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天九思: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

2017-08-07 08:45:43   


特别是今年5月20日,特朗普打破美国总统的政治传统首访选择中东,凸显了中东的重要性,此举意在重置美国的中东政策、修复与两个地区盟友沙特、以色列的关系。期间,与沙特达成了1100亿美元的天价军火协议、拉帮结派对抗伊朗和策划与卡塔尔的“断交风波”。对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说,“特朗普的目的是军火订单,而不是促进和平。可以预测,未来特朗普的言行中将会相互矛盾,这对于美国的中东政策不是一件好事。”
从现实情况看,这一剧情似乎正被美国媒体不幸言中。美国深度介入阿拉伯人的“家务事”,并在“断交风波”中释放出混乱信号,“吃了原告吃被告”,无疑同时伤害到了与沙特和卡塔尔的盟友关系,蒂勒森调解危机以失败收场即是最好的注解。
目前,特朗普的中东政策逐渐清晰:一是更加偏袒以色列。美国不再坚持以“两国方案”推动巴以和谈;对以扩建定居点态度暧昧;扬言要把美驻以使馆迁往耶路撒冷;特朗普还成了首位在总统任上访问哭墙的美国总统。这引起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不安,而以色列因此更加有恃无恐。



(特朗普成为首位任上访问哭墙的美国总统)


二是调整对叙利亚的“政权更迭”政策。特朗普认为,过去奥巴马的“政权更迭”政策让美国得不偿失,当下也没有现实可能性,何况在打击“伊斯兰国”中叙政府军还有利用价值,必须改变对叙政策。
三是加大反恐投入。目前,叙利亚反恐进入收官阶段,特朗普政府3月就向叙利亚增派400名海军陆战队员,使美在叙军力增至900人,美国与俄罗斯在叙利亚激烈争夺反恐成果,美国甚至直接空袭叙利亚空军基地、攻击叙利亚军机,以阻止俄叙扩大反恐优势。


四是对伊朗态度更加强硬。特朗普在竞选时就严厉批评“伊核协议”,执政后因伊朗试射导弹而加强对伊制裁,双方在霍尔木兹海峡引发军事对峙。美中央司令部司令曾公开表示伊朗是中东稳定最大的长期威胁,美应考虑动用军事手段打击伊朗。五是努力改善与传统盟国沙特、埃及的关系。


从中可以看出,特朗普的中东政策意在夺回话语权、主导中东,但其美国优先、唯利是图、两头通吃的实用主义投机政策,充满矛盾,也会处处掣肘,甚至寸步难行。
频频发难、对华或更强硬——重在“渔利亚太”

研究特朗普的亚太政策,不能不关注一篇重要文章。早特朗普赢得大选前,他的两名政策顾问彼得·纳瓦罗(现任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格雷(现任国防事务顾问)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上发表题为《特朗普“以实力求和平”的亚太观:共和党候选人将如何重塑美国与亚洲关系》文章,文中批评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太过软,断言特朗普当选后会复活里根总统的“以实力促和平”理念,着重加强美国军力,特别是重建海军军力,包括将战舰增至350艘;在让盟负担一定美国驻军费用的同时,保证美国其盟和伙伴的安全承诺。
可以说,这篇文章集中反映了特朗普和共和党高层在未来美国亚太政策方向上的基本共识。“以实力求和平”是一种典型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思维,一种强化了的强硬对抗与对话谈判并用的两手策略,它不是要推翻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而是要以特朗普的方式继续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实力和存在,可能会比“亚太再平衡”更加强硬。


从特朗普上任半年多来处理对华关系的情况看,总体表现为:继续试探、局部逞强、具体谈判、总体谨慎。可以说,中美关系发展好于预期,中美两国元首实现海湖庄园会晤,建立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机制,美国宣布退出TPP,停止给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的资金支持,等等。可见,最初组建的班农、纳瓦罗和“女婿”库什纳的对华“三巨头”起到了不小作用。
但是,双方基本矛盾和分歧还在,比如价值观差异、战略利益不同,在“一带一路”、南海问题以及台湾问题上矛盾都在,还有日本、越南、印度、韩国等第三国从中使坏。加之,特朗普现在内部地位并不十分稳固,日子也不好过,很难说他在国内压力过大时,通过对中国发狠转移矛盾。事实上,特朗普政府也一直在暗中频频发难、摸底试水,还在反复试打朝核牌、萨德牌、南海牌、台湾牌,甚至打印度牌。近期,金灿荣也撰文指出:《特朗普稳住阵脚后对华战略或更强硬》。
前段时间,就在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引发中印军事对峙的敏感时段,美国就拉拢印度在印度洋组织美日印“马拉巴尔-2017”联合军演,针对中国的指向性十分明显,更加助长了印度盲目自信、挑衅中国、侵略扩张的野心,用心极其险恶。8月3日媒体报道,美国海军以一名“斯特塞姆”号驱逐舰上的士兵星期二早上9点被报告在南海失踪为由,美日联合高调组织舰船、飞机搜寻,让人不能不联想到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不是日本人又在玩卢沟桥事变的套路?是卢沟桥的2.0版?当然,今年不是1937,南海也不是卢沟桥。好在中国应对神速,立即主动要求帮助搜寻,严防背后下黑手。总之,现在的老大给人的印象实在不咱的,常常让人联想到黑社会老大,整天牵着一只大狼狗,带着几个打手,无事生非,全靠收保护费过日子。


总之,特朗普“美国优先”,重“生意”轻“主义”,更加崇尚军事实力和强硬对抗,就好像一个人进入更年期,容易焦虑和上火,中美关系也会因此更难相处。但是,一个缺乏定力、心神不定的人,可能貌似强大,其实并不可怕。美国的“更年期”和走下坡路,这对中国来说,应对失当,就是大挑战,处理好了,也是大机遇。


其实,中美战略博弈也是一场持久战,总体上中国处于防御态势,毛主席《论持久战》中的斗争艺术和政治智慧也值得学习。我们要牢牢把握“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这一斗争艺术,高度关注东边与西边、国内与国际、周边与美日的关联性互动性,加强内外统筹,善于“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善于借力打力,通过“联俄拉欧、中东破局”,实现战略制衡,确保全局稳定,确保周边不生变、不生乱、不生战,维护“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