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技术连美国都还没有掌握,军用后可实施狼群战术让美日头疼

2017-07-30 10:14: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水下新技术的不断推出, 新型水下无人航行器这种具有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计算技术的任务控制器;具备能量密集的、拥有高续航能力的新事物备受科学家的关注。它综合集成了深潜器,传感器,环境效应,计算机软件,能量储存、转换与推进、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水下智能武器等高技术。在各国政府相继制定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发展计划,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了该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发展是十分迅速。
最近美国《新闻周刊》援引新华社23日报道称,中国宣称向南中国海深处布放了12台无人机——被称作滑翔机,以搜集环境数据。报道把这种名为“海翼”的高技术水下无人航行器描述为效率更高、续航力更强和能耗更小的水下机器人,它能实时传输水下数据,这是连美国都还没有掌握的技术。


“海翼号”水下无人航行器外形乍一看去像一个小型飞机。它动力特殊,没有用螺旋桨作为动力装置,因为“海翼”的“肚子”里有一个类似“鱼鳔”的油囊,通过吸油和排油改变自身浮力,同时借助于大翅膀和改变自身重心即可提供前进动力,续航时间可长达数月。而且它在水下航行时的轨迹并非直线,而是沿着像海豚游弋时的“之”字形轨迹向前航行。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称“海翼”将给予中国在南中国海水下广泛的监视能力和实时监测敌方船只的能力。
资料显示“海翼号”水下无人航行器系统采用模块化技术,设计了独立的科学测量载荷单元。科学测量载荷单元可以根据科学家的观测任务,有针对性地定制搭载各种探测传感器。小编臆测如果需要是不是可以设计用于潜艇战、水雷战、侦察、监视和水下攻击等各方面的模块了?


未来中国海军可以利用水下无人航行器打造成水下无人作战平台,让它们普遍具有搜索、测量,数据与信息收集、处理、传输能力,辅助通信和导航能力,定位、跟踪与循迹等能力,并可以携带各类攻击性武器、实现搜索/攻击一体化。而这些水下无人作战平台有可浅能深、可远可近、攻防兼备、亦单亦群和可主可辅的特点。它们不仅可以作为有人作战平台的辅助手段,亦可独立成军,承担战役或战术使命。
我们知道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倍,而在海平面30~50米以下阳光就无法穿透,黑暗笼罩着一切,海底地貌更是千沟万壑、鬼斧神工,但这些却十分适合水下无人作战平台的隐蔽。未来它们将像群狼一样在海中猎伏,一旦发现潜艇,接到命令后它们将破坏或者摧毁锁定的目标,这是不是让美日也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