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增长5.5%,这些年中国的经济规划一次也未落空
2022-03-05 20:38:50
全国人大会议3月5日开幕,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GDP增加5.5%左右。这个数字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估的中国今年增长率,而在大多数年份中,外界对中国当年经济增长率的预估往往都高于中国政府做的计划。这表明,完成今年增长5.5%的目标的确将是不轻松的事。李总理表示,“必须把稳定经济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中国经济这几年逐渐放缓,但放缓是有底线的。我认为至少有两大原因倒逼中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较快增长。一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得足够安排新的就业,改善基本民生,加强国防建设。二是我们的经济增长率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高于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维持追赶西方的态势,这是中国人民政治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
今年的情况有一个额外的压力是,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不再顾忌疫情,取消了绝大部分管控措施,他们的社会接受了高感染和高死亡条件下的经济复苏。这严重违反人道主义,但是美西方逐渐把它搞成了某种“政治正确”,至少将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不再视为“政治不正确”。总之,西方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态度已经影响了世界大多数地区。
与此同时,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也已经被大多数国人接受。中国今年保5.5%左右经济增长显然需要在提高动态清零效率的方向下狠功夫,尽最大可能减少各种防控措施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个不确定因素来自乌克兰局势。俄乌战争能够打到什么程度,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会不会产生对中国经济负面的扩散效应,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变数。
然而老胡非常相信,中国的党和政府只要确定了目标,做出了计划,就一定能够完成。过去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国家做了经济增长目标规划而没有完成的情况。中国的宏观调控杠杆还有很多,货币、财政和项目规划都有刺激经济的很大空间,很多专家相信,只要相关政策释放出来,5.5%左右这个目标并非天花板。央行今年1月已经宣布货币政策工具箱将开得再大一些,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说,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将较去年增长14.3%,这必将拉动社会整体消费。
最后我想说,今年的不确定性都是全球性的,中国的防控体系已经坚如磐石,我们的努力方向是优化它,但是像西方那样,按照疫情的高峰伤害“已经过去”来安排公众政策,仍有极大风险。经济没有最好概念,好都是相对的。我相信2022年中国经济的综合成绩一定会再次排到世界的前列。
中国经济这几年逐渐放缓,但放缓是有底线的。我认为至少有两大原因倒逼中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较快增长。一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得足够安排新的就业,改善基本民生,加强国防建设。二是我们的经济增长率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高于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维持追赶西方的态势,这是中国人民政治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
今年的情况有一个额外的压力是,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不再顾忌疫情,取消了绝大部分管控措施,他们的社会接受了高感染和高死亡条件下的经济复苏。这严重违反人道主义,但是美西方逐渐把它搞成了某种“政治正确”,至少将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不再视为“政治不正确”。总之,西方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态度已经影响了世界大多数地区。
与此同时,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也已经被大多数国人接受。中国今年保5.5%左右经济增长显然需要在提高动态清零效率的方向下狠功夫,尽最大可能减少各种防控措施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个不确定因素来自乌克兰局势。俄乌战争能够打到什么程度,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会不会产生对中国经济负面的扩散效应,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变数。
然而老胡非常相信,中国的党和政府只要确定了目标,做出了计划,就一定能够完成。过去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国家做了经济增长目标规划而没有完成的情况。中国的宏观调控杠杆还有很多,货币、财政和项目规划都有刺激经济的很大空间,很多专家相信,只要相关政策释放出来,5.5%左右这个目标并非天花板。央行今年1月已经宣布货币政策工具箱将开得再大一些,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说,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将较去年增长14.3%,这必将拉动社会整体消费。
最后我想说,今年的不确定性都是全球性的,中国的防控体系已经坚如磐石,我们的努力方向是优化它,但是像西方那样,按照疫情的高峰伤害“已经过去”来安排公众政策,仍有极大风险。经济没有最好概念,好都是相对的。我相信2022年中国经济的综合成绩一定会再次排到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