诞的场景:美国在自己打自己的脸。
当然,我相信,按照美国人的性格,他们会说:能自己能打到自己的脸,说明美国赢了。
最近这些年,它从来都是这么赢麻了的。
这里还是不得不再写上那句话:拜登这个人啊,从来都是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把所有事情都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