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战机太落后,台湾省欲增购F16V扩充机队!这款战机到底啥水平?
2019-03-08 07:39:03
据联合新闻网3月7日报道,台“空军司令部”6日晚上9时则发布新闻稿称,台湾“国防部”日前已正式向美国提出购买66架F-16V的请求,“以强化防空战力”。
本次军购预算总计约390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850亿元),这也是台湾空军1992年以来来首次扩充机队规模。
相信咱们大陆的军迷们对于这款战机也早有耳闻,那么这款F-16V战斗机性能到底怎么样呢?不吹不黑,我们来说一说。
对于台湾空军来说,F-16V战斗机并不是一款陌生的机型,早在2012年,台湾空军就计划耗费38亿美元巨资升级其142架不断过时的F-16 blcok20为F-16V。
随后2015年,由美国洛马公司升级的首架台湾版F-16V便试飞成功。
不过,当年升级的F-16V并不是全状态版本,台湾省为了省钱,并没有选择更换新的发动机,其发动机还是F-16 A/B的原装发动机F100-PW-200,在升级雷达以及航电之后,其推重比进一步降低。
原本台湾省的F-16 blcok20就是用F-16 A/B的机身和发动机再装上F-16C/D的APG-66雷达,其推重比原本就不太高。
这回再升级下雷达和航电,重量进一步增加,导致了台湾“简化版”F-16V的推重比在所有F-16家族中成了垫底的存在。
推重比过低,机动性肯定就不能看了,不过好在台湾省也不太在意这方面,毕竟现在都是超视距空战的时代了,机动性也不像以前那么重要,凑合用呗。
不过台湾省之前这个“简化版”F-16V战机由于发动机没换新的,导致该机在发电量上不够,无法兼容更先进的电子战和雷达传感系统。这倒是对F-16V影响最大的地方。
现在台湾想要买完整版的F-16V,可能也是台湾空军在使用了半年后,发现简化版的F-16V性能上还是不太够,所以下定决心“剁手”购买“完整版”F-16V。
那么完整版的F-16V有多强呢?曾经台湾省吹嘘升级后的F-16V可以对抗大陆的歼-20,因此让大陆网友好一顿嘲笑。
隐身战机和非隐身战机中间巨大的鸿沟,湾湾们毕竟不太清楚。用歼-20比那就太欺负人了。湾湾媒体无知,咱们可犯不上较真。
在虎哥看来,完整版的F-16V,大致上相当于大陆的歼-10C,某些性能上可能还比不上。
我们主要来说说F-16V最值得说道的设备,APG-83有源相控阵雷达。
除雷达之外,其他诸如机身材料,其他升级的新一代的模块化中央计算机,新的通信系统,敌我识别系统等这些没什么好说的,这些都是新一代战斗机的标配,属于常规配置。
而这款雷达,洛马公司也是大吹特吹。
对于F-16V,洛马公司的宣传语是“F-16V,V代表‘毒蛇’,它带有‘猛禽’的血统“。
大家都知道,猛禽就是F-22的代号,那么F-16V身上的猛禽血统体现在哪呢?就是这个APG-83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雷达。
APG-83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采用了水冷+风冷换热器结构,能够在不改变飞机结构的情况下,塞进F-16战斗机中。
根据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自己公布的数字,APG-83天线有65个模块,当然这个模块不是指的单个的TR元件,而是若干个TR元件组成的更大的模块,APG-83天线的TR元件大概有1000个左右。
数量众多的TR元件也赋予了这款雷达相当不错的性能,据称,该雷达能够同时跟踪12个空中目标。同时还有不差的电子干扰能力。
那么洛马为什么说他有猛禽血统呢?实际上就是因为这款雷达使用了和F-22/35的雷达相同的架构,即“瓦片式”设计,而不是传统的“砖块式”。
瓦片式与“砖块式”的主要区别,简单说就是一个是“三维”,一个是传统的“二维”,瓦片式TR模块集成化程度更高,价格更低廉性能更好,更适合新一代全数字化雷达的需要。
当然了,相比于F-22/35的雷达,APG-83性能上还是阉割过了,单纯TR元件F-22的APG-77就比APG-83多出去将近一倍。
不过实际上,就算是F-16V最拿得出手的雷达,最多也仅仅能够与大陆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持平,甚至不如。
为什么这么说?
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中电科14所展示了“枭龙”Block3战斗机所要搭配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
根据展示资料,这一款雷达的TR元件同样是在1000个左右,并且这款雷达的散热部分同样是采用的液冷+气冷换热器结构。体积也很小。
与此同时,KLJ-7A的同时跟踪目标数量为15个,比APG-83的12个稍多。通过14所公布的资料来看,这两款雷达基本属于同一水平线,甚至KLJ-7A还稍强一些。
而对于我们自用型歼-10C的雷达,会比KLJ-7A差吗?
