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关于“精日”,或许我们都错了,这才是最真实的本质!

2018-03-07 14:00:40   

最近一段时间,“精日”一词成为了网络热词,这主要源于两个事件:


第一个事件是219日,两名男子身穿仿制二战日本军服在南京紫金山抗战遗址前合影;


(两男子在抗战遗址前穿日本军服)


第二个事件是222日,孟某在微信群中发布”南京杀三十万太少”等言论,被警方拘留刑满释放后,又于33日来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拍摄侮辱他人的视频;


……


针对此类现象,网络批评指责者有之,要求严惩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有之,暗自叫好者估计亦有之……


于是一时间,“精日”一词也在一夜之间风行网络。


何谓“精日”?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它指的是精神日本人,即在精神上已经把自己视同为日本人的人群。它们对日本极端崇拜,而仇恨自我民族,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耻,


如果非要找一个典型,“四行仓库”事件大概可以作为代表。


不过,在一片纷纭之中,笔者也有自己单独的看法,那就是精日可能并不精日,寻求利益或许才是它们最真实的目的!


不可否认,在为数众多的中国人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日本充满着好感,甚至是崇拜,但这充其量只能算是媚日,而不是精日,


对日本的好感与崇拜,在笔者看来,大概有如下几类人:


一是本身很无知的人。比如在2017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当天发表“应该忘记南京大屠杀”的那名女子;

二是对社会、对国家充满不满甚至是仇视的人。这类人,凡是国家与社会不提倡的它就偏偏要去做,目的只为两个字“报复”,至少要恶心这个社会一把,以达到自己宣泄的目的;


三是拿变态当个性的人。它们通过对日本的崇拜,通过对日本兽行的洗白来博取眼球,进一步达到彰显自己个性的目的;


最后一类大概是主体,通过对自身的恶炒、对日本无下线的崇拜来博取关注,进而达到出名并红起来的目的以攫取利益。


这种方式的始祖大概可以追溯到凤姐,她通过发表“中国是一个像鸡的国家,一个只出贱人的国家”、“汶川大地震死人太少”、“我要当汉奸”等惊人言论来恶炒自己并获取关注度,


当然,她取得了成功!

于是,后世便有千千万万个修炼“恶炒神功”之人,招式与内功也是各有法门,其中的一个招式便是通过否定歪曲历史、侮辱国家英雄与革命烈士,


还有一个手法就是通过媚韩、媚日甚至是反华,


总之一条,你怎么恶心它就怎么来,你越是骂它,它就越高兴,因为骂它的人越多,说明它的关注度越高,它也就越红,


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滚滚财源,至少出名了一把!


正是在这样的心思下,先不断挑事甚至是完全没有下线的挑事,最后再跳出来“悔过”、“发道歉声明”,最终让自己火起来,这个路线已经成为了很多人恶炒自己的经典模式,


(孟某的悔过书)


这其中就包括“笔记本”事件中的孙杰,APA酒店事件,辱骂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那位律师,篇头所列举的两个案例,“四行仓库”事件或许也可以归入此类。


面对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伤害国家与民族方式来达到为自己牟利的行为,该如何收拾这帮人呢?


显然,通过目前的行政拘留恐怕难以奏效,原因在于这类人根本就是一些烂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无所不用其极,它们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也不在乎自己是否会有黑历史,进看守所对于它们来说就像是换个住所旅游了一下,坐牢就像吃饭一样平常,这种处罚对于它们来说根本没有威胁力,


这也是篇头案例二中的男子孟某才刚刚出看守所又立马搞事的原因。


如果处罚的力度太轻,如果它们违法乱纪的成本太少,最终只会让它们肆无忌惮,类似事件也会此起彼伏。


(四行仓库事件)


(中国人穿日军军服行砍杀动作)


对于这类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依然是立法,加重处罚,该判刑的判刑,该罚款的罚款。拘留对它们不是没有力度吗?那就判刑!它们不是想通过无底线恶炒来出名或赚取利益吗?那就罚款罚到它们无力承担!


这有一个很好的前例,大概可以作为参照,


凡是经常看网络的,大概都经历过这样一个时期,那就是在曾经一段时间,网络上充斥着无数的“马云说”、“王健林说”、“白岩松说”、“李嘉诚说”以及其它各种“名人说”,其实这些名人根本没有说过,只不过一些网络写手通过借用这些名人名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终,当马云与王健林分别通过数次2000万的天价索赔后,“马云说”不见了,“王健林说”不见了,其它各种“名人说”几乎在一夜之间都消失了,


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知道一点,贱人之所以成为贱人,就因为这是一帮无底线的垃圾,同它们讲道理或者妄图感化它们都无异于痴人说梦,能收拾这帮无底线垃圾的,只有无上限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