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战机未来怎么发展?摸着美帝过河准没错~
2019-03-25 17:30:53
1998年的3月23日,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首飞的日子。
而昨天,也是歼-10战机21岁的生日,不过因为昨天虎哥休息,所以这一篇讲歼-10战机的稿子就放在今天写啦。
歼-10战机,对于我国航空工业来说是一款跨时代的产品,这是我国首次自主设计研发的第三代甚至说是三代半(四代)战机,也是宋文骢老爷子的得意作品。
为此,宋老爷子甚至将自己的生日也改为了3月23日。
歼-10战机也不负众望,一出生就成为了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斗力也是相当的强大。
21年以来,“歼-10”家族也实现了批量生产和系列化发展,发展出了歼-10S、歼-10B/C等改进型。
不过时过境迁,到现在,21年过去了,宋老爷子于三年前去世,更加强大的歼-20已经服役,最初型号的歼-10战机也走到了机生的中年。
人到中年,就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但是歼-10做为一款战斗机可不行,国防需求需要它继续为我们发光发热。
那么,就得想办法提高这些歼-10早期型号(歼-10A和歼-10S)的战斗力,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中期升级(MLU)。
那么这个中期升级到底要怎么升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
现在,中国空海军服役中的歼-10,主要分为两代产品。
第一代是歼-10A和双座“同型教”歼-10S,特点都是二元可调式进气道,和国产全波形脉冲多普勒机载雷达,标配霹雳-8和霹雳-12;
第二代则是歼-10B和歼-10C,分别采用无源和有源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歼-10B可使用霹雳-10,歼-10C更可使用霹雳-15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
在世界主要军事强国(主要指美帝和能买F-35的国家)空军都已经逐渐开始装备第四代(五代)战机的情况下,第一代的歼-10明显就有些不够看了。
但是第二代的歼-10系列战机(主要是歼-10c)虽然说性能先进,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性价比就不太好了,不如多增加歼-20的数量来的划算。
所以,如今的歼-10C也只是在小批量的生产,而对歼-10系列战机最有性价比的做法,还是改进现有的,尤其是早期型号的歼-10。
那么怎么改才合适呢?
在虎哥看来,首先就是雷达。一架战斗机的战斗力好坏,机体本身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有导弹。
作为和歼-20搭档的三代半战斗机,歼-16和歼-10C都拥有更可观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在有源相控阵雷达强大态势感知能力的支持下,都能使用霹雳-15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歼-16还能使用超远程空空导弹打击敌预警机。
而想要让早期型号的歼-10A/S也能够发射更加先进的导弹比如说霹雳15,首先就要更换有源相控阵雷达。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更换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费用会太高,不符合最初的定位,然而虎哥不这么看,实际上,对中国来说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元件已经不像之前刚出来那么昂贵了。
现在中国随便一款新出的战机使用的都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成为了标配,连外贸的廉价战机枭龙的最新型号都用上了,当一款设备大批量生产的时候,成本下降是自然而然的事。
而有了更好的雷达,能够发射更加先进的导弹,虽然说比隐身战机差远了,但是歼-10利用空军的作战体系给歼-20打打下手还是没问题的。
其次,也是对早期型号歼-10比较重要的改进,就是加强其对地攻击能力,也就是干杂活的能力。
宋老爷子可以说是相当有前瞻性,早期的歼-10A就已经有了对地攻击能力,但是相比后期型号的歼-10B、歼-10C,歼-10A的对地攻击能力就有些单一了。
歼-10B、歼-10C可使用鹰击-91反辐射导弹和KD-88远程空地导弹,和第二代激光制导炸弹,而歼-10A就不能使用这么丰富的弹药了。
现在中国的对地攻击的精确制导弹药已经白菜化了,所以歼-10A提升这方面的作战能力,是比较立竿见影的。
只需要修改机载武器外挂管理系统,对机身挂架电气接口进行改进,同时改进机身电子战套件,或增加导弹紫外逼近告警器就行。
经过了这样的改进,中国空军的数百架歼-10A/S战机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小号“炸弹卡车”,开启“犁地”模式。
当然了,有人可能会觉得挂载这么多对地武器,航程肯定会大打折扣;
不要紧,还有一项改进,那就是增加保形油箱,这也是美军F-16发展到后期的一条必经之路,虽然说美帝自己没装备,但是其他国家比如以色列可是用的好好的。
虽然说增加了保形油箱之后战机的机动性肯定会下降不少,但是机动性再好,也比不过五代(四代)机,更比不过空空导弹。
