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海军天才彻底改变解放军:让中国造出世界最强

2016-06-27 16:41:33   

也许在许多印象中,中国军事装备的大发展为最近几年的事,似乎2010年以后的事情,其实从装备技术发展的角度说,今天的成就为几十年努力发展的成果,绝非一朝一昔即可取得,既便单论某件装备之发展,也非短时间可以办成的。

这样的成就自然离不开大批勇于开拓的科研工作者,可惜他们的名子却很少为人知,幸好我们还可以其中的一位:邱志明,海军专业技术少将,去年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简单一点说:我们只知道:他带领科研创团队承担的7项科研项目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研发5种19型武器装备,填补了10余项国内空白。其中,因突破近防炮的关键技术,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所谓的近防炮,为军舰防御导弹攻击的最后一个硬手段,它主要任务就是直接摧毁来袭导弹,既要求高度自动化,又要求极高的精准度,更有足够的火力密度,保证打中目标。最著名的当属,美制密集阵系统。

上世纪90年代初中,中国海军舰艇近程防御由双37舰炮负责,它的效率低,没有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近防炮。如今中国海军舰艇上不及普及了近防炮,而且是世界上最强近防炮。

许多人印象这中,中国向俄罗斯引进现代级驱逐舰时才第一次拥有现代近防炮--AK630,后来我们加以引进,生产出自已的630近防炮。其实引进AK630,不过是为了弥补国产近防炮服役之前的空缺。引进AK630时,中国自研的近防炮,也就是后来的730近防炮研制工作已取得不小的进度,它所采用的工作原理等,与AK630完全不一样,属于二种不同的发展路线。

本世纪初开始,730近防炮开始成熟起来,装舰使用。它采用加特式机关炮设计,7管30毫米炮,拥有最快8千发/分的理论射程,比AK630快了三分之一,对导弹目标的射程为2500米,对飞机目标为3500米,比密集阵更高。

随着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出现,对近防炮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因为要拦截2~4倍音速以上的反舰导弹,必须要有每分钟射速超过8000发以上的射速,730近防炮可以达到,不过为求保险,或者应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近年装舰的1130近防炮,由7管变成11管,射速提高到1万/分,足以拦截各种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拦截效率也达到极高的水平。

这位邱院士的成就 不仅近防炮技术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还主编10余部国家军用标准,率领团队突破了多武器冷热兼容通用垂直发射技术难题,也许可以说,他是中国冷热共架通用垂直发射单元的发明人。这一技术可以让多种导弹共用发射系统,包括:防空、反潜、反舰和巡航导弹,还实现了所谓的“一坑多弹”功能,即一个发射单元内,可以安装最多4枚体积较小的导弹,极大的提高了作战的灵活性。

这样一个人称“神人”不合适,但是称为“天才”太合适了,他彻底改变中国海军装备技术水平,也正是依然这样的无数天才,中国军队才有了今天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