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隐身机升级为内置10枚空空导弹
2020-08-13 08:30:31
隐身机在全隐身模式下必须内置弹药是基本常识。不过因为内弹仓占据很大的机体内部空间。而且会变相的削弱全机的刚性和机体强度,隐身机的内弹仓和内置弹药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比如F35系列到目前只能内置4枚中距弹或者2枚炸弹。一直解决不了侧弹仓的问题。这导致F35全系列到目前无法内置发射任何格斗导弹。而苏57弹仓开启状态成了所谓的百年难得一见。其实一直传说苏57一旦开启弹仓将导致全机结构会出现不利的气动变形。从其极少开弹仓来看,这种传说恐怕是很有依据的。既然苏57干脆就不给外界看其弹仓,那么到底能挂载多少弹药也就同样成了谜团。因此全球真正可以在主弹仓最多挂6枚中距弹,两侧侧弹仓还可各挂一枚格斗弹的重型隐身机其实只有2种,这两种是谁众所周知。
那么在内置6中2近,一共8枚先进空空导弹,已经显得不少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再增加2枚到10枚呢?这可以看一个高度模仿实战的演习。据说有3.5代机机群曾经采取6架飞机密集编队飞行的办法。引诱隐身机先发射中距弹。3.5代机群接收到导弹来袭告警后,立即分散队形躲避。而故意的让其中2架继续高密度编队,让隐身机误以为仍然是1架。等隐身机发射导弹追打其他分散的3.5代机,中距弹快速耗尽。这2架仍然密集编队的3.5代才显露出不是一架!而且利用绕到山峰背后,突然来了一个1变2的小戏法,在极近的距离上好歹锁定了隐身机一次。从这个近乎实战的“战例”来看,如果隐身机再多挂2枚空空导弹。那么即使对方3.5代机群是8机编队,通过密集火力试探也可以提前发现并对其攻击。
现代空战,隐身机对非隐身机往往有极高的交换率,经常打出几十比0的战绩。但是这种几十比0往往是多场战绩的累加。毕竟没有隐身机可以一架就携带几十枚中距弹。不过如果能够尽量携带更多的空空导弹,必然可以把重型隐身机的绝对制空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且现在重型隐身机携带的所谓“格斗弹”,也能攻击20公里之内被锁定的对手。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实战中5到7公里之外,已经超出目视可见战斗机类目标的距离,因此先进格斗弹也已经算是半个中距弹。大量携带战斗力同样会提高极大。隐身机单机装备中距弹越多的一方,就可以在更远距离上提前发射中距弹。即使不能一击必中,也可以立即打乱对手的队形,消耗其空战能量。而对手不立即规避,就要进入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如果大范围机动规避,自然又要损失能量,把更薄弱的机腹和机尾暴露给对手;稍微犹豫,就会面临隐身机的第二轮中距弹攻击。
隐形机对非隐形机本来就有巨大的先天优势。如果隐形机能内置更多的先进导弹。对非隐形机的优势将进一步的扩大。如果双方都是隐形机,就极有可能进入20公里之内的近距离空战模式。因此隐形机如果不挂载格斗弹或者只挂2枚格斗弹,显然已经不够用了。现在重型机潜力大的优势再次体现,这就是很可能在主弹仓实现挂载6枚远程或至少是中距弹的同时,两侧的侧弹仓,也可以各挂2枚PL10E先进导弹。这样在30公里距离之内,至少可以打击4个隐身目标。6+4的隐身火力密度,绝对可以让F35系列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