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枪舌剑阿拉斯加:中国天团,中国最强音,中国态度和中国实力!

2021-03-24 09:13:44   

阿拉斯加中美会谈现场细节逐渐被披露出来,中国外交天团的表现着实让人钦佩不已,一张两个辛丑年的对比图片刷屏国内外。




有关阿拉斯加中美会谈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一下,第一点此次会谈是在中美两国领导人除夕通话达成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共识后进一步的细化行动;第二点要强调的是此次会谈之所以在天寒地冻的阿拉斯加举行,主要原因是此次会谈是美国邀请中国参加的。



只有清楚了这两个先决条件,这对于后续理解会谈上的一些细节具有重大意义。



国与国之间的会谈,从来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从来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之搏,从来都是事关国家和民族核心利益的博弈。




因此,早在这场会谈展开之前,各种造势行动就已经悄然展开。



美国在对话的前一天,密集地释放出四大信号:



第一个,强调美国“一个中国”的政策没有改变,美国人很清楚这是中美会谈的基础。


第二个,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再度出手,美国撤销中国两家通信公司在美国提供通信服务的经营权。



第三个,美国白宫密集在香港、新疆、人权等问题上向中国发难。



第四个,美国白宫发言人将导致针对美国亚裔犯罪严重的事实归咎到特朗普的身上,再次称不会把新冠病毒称为“武汉病毒”。



这四个动作,涵盖了“一个中国原则”、科技领域打压、干涉中国内政和新冠疫情四大领域,再结合先前美日2+2会谈后的反常表态,美国造势示威的用意不言自明。





鉴于此,中国只做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回应:中国不会在核心利益上让步,中国也没打算在这一次会议上与美国达成一致。



会谈开始后,更加激烈的交锋接踵而至。



按照惯例,中美此次会谈属于“闭门会谈”,也就是会谈开始后,中美各寒暄几句,让记者拍几张照片,然后双方才进入正题,等着会谈结束后,在对外发布相关需要发布的信息。



这是最基本的外交礼仪规则。



但是美国人这次一反常态,丢掉国际礼仪,开始对中国发难,向全球作政治秀。



美国外交官在开场白上,直接就新疆、香港、人权等中国内政、国际规则民主自由之类的一通胡说八道。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其一违反了国际礼仪,失礼在先,而后是发言内容太多,严重超时,之所以强调这两点,就是为了说明,后边中国天团反击中美方炒作的“超时”便不复存在。



一场中美间的面对面的唇枪舌剑激烈上演。



中国的反击有理有据,当着中外媒体的面直揭美国所谓普世价值观的底裤;总结一下有这么几点:



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并不承认美国人的价值观,并不承认美国说的话就是国际舆论,美国制定的规则就是国际规则。


二、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不吃你这一套。要和中国谈,就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卡中国的脖子,时间会证明最后到底谁吃亏。



三、强调了一个事实,在过去中美对抗的年代,中国挺过来了,中美对抗对美国没好处。



四、质问美国有关“一些国家认为中国胁迫他们”的言论到底是基于事实,还是美国主观臆测,或者是听了盟友的枕边风。




五、美国先管好自己的事,美国国内的人权问题很突出,自己的事都没管好,向全世界转嫁矛盾,转移视线。



六、告诫美国要改一改美国喜欢干涉中国内政的老毛病,要彻底地放弃。



七、美国才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因素。



八、美国一系列的行为,表面看是造势,想要增强所谓的对华优势,实际上恰恰暴露了美国内心的虚弱和无力。



最重要的金句来了:你们(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通过谈话。



事实证明,我们的确是把美国想得太好了,为了造势连最基本的外交礼仪也不顾了,硬着头皮搞了一场政治秀,足以说明美国自己内心的虚弱无力和实力不济。



这里的亮点是,上述的反击时长16分钟,是中国杨洁篪主任一人脱稿即兴的演讲。



还有一个细节,直接导致了美国在后续的手忙脚乱。



这个细节是,杨洁篪主任长达16分钟的即兴演讲过程中,中方的美女翻译在旁边一字不落地记录了好几页,中间并没有进行翻译;而是等着整个演讲结束后,她流利的一次性翻译了这整整16分钟的讲话,比念出来的还要流畅。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反击,美国的外交官多数并不懂中文,因而就出现了极为尴尬的一幕,美方的翻译和代表之间忙成一锅粥,不断的在会议上传递纸条,这极大的压缩了留给美国思考和反击的时间。



原本此时在场的记者需要离场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为了找回面子,强行将记者又叫回来,说了一些强硬的话,咬牙将这场“戏”演完。




我们理一理这前后中美交锋的过程:



首先是美国造势,主体的策略是恩威并济,好的坏的一块讲,意图对中国进行施压。结果中国以“并未打算仅此一场会谈便与美国达成一致以及中国在核心利益上不会让步”简单明了的反击了美国的造势。



外围造势不成,美国显然有些急眼了,这就有了会谈开始后,美国直接违背基本的外交礼节,向中国发难的一幕。



很可惜的是,中国天团强势反击,没给美国留一丝的面子,以一场长达16分钟的即兴演讲,直击美国的底裤;同时中国翻译成功地压缩了美国思考和反应的时间,最后才有了重新叫回记者讲强硬的话的戏剧一幕。


中国天团,据理反击,金句频出,尽管有很多话在以前不同的场合中国讲过,但是直接面对面地摔到美国国务卿的脸上,还属首次。中国外交天团,用中国最强音,表明中国的态度,同时向世界彰显中国的自信和中国的实力。



在过去我们在外交上整体上采取守势,很少主动出击,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的底气越来越足,中国在外交上“弱国无外交”的历史一去不复返,那张上了热搜的两个辛丑年对比的图片便能充分的说明一切。



要和中国谈,首先要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之下,其次不能在中国核心利益上挑衅中国,否则不管你造多大的势,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绝不会让历史重演,中国也不会为了和美国达成一致,而在中国核心利益上妥协让步。



120年的时间跨度,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中国,美国是时候认清这一现实了,中国应邀来阿拉斯加,不是来吵架的,相信美国也不是来吵架的,既然有共同的利益点,何不心平气和的拿出诚意坐下来谈呢?



正如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同样得不到,实力才是讲话的硬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