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对决的前奏:美国的控欧镇德遏俄大战略布局

2015-06-18 15:32: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样东西在整个欧洲起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是欧盟,一个是北约。法德等“老欧洲”通过欧盟谋求欧洲自立,美国则通过北约“遏苏控欧”。
  
  至21世纪,欧盟的经济规模和金融市场的规模已经与美国相当,欧元开始与美元平分秋色。这给美国带来巨大损失。有人进行了计算,美国的损失最高可达到2.5万亿美元。
  
  2000年11月,萨达姆将伊拉克石油销售改用欧元计价。这让欧盟很是兴奋,白宫则笑不出来。
  
  1970年代,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就指出:“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因此,打伊拉克,不仅仅是石油的问题,还有货币问题。
  
  而这也不难理解,2003年,除英国外,欧洲盟国为什么一片反对之声,甚至法德直接站到俄罗斯一边,北约四个最主要的国家美英法德几近决裂。
  
  通过利比亚战争染指地中海
  
  通过对伊战争,美国巩固了其大国地位,但也有显然的副作用,就是北约内部分歧扩大。在此后多次军事行动中,法德等国持明显不支持态度,充当急先锋和主力的都是美军和英军,其它主要成员国则按兵不动。北约开始变得名存实亡。
  
  这显然不是美国想看到的,白宫在保证其在欧洲利益的同时,必须缝合北约内部的嫌隙。利比亚战争成为一个契机。
  
  自2011年利比亚局势恶化以来,世界都在关注北约国家的态度。由于各有各的利益盘算,这些国家围绕对利比亚军事打击及其战局主导权的博弈显而易见。
  
  有欧洲政治分析家说,在应对地中海近邻发生的紧急状况时,欧洲国家表现得不够团结。
  
  这正是善打组合拳的美国人乐意看见的。这有利于它坐收渔利。
  
  实际上,与1986年美国轰炸利比亚相比,欧洲的北约国家已经分化。
  
  1986年,当美国整装待发,准备战斗的时候,欧洲盟国却反其道而行之。除了英国外,所有北约国家都反对,法国和西班牙甚至禁止美国的轰炸机飞越其领空,使其不得不绕道数千公里,通过六次空中加油才得以完成轰炸任务。
  
  2011年这一次仍然有反对声音,但是,北约最终还是通过了对利动武决议,并且替美国背起了黑锅,接过指挥权。
  
  无疑,法国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无论是2009年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还是此次争夺利比亚战争的主导权,法国都有自己的诉求。但这并不妨碍美国利用这个机会整合北约,同时染指一直被欧盟控制的地中海地区。
  
  可以说,利比亚并不是阿拉伯世界中的主要国家,对美国利益没有多大威胁。同时,拥有中东主控权的美国也不需要利比亚的石油资源,最起码不是最重要的。利比亚拥有约360亿桶石油的探明储量。相比之下,由美国主控的科威特石油的探明储量是1020亿桶。相反,欧洲却十分依赖一海之隔利比亚的石油资源,其90%的石油都出口到欧洲。
  
  这就很明显了,美国真正的目标是欧洲。
  
  美国在中东的支点是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则在北约欧洲成员国的能力范围之内。
  
  一个事实是,冷战后,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国家从北约获得自主权的趋势不断增强。早在1980年代,巴黎和罗马就曾讨论在地中海建立欧洲共同体的“特殊责任区”。1995年的巴塞罗那会议开启了欧盟与地中海以东和以南国家的合作进程。1997年,法国和意大利建议北约设立由欧盟机构指挥的“地中海司令部”。当时,英国和葡萄牙否决了这项提案。但2008年,地中海联盟在法国的发起下成立,43个国家加入了这个新组织,其中包括瑞典、荷兰等远离地中海地区的欧盟国家,构筑了欧洲国家与北非、阿拉伯国家的新关系。
  
  欧盟的地中海倡议引起了华盛顿的警惕:北约的跨大西洋基础正在受到侵蚀。利比亚战争正好为美国提供了“合法”进入地中海地区,阻止这一不利进程的绝佳机会——北约一旦掌控了地中海地区,就等于美国扼住了欧盟向南发展的脖颈。
  
  因此,2011年打击利比亚也只不过是美国新棋局的一个开始。
  
  干预型北约上路
  
  实际上,从1999年起,美国就已经撕开北约温柔的面纱,成为其称霸全球的一个棋子。
  
  1999年由美国主导推出的《北约21世纪战略新概念》为北约规划了一幅雄心勃勃的蓝图:巩固一片、控制一线、进而向亚非延伸。
  
  所谓“巩固一片”,就是通过政治、军事、经济的渗透和联合,巩固和扩大北约关系国所辖的广阔土地,并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使其永远沦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
  
  所谓“控制一线”,就是控制里海—高加索—黑海—地中海这一线的战略区域。这条线深入欧亚大陆腹地,向北可以进一步挤压俄罗斯,向南可以遏制伊斯兰国家,向东则可以触及中国。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撰文指出:这个“欧亚走廊将会给美国从欧洲到中国的战略利益带来重要结果”。
  
  而在“向亚非延伸”方面,北约已经有选择地与外高加索及中亚一些国家订立“特别的伙伴合作计划”,并以“共同价值观”的名义,与日本、韩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建立了机制性联系。2011年利比亚战争,则显示出北约向非洲延伸的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在北约外扩和北约“战略新概念”的背后,是美国决策者的全球霸权主义,它曾经决定了过去和今天的北约,并最终将决定未来的北约。
  
  让时间重新回到1999年春天——相信大家不会忘记这一年我们被炸的大使馆——在短短两个月内,北约成为三大历史性事件的主角。
  
  3月12日,波兰、捷克和匈牙利成为北约东扩的首批成员,历时7年的北约东扩计划终于结出了果子。
  
  3月24日,北约发动对南联盟的空袭。
  
  4月25日,北约正式通过《北约21世纪战略新概念》,赋予北约“全球化”的性质,北约由一个域内的防卫,变到域外的干预的军事组织。
  
  这三个事件并非孤立发生,之间贯穿一条严密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北约面向21世纪的志向和抱负。国际观察家认为,科索沃战争是北约推行其所谓的“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
  
  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英国《新政治家》杂志就此发表社论指出:“(北约)今天干预的是科索沃,明天干预的是全世界。”
  
  阿根廷《民族报》更加明确道:“关键问题不是南斯拉夫,也不是米洛舍维奇,而是未来。”
  
  美国则宣称:“北约不是联合国的附属机构”,北约不听命于联合国,不能让联合国影响“北约军事一体化指挥系统的完整性”。其时任总统克林顿更是赤裸裸地说:“我们需要联合国的时候,我们跟他一起干;我们不需要联合国的时候,我们一脚把他踢开。”
  
  实际上,早在1997年,克林顿政府就根据四年防务审查结果,发表了《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断定,从1990年代中期到2015年是美国的战略机会区间。在这一区间内,全球没有能够对美国强权构成挑战的其他权力中心。美国独霸世界成败与否就取决于对这一机会区间的把握。
  
  在稳住欧洲,遏住俄罗斯,掌控中东,并染指战略要地北非之后,美国终于腾出手来对付中国了。当然,这些年美国忙着战略布局,中国也没有放松发展积聚实力。
  
  南海风云骤起,棋逢对手的东亚龙虎斗才刚刚开始——今年正好是当年克林顿政府预言的美国战略机会区间的最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