专业的制空作战,还是交给更专业的隐身战机比较好。
在这方面,摸着美帝过河,准没错。
而昨天,也是歼-10战机21岁的生日,不过因为昨天虎哥休息,所以这一篇讲歼-10战机的稿子就放在今天写啦。
歼-10战机,对于我国航空工业来说是一款跨时代的产品,这是我国首次自主设计研发的第三代甚至说是三代半(四代)战机,也是宋文骢老爷子的得意作品。
为此,宋老爷子甚至将自己的生日也改为了3月23日。
歼-10战机也不负众望,一出生就成为了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斗力也是相当的强大。
21年以来,“歼-10”家族也实现了批量生产和系列化发展,发展出了歼-10S、歼-10B/C等改进型。
不过时过境迁,到现在,21年过去了,宋老爷子于三年前去世,更加强大的歼-20已经服役,最初型号的歼-10战机也走到了机生的中年。
人到中年,就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但是歼-10做为一款战斗机可不行,国防需求需要它继续为我们发光发热。
那么,就得想办法提高这些歼-10早期型号(歼-10A和歼-10S)的战斗力,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中期升级(MLU)。
那么这个中期升级到底要怎么升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
现在,中国空海军服役中的歼-10,主要分为两代产品。
第一代是歼-10A和双座“同型教”歼-10S,特点都是二元可调式进气道,和国产全波形脉冲多普勒机载雷达,标配霹雳-8和霹雳-12;
第二代则是歼-10B和歼-10C,分别采用无源和有源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歼-10B可使用霹雳-10,歼-10C更可使用霹雳-15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
在世界主要军事强国(主要指美帝和能买F-35的国家)空军都已经逐渐开始装备第四代(五代)战机的情况下,第一代的歼-10明显就有些不够看了。
但是第二代的歼-10系列战机(主要是歼-10c)虽然说性能先进,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性价比就不太好了,不如多增加歼-20的数量来的划算。
所以,如今的歼-10C也只是在小批量的生产,而对歼-10系列战机最有性价比的做法,还是改进现有的,尤其是早期型号的歼-10。
那么怎么改才合适呢?
在虎哥看来,首先就是雷达。一架战斗机的战斗力好坏,机体本身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有导弹。
作为和歼-20搭档的三代半战斗机,歼-16和歼-10C都拥有更可观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在有源相控阵雷达强大态势感知能力的支持下,都能使用霹雳-15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歼-16还能使用超远程空空导弹打击敌预警机。
而想要让早期型号的歼-10A/S也能够发射更加先进的导弹比如说霹雳15,首先就要更换有源相控阵雷达。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更换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费用会太高,不符合最初的定位,然而虎哥不这么看,实际上,对中国来说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元件已经不像之前刚出来那么昂贵了。
现在中国随便一款新出的战机使用的都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成为了标配,连外贸的廉价战机枭龙的最新型号都用上了,当一款设备大批量生产的时候,成本下降是自然而然的事。
而有了更好的雷达,能够发射更加先进的导弹,虽然说比隐身战机差远了,但是歼-10利用空军的作战体系给歼-20打打下手还是没问题的。
其次,也是对早期型号歼-10比较重要的改进,就是加强其对地攻击能力,也就是干杂活的能力。
宋老爷子可以说是相当有前瞻性,早期的歼-10A就已经有了对地攻击能力,但是相比后期型号的歼-10B、歼-10C,歼-10A的对地攻击能力就有些单一了。
歼-10B、歼-10C可使用鹰击-91反辐射导弹和KD-88远程空地导弹,和第二代激光制导炸弹,而歼-10A就不能使用这么丰富的弹药了。
现在中国的对地攻击的精确制导弹药已经白菜化了,所以歼-10A提升这方面的作战能力,是比较立竿见影的。
只需要修改机载武器外挂管理系统,对机身挂架电气接口进行改进,同时改进机身电子战套件,或增加导弹紫外逼近告警器就行。
经过了这样的改进,中国空军的数百架歼-10A/S战机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小号“炸弹卡车”,开启“犁地”模式。
当然了,有人可能会觉得挂载这么多对地武器,航程肯定会大打折扣;
不要紧,还有一项改进,那就是增加保形油箱,这也是美军F-16发展到后期的一条必经之路,虽然说美帝自己没装备,但是其他国家比如以色列可是用的好好的。
虽然说增加了保形油箱之后战机的机动性肯定会下降不少,但是机动性再好,也比不过五代(四代)机,更比不过空空导弹。
专业的制空作战,还是交给更专业的隐身战机比较好。
在这方面,摸着美帝过河,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