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禁止进口外国101种军事装备,都自己造,行不行啊?
2020-08-11 11:43:35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宣布对101种军事装备进行进口禁运,以期开发和推广本国武器。
“国防部现在已准备好大力推动阿特曼尼巴尔·巴拉特倡议。国防部将在给定的时间表之后对101种商品实行进口禁运,以促进国防生产的本土化。进口禁运计划在2020年至2024年逐步实施, “辛格在8月9日发布了推文。
清单包括大炮,突击步枪,护卫舰,声纳系统,运输机,轻型战斗机和雷达等高科技武器系统。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宣称
“这项决定将为印度国防工业提供一个巨大机会,利用自己的设计和开发能力来制造清单中的项目,以满足武装部队的要求。”辛格在推文中写道。
辛格称,进口禁运计划预计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逐步实施。国防部门将与所有利益相关方进行协商,逐步确定更多的禁止进口的武器装备,并确保今后不会再进口该清单中的任何装备。不仅如此,他还称,在未来6到7年内,印度国内军工产业有望获得价值533.5亿美元的合同。
不久前,位于印度加尔各答的加登里奇造船厂传出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丑闻:大风吹倒了船厂内一台256吨龙门吊。该起事件不仅造成船坞内模块车间、干船坞和倾斜泊位等多处工段至少五名工人死亡,还彻底破坏了船坞内在建的P17A驱逐舰(什瓦里克级后续舰)。
印度制造的洋相还很多,印度第一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在国营科钦造船厂出坞“下水”已经有4次,几乎所有的设备都是进口的,即便航母的壳子也来自俄罗斯的钢板,原定今年试航,不久前又宣布改在2022年。这艘航母从开始建造到现在已经有15年,这在世界造船史也算创出“奇迹”了。
路透社随后也对这一消息进行了报道。路透社表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之一。尽管印度总理莫迪一再呼吁削减军方对昂贵进口产品的依赖,但印度的大量军事装备依旧从俄罗斯、美国及以色列购买。路透社还援引军事专家的话称,由于多年来经费不足,印度缺少足够的战斗机、直升机和野战火炮等武器。
印度发狠不再进口外国武器,让一向拿印度当摇钱树的各国军火商大吃一惊,特别是俄罗斯和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国家,更是有点失望和尴尬。
国内专家认为,印度不进口外国武器的决心这么大,对中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印度虽然工业基础薄弱,自研武器落后中国至少一代,但是进口的武器装备却都是世界一流的,最近进口的阵风战斗机、苏30MKI战斗机、T90坦克、C17全球霸王运输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等,对中国威胁都很大,如果真的不再进口,对中国倒是一件好事。
不过印度一咬牙一跺脚,从疯狂进口外国武器装备到坚决不再进口,这个反差有点大,问题是,国产武器装备的替代能力真的行吗?
打扮的花枝招展的阿琼坦克,造出来才知道因为超宽上了火车
想搞进口替代关键是自己的工业基础要跟的上自己的需要,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之前不是说政府逼军队买自研的光辉LCA战斗机和阿琼坦克,军队不从吗?因为军队死活不买国产的垃圾货,于是政府用禁运来强买强卖。
印度的LCA光辉战斗机,研制了37年,出来就落后几乎2代
不过,印度政策的连续性一直说得多做得少。更大的可能是,这样会逼着有业务联系和想挣钱的军火工厂在他们那里开工厂进口零部件组装,就像前几年实行的大幅增加手机整机进口关税一样。
如果印度自研武器装备确实具备了进口替代的能力,同时国防压力不太大,自然可以刺激国防工业,就怕自己工业底子不行,又得过且过,最后不仅国防工业进步不大,且与世界先进水平越差越远。以印度的管理能力,很可能是后者。到头来,印度最后实行的就是不再进口整件产品,核心部件还是采用进口。比如被《印度斯坦时报》吹得2年就能研发成功,能跟中国15轻坦抗衡的采用韩国K9榴弹炮底盘1000马力发动机加个105或125炮的炮塔的轻坦,转脸就变成‘印度国产货”。
中国的15式坦克对印军威胁很大
反观中国,我们之所以可以成功,是因为我们获得了完整的经济主权,其次我们的工业化是从一开始就大力建设重工业开始的,很早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化体系,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不是站在工业化体系薄弱的沙滩上搞各项建设,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了大事就容易坍塌。
印度其实经济资源很有限,也没有像我们那样得到大规模重工业体系援助的机会。当年苏联的战略投资相当于弥补了我们第一二次工业个革命的缺失,之后是自己不断弥补不足,培养足够过多人力资源,工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同步进行。印度和其它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独立时没有获得完整的经济主权,也没有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印度一直没有弥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
有文章分析说印度没解决土地问题,土地高度集中在大地主手上,大多数人赤贫状态,无法形成消费市场,不能刺激国内工业生产。中国相对有更合理的财富分配机制,改开前获得工业底子和教育基础,改开以后人均收入提高,带动消费促进生产,生产增加带动收入提升,形成良性循环走上了超级大国的快车道。也正因为体制优势,我们才能快速克服疫情,同一样的试卷,我们答得最好。所以印度不解决体制问题,仅仅打政策补丁,都是小打小闹,只能随着世界整体生产水平自然增长,靠天吃饭,进步缓慢,跟大部分非洲国家没啥区别。
新买的阵风战斗机,法国吹的很响的所谓隐身涂料落地就掉漆,
印度历来拥有与其能力极其不相称的雄心壮志,但总是眼高手低,说得出来做不出来,结果基本都是悲剧。
印度一直有要做个有声有色世界大国的强烈意愿,但是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往往是好高骛远,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