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中国夺回铁矿石定价权!澳大利亚痛哭:再无法坑钱了!
2018-04-24 12:57:25
中国证监会近日宣布:从2018年5月4日起,铁矿石期货贸易(境外交易者)将正式上市,这标志着以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期货全球化贸易正式启动,中国将自主掌握铁矿石定价权了!
这是继中国版原油期货获得成功之后的又一大利好!

铁矿石期货对资金门槛的要求比原油期货还低,可以预料的是,只要中国铁矿石期货上市,我们再也不用忍受从澳大利亚来的高价铁矿石了。
1
多年来我国饱受定价权丧失之痛
过去,三大矿山(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超乎想象的出货量决定了他们在铁矿石领域具有非常强悍的定价权。
而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但在铁矿石定价上一直没有发言权,中国钢企只能被迫接受国外的“普氏定价”。
一方面,普氏的编制方法存在漏洞。普氏指数采用每天的收市价作为一天价格的依据,不能衡量每天全部成交的价格水平。
另一方面,普氏每天获得铁矿石价格的样本较少、代表性不强,其指数容易被大贸易商的行为影响,给价格操纵留下空间。
普氏定价以其海外指数、美元交易的制度,使得中国对铁矿石定价鲜有话语权。每次谈判都以人家的开口要价为准,中国钢企有苦说不出。
年年岁岁“矿”相似,见见年年“价”不同。从年度谈判,到季度定价,再到期货定价,无论市场如何,世界三大矿业巨头都“稳坐钓鱼台”。
媒体多次报道,“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国际市场就跌什么”,几乎束手无策。
铁矿石如此,石油、稀土、玉米、大豆、电子产品等的命运,同样如此,恶性循环,犹如梦靥,不断地刺激着我国业界人士的神经。
2
澳大利亚坐地起价赚得盆满钵满
当前,中国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仅2017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就接近11亿吨,其中6.7亿吨来自于澳大利亚,约占总量的62%。

多年来,澳大利亚看到中国对铁矿石进口需求巨大,动不动就随意抬价,肆意操纵国际铁矿石价格,卖资源赚得盆满钵满。
借由对铁矿石价格的普氏定价暗箱操作,澳大利亚可以使早期的20美元每吨,一度最高飙升到200美元每吨!中国即使深知上当,也只能无奈吃了“哑巴亏”,每月被吞掉上亿美元!
以2017年铁矿石平均价格76美元/吨计算,仅一年,澳大利亚就从中国卷走了500亿美元!

长期被澳大利亚漫天要价,丢了颜面不说,损失的却是外汇储备!
更可恶的是,澳大利亚因中国大发资源财,却不仅不对中国感恩戴德,反而在世界上充当美国小弟,处处对中国发难。近年来频繁跑到我国南海炫耀,屡屡充当美国的协警!
3
中国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了!
从2017年开始,我国大力推进钢铁企业去产能,正在以年均4%的速度减少铁矿石的进口量。由此,整个铁矿石市场开始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
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开始欲哭无泪了,因为中国的铁矿石需求下降,预计今年铁矿石价格较2017年暴跌20%!
为了照顾到中国作为最大金主的心态,铁矿山巨头之一的必和必拓,从1月26日起,在与中国客户的合同续约中,开始采用了中国的MySteel铁矿石指数!
这是中国在长期的铁矿石定价权争夺战中取得的初步成绩。

更给澳方当头痛击的是,今年2月2日,证监会确定了铁矿石期货为境内特定品种,大连商品交易所将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
大商所制定了以人民币计价、外币充抵保证金、保税交割、境外客户和机构通过境内会员入市的铁矿石期货国际化方案,原有合约和基础制度不变,核心技术系统、清算和风控模式不变。
也就是说,交易者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价,公开透明!
这一重大决定立即引起了众多境外投资者对中国铁矿石期货国际化的关注,有投资者表示,迫不及待要在中国开户参与投资交易。
要定价权,还要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这次稳赢!
铁矿石期货国际化推出的条件已然成熟:
从2017年开始,全球呼吁铁矿石国际化的声音越发响亮,这是天时;
中国是铁矿石进口大国又有高流动性的期货市场,这是地利;
再加上各国交易商的积极态度凑齐了人和的要素,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已是定局。

一旦顺利推行,中国自然是最大的赢家,不仅可以彻底粉碎普氏指数操控铁矿石价格的阴谋,掌握定价权,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形式也可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增加外汇储备。
澳大利亚靠山吃山、躺着挣钱的好日子就要成为过去式了!
据澳洲的Pilbara港口的数据显示,2月澳大利亚黑德兰港铁矿石对中国的出口跌至3130万吨,这一数字在1月份还为3470万吨。受此冲击,澳洲的两大矿业巨头产量已经减少,澳洲也减少了对铁矿石的出口预期。
正因为中国的多重雷霆手段出击,预计2018年的铁矿石平均价格将下跌至52美元左右,未来还会进一步下跌,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寒冬”真的来了!
虽然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表示,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可能带来1.3万亿美元的铁矿石需求,只求能在此分一杯羹。不过,中国目前有足够的铁矿石储备,截至3月23日,国内铁矿石港口存量创1.614亿吨的历史高位。如此一来,澳洲想分这杯羹可没那么容易呢。
当初疯狂“坑”中国钱,如今也算是自作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