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会被山寨?退出《中导条约》后,美国版东风-26即将上马!

2019-03-16 07:20:25   

在退出中导条约以后,美国也开始研究陆基中程弹道导弹和陆基中程巡航导弹了。看起来,美国关岛并不像单方面的接收来自大陆的快递,现在也想往大陆送快递了。



据《华尔街日报》3月14日报道,国防部消息人士告诉该日报记者,在美国进入退出《中导条约》的程序以后,美将研发两种常规中程导弹:

一种为老式的,射程10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另外一种则是新研发的,射程达到2900至3900公里的弹道导弹。

今天虎哥就来说说这个事,以及对咱们的影响。

美国国防部消息人士表示,陆基导弹将于今年8月试射,在18个月内,即2021年中期进行实战化部署。



但射程达2900-3900公里的新型弹道导弹是“全新产品”,今年十一月试射,需要5年左右时间研发才能进入实战化部署。

这个其实比较好理解,前者的研制速度之所以可以这么快,是因为美国目前就有现成的武器可以改装,实际上就是陆基战斧导弹系统,当年签署《中导条约》时就已经存在了。


现在想要重新研制,只要结合一些当前的新技术就可以,一点没有难度。其定位和中国的长剑-10巡航导弹差不多。

但是后者美国目前没有现成的武器可以改装,所以美国国防部才会称其为“全新产品”,而这款中程弹道导弹,实际上就是“美国版东风-26”。



与此同时,根据美国消息人士的说法,其部署地点有两种选择方案,一种是部署在关岛这样的军事基地,还有一种是部署在美国本土,一旦有需要时再调往美军基地,或者盟友的基地。

但是考虑到担心盟友在危机时举棋不定,不能及时允许美国导弹入境,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驻扎在关岛之类的海外基地。

以上美国国防部人士透露的消息基本上也算是验证了虎哥之前的看法:

一是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根本就不是因为俄罗斯率先违反条约内容,实际上还是为了给研制高超声速武器扫清障碍。

目前的高超声速武器算是被中国趟出了一条路,即用中程弹道导弹作为载具,赋予高超声速武器本体一个初始速度和高度,进行打击。



但是由于美国签署了《中导条约》,不能再研制中程弹道导弹,与此同时美军之前也对高超声速武器不重视;

这导致美国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落后的中国一大截,美国想要重新研制高超声速武器,必然要踢开《中导条约》这个绊脚石;

另一方面,高超声速武器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美军缺少了一种有效的打击方式,尤其是在西太平洋面对中国的高超声速武器陷入了打击劣势。

其二就是美国陆军趁机要钱。

要知道美国的打击载具一直是海军舰艇和空军战机,这两种武器发展并不受导弹条约限制。



虽然美军目前武器库里没有中俄意义上的“中程弹道导弹”,但是美国多年来通过发展中程弹道导弹靶弹,发展了一定的导弹技术。

发展“美国版本东风-26”几年的时间也可以很快凑合出现成的。

美军目前拥有多种弹道导弹靶弹以及试验弹,如“灵活靶标家族”中的新型LV-2靶弹,该型靶弹射程在3900到5500公里之间,可以释放诱饵欺骗反导系统。

除了靶弹以外,美军当年下马的陆基“侏儒”弹道导弹也是成熟技术。



去年10月美国海军进行的CPS FE-1实验,该试验使用三叉戟D-5的发射架发射了一种名为CPS FE-1“海龙”的高超音速武器。

CPS FE-1是典型的高抛弹道,助推滑翔方式,和我国早期高超音速试验武器相似。这些技术也很容易转正。

不过这些技术的水平仅仅和我国早期的高超音速试验武器相似,并不能为美军的打击体系带来质变。

他的出现更多是为了美国的陆军提供一个“存在理由”,让陆军获得梦寐以求的打击能力,深入介入“大国竞争”,好拿到更多的军费。



目前看,美国陆军的这一套玩的还是挺成功的。

最近公布的2020年美国军费预算案中,在高超声速方面申请的金额达到26亿美元,这是2019财年预算中高超声速技术投资的10倍(2.56亿美元)。

虽然说这点钱也的确不算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美国在相关方面的技术积累还是挺雄厚的。

所以咱们看着对手这么折腾,你说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下一代技术的开发还是不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