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卫队跟随美国参战伊拉克,28名自卫队员不堪忍受选择自杀

2017-02-19 07:40:38   

2004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日本自卫队第一次派遣队员进入伊拉克,但缺乏重武器与反制措施的轻装日军在伊拉克备受打击。


军事专家谷火平介绍,二战后日本已经60年未参与战争,自卫队虽然装备优良,但是毕竟未经过实战检验,所以战斗力与士气都是问题。有传言当年在伊拉克有一支日本运输分队登陆时遇到敌军,指挥官“当机立断”决定率军投降,事件真假不论,但当时日军的精气神已经可见一斑。在2004年1月到2006年7月间,有5500名日本自卫队员被派往伊拉克战场,却因为压力实在过大,回国后28名自卫队员自杀。其中20名为陆上自卫队员,8名为空中自卫队员,一时引起轰动。


日本一直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每天平均85人自杀,连续14年超3万人。日本是一个自杀大国,为改变负面形象,政府及社会各界也想过不少办法。但从结果来看,各项对策治标不治本。或许不从根本上改变不良的死亡文化、恶劣的工作环境、低迷的经济状况,还会有更多日本人主动告别世界。
1991年,海上自卫队6艘扫雷舰开赴海湾地区,执行扫雷任务;2001年,海上自卫队的6艘军舰开向印度洋,以“支持”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但此时日本自卫队只是向海外临时派兵,还没有实现海外常驻。


但是索马里海域的“海盗威胁”为日本自卫队“借船出海”提供了机会。2009年3月起,日本开始派遣2艘驱逐舰执行护航任务,后又增派2架P-3C巡逻机。在打击索马里海盗过程中,日本以“需要为P-3C巡逻机提供场所”为由,派出军事专家小组先后访问也门、阿曼、肯尼亚和吉布提,讨论建立军事基地的可能性。
近年来,自卫队官兵完全没有做好海外执行任务的心理准备。日本约25万名自卫队员中,有3万人患有“心病”,长期派驻海外的自卫队员心理状况更差。在2001年至2008年间,自卫队员在执行任务期间自杀比例是日本国民自杀率的1.85倍;派遣海外的自卫队更是自杀的重灾区,派遣至伊拉克战场的自卫队员自杀率是同期日本国民自杀率的15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