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吨级战略激光飞机即将上马?

2023-07-04 21:45:09   

前面提到,只需要12台陆基战略激光,就可以覆盖上千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与海洋国土,实现较为严密的现代化防空反导,彻底摆脱来自空中的各种威胁。不过要实现密不透风的国土防御,仅仅靠战略激光还不行,因为战略激光对付的主要是大气层上层以及外太空的高速目标,因此还需要战术激光进行重点方向的补盲。而且固定战略激光本质上只能进行本土的被动防御;如果想主动打出去,御敌于国门之外;或者直接把对手的洲际导弹或者至少是远程弹道导弹在发射阶段与上升段就进行摧毁,那么机载与舰载战略激光的运用灵活性远远高于固定陆基战略激光。美国人很早就进行过这方面的实践,在早期的测试获得成功后,美国空军就想研发一种空中的兆瓦级战略激光武器系统,



理论上可以在对手发射的洲际导弹上升段,在600公里之外就将其助推器击穿爆炸,让核弹头最终落到发射者自家的国土上造成恐慌。美国空军曾经说干就干,直接用747400货机这种300吨以上的大飞机当做了基本载体,进行上机实际发射测试。不过到2008年之后,项目却黯然下马,甚至试验机本身也被完全拆毁了。那么一个大有前途的新概念空中武器,为何就半途而废呢?根本上还是技术上没有完成彻底的突破。按说兆瓦级激光器,尤其是在万米以上较为稀薄纯净的空气中,直接烧穿500到600公里之外的弹道导弹的外壳问题不大。但实际上装机后的激光器很难真正达到兆瓦级,也就是1000千瓦的标准。除了脉冲强度不够之外,还无法实现连续发射。一个起飞架次,只能断断续续发射20次杀伤脉冲。



而如果要实战,10秒钟之内发射20次脉冲还差不多。一个起飞架次应该能发射数千次脉冲才行。但实际装机的系统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从供电到聚能都有问题。而且采用6组化学氧碘激光器COIL串联,本身就有超重的问题;甚至这种激光器还有毒,对长期在飞机上工作的人员极为不利。系统不好用,对美军报价还很贵。一套系统基本与1架B2等值,于是权衡之下,美国空军最终彻底放弃了这类项目。但是十几年后,另外一个大国却极有可能在这方面即将取得完全突破。首先是用钕玻璃高能板条激光彻底取代化学激励激光,不但实现了兆瓦级,而且还准备向10兆瓦级迈进。那么其烧穿洲际导弹的距离就不是最大600公里,而是4000到6000公里!系统高度聚能,脉冲发射次数几乎没有限制。




全系统也只有1X吨重,安装在200吨级的大型飞机上绰绰有余。未来甚至还会安装到200吨级的隐身轰炸机上,这样不单纯可以消灭对手的洲际导弹。对大部分地面目标也是瞄准了就能让其瞬间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