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用产业竞争洗刷国耻

2017-12-17 12:38:54   


南京大屠杀八十年了,如今不可能去东京杀三十万人了,
但是有别的方法报复,那就是通过产业竞争让普通日本人丧失工作机会,看不到希望。

近年来中国光伏组件厂家晶科,天合,阿特斯等相继进入日本市场,像阿特斯到2017年已经累计在日本销售了19亿美元的组件。
三菱住友被迫退出光伏市场,裁员1300人。
京瓷关闭三重县工厂,一批日本员工失业,
昭和壳牌石油旗下的solar solarfrontier也对工厂进行合并,一批员工被裁,同时10%员工被迫提前退休以节省成本。

京东方和三星等中韩面板企业崛起,日本面板企业逐渐衰落,仅存唯一一家的量产厂家JDI2016年11月裁员30%,2017年再裁掉30%,其日本本土员工从2016年3月的5702人下降到目前4800人左右。
900名日本人因为产业失败而丧失工作,而在职员工也长期无法加薪。

同样的还有福耀汽车玻璃公司,在全球份额不断提升,收入增幅保持15%以上,其全球主要竞争对手日本旭硝子则收入和份额呈现下降,利润率处于亏损边缘。旭硝子汽车玻璃业务的员工,大幅加薪是不可能了,而且未来很可能面临裁员的命运,知道自己的公司在走向衰落,自己有可能丧失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其他在LED芯片和封装,消费电子产品,轨道交通等领域都在呈现这个趋势。
例如夏普出售给富士康以后,总体裁员20%,同时新面板工厂转移到中国广州而不是在日本本土建设,进一步减少日本本土就业机会。

努力工作,产业报国,争取让日本人在下一个二十年工资收入继续不涨,打垮其支柱产业,是新时代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