所以哪怕是湾湾真的买到了标准版的F-16V,那么无非就是机动性比简化版好了许多,但是其顶多和歼-10C处于一个水平。
当然了,战略上蔑视,战术上还是要重视的,毕竟这么一款四代/三代半战斗机,还是要比我国歼-11A/B,歼-10A/B强的。
而且湾湾的空军还是其军队中士气不错的一波,咱们还得重视下。
比如多造点歼-20。
本次军购预算总计约390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850亿元),这也是台湾空军1992年以来来首次扩充机队规模。
相信咱们大陆的军迷们对于这款战机也早有耳闻,那么这款F-16V战斗机性能到底怎么样呢?不吹不黑,我们来说一说。
对于台湾空军来说,F-16V战斗机并不是一款陌生的机型,早在2012年,台湾空军就计划耗费38亿美元巨资升级其142架不断过时的F-16 blcok20为F-16V。
随后2015年,由美国洛马公司升级的首架台湾版F-16V便试飞成功。
不过,当年升级的F-16V并不是全状态版本,台湾省为了省钱,并没有选择更换新的发动机,其发动机还是F-16 A/B的原装发动机F100-PW-200,在升级雷达以及航电之后,其推重比进一步降低。
原本台湾省的F-16 blcok20就是用F-16 A/B的机身和发动机再装上F-16C/D的APG-66雷达,其推重比原本就不太高。
这回再升级下雷达和航电,重量进一步增加,导致了台湾“简化版”F-16V的推重比在所有F-16家族中成了垫底的存在。
推重比过低,机动性肯定就不能看了,不过好在台湾省也不太在意这方面,毕竟现在都是超视距空战的时代了,机动性也不像以前那么重要,凑合用呗。
不过台湾省之前这个“简化版”F-16V战机由于发动机没换新的,导致该机在发电量上不够,无法兼容更先进的电子战和雷达传感系统。这倒是对F-16V影响最大的地方。
现在台湾想要买完整版的F-16V,可能也是台湾空军在使用了半年后,发现简化版的F-16V性能上还是不太够,所以下定决心“剁手”购买“完整版”F-16V。
那么完整版的F-16V有多强呢?曾经台湾省吹嘘升级后的F-16V可以对抗大陆的歼-20,因此让大陆网友好一顿嘲笑。
隐身战机和非隐身战机中间巨大的鸿沟,湾湾们毕竟不太清楚。用歼-20比那就太欺负人了。湾湾媒体无知,咱们可犯不上较真。
在虎哥看来,完整版的F-16V,大致上相当于大陆的歼-10C,某些性能上可能还比不上。
我们主要来说说F-16V最值得说道的设备,APG-83有源相控阵雷达。
除雷达之外,其他诸如机身材料,其他升级的新一代的模块化中央计算机,新的通信系统,敌我识别系统等这些没什么好说的,这些都是新一代战斗机的标配,属于常规配置。
而这款雷达,洛马公司也是大吹特吹。
对于F-16V,洛马公司的宣传语是“F-16V,V代表‘毒蛇’,它带有‘猛禽’的血统“。
大家都知道,猛禽就是F-22的代号,那么F-16V身上的猛禽血统体现在哪呢?就是这个APG-83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雷达。
APG-83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采用了水冷+风冷换热器结构,能够在不改变飞机结构的情况下,塞进F-16战斗机中。
根据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自己公布的数字,APG-83天线有65个模块,当然这个模块不是指的单个的TR元件,而是若干个TR元件组成的更大的模块,APG-83天线的TR元件大概有1000个左右。
数量众多的TR元件也赋予了这款雷达相当不错的性能,据称,该雷达能够同时跟踪12个空中目标。同时还有不差的电子干扰能力。
那么洛马为什么说他有猛禽血统呢?实际上就是因为这款雷达使用了和F-22/35的雷达相同的架构,即“瓦片式”设计,而不是传统的“砖块式”。
瓦片式与“砖块式”的主要区别,简单说就是一个是“三维”,一个是传统的“二维”,瓦片式TR模块集成化程度更高,价格更低廉性能更好,更适合新一代全数字化雷达的需要。
当然了,相比于F-22/35的雷达,APG-83性能上还是阉割过了,单纯TR元件F-22的APG-77就比APG-83多出去将近一倍。
不过实际上,就算是F-16V最拿得出手的雷达,最多也仅仅能够与大陆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持平,甚至不如。
为什么这么说?
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中电科14所展示了“枭龙”Block3战斗机所要搭配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
根据展示资料,这一款雷达的TR元件同样是在1000个左右,并且这款雷达的散热部分同样是采用的液冷+气冷换热器结构。体积也很小。
与此同时,KLJ-7A的同时跟踪目标数量为15个,比APG-83的12个稍多。通过14所公布的资料来看,这两款雷达基本属于同一水平线,甚至KLJ-7A还稍强一些。
而对于我们自用型歼-10C的雷达,会比KLJ-7A差吗?
所以哪怕是湾湾真的买到了标准版的F-16V,那么无非就是机动性比简化版好了许多,但是其顶多和歼-10C处于一个水平。
当然了,战略上蔑视,战术上还是要重视的,毕竟这么一款四代/三代半战斗机,还是要比我国歼-11A/B,歼-10A/B强的。
而且湾湾的空军还是其军队中士气不错的一波,咱们还得重视下。
比如多造点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