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此领域向美发起挑战:终于要遇到强劲对手了
2016-11-29 11:10:00
上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中,攻击直升机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从此确立了现代陆战主要装备的地位,深受各国陆军的重视。中国陆军曾非常缺少攻击直升机,直到近年才随着直10的大量服役,才弥补了这一短板。但是依然有不足之处,直10依然无法与国外的先进武直相比,比如:卡52,可以带24枚空对地导弹的强火力输出手。
最近刚刚提供消息,11月24日,中航工业发言人表示,明、后年将有一批新机型亮相,包括一款复杂程度远超直-10的直升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期待下一代攻击直升机,比直10更强的型号,这意味着,中国在攻击直升机技术领域向,世界第一的美国发起挑战,美制阿帕奇直升机一直被称为最好的攻击直升机,那么它终于要遇到一个强劲手了!
也许有人会感到意外,中国怎么会在马上推出新一代攻击直升机那?其实也没有意外的,中国在装备技术发展政策为: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既便直10已从2012年开始进入量产,自然属于“装备一代”,那么“预研一代”自然要晋级为“研制一代”,开展新一代攻击直升机的研制!
从时间进度上说,直10的研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原型机于2003年首飞,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服役一直拖到2012年,按计划进度,它应在2008年左右即交付了。下一代武直的预研工作开始时间不会太晚,待到2012年左右,即直10正式服役前后,由预研项目转为正式立项,到明年差不多有5年时间,以中国科研项目的进度,5年时间基本可以完成从立项到原型机首飞。
既然从时间进度上推测,再研究一下其它消息,也不难发现相关技术已趋于成熟。今年的航展上,大家可以看到多款新型直升机用的发动机参展,可见我们在动力系统方面正在全力攻关,预计为新武直配备一款国产发动机已经不再是梦想。2015年9月,国内媒体的一篇介绍国内某直升机技术研究机构的研发情况报道,其中提及至少三项刚刚攻克的技术:旋翼除冰系统、直升机共轴刚性双旋翼首次悬停、无轴承旋翼装机,前面一项涉及高海拔或高空地区使用问题,后两者则为最新的直升机技术。最关键的当属:刚性旋翼。
目前共轴式直升机采用柔性双旋翼结构,它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极限挥舞,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这也成为共轴设计被认为不适合陆航使用的原因。如果采用刚性旋翼,即可以避免出现极限挥舞,也就是破解了难题,从而可以发挥共轴设计的诸多优点,其中之一:升力提升,同等动力条件下,其升力可以提高百分之12以上,这意味着增加了发动机功率。中国直升机技术上,主要缺点就是动力不足,如果采用共轴设计,由正好可以弥补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带更多的弹药,安装更多的装甲等。
既然以上三项技术已经被解决了,还是一年多以前,那么下一代攻击直升机采用共轴设计的可能性极高,再看最新报道中,“复杂程度远超直-10”的介绍,也非常符合共轴式设计的特点:结构复杂。
近几年来,中国在各类展会上推出的直升机概念模型,除了采用共轴设计之外,更为直升机增加了一台发动机,无论采用前置,还是后置方案,其目标就是提高直升机的速度。由于原理上的限制,现代直升机的最高速度也只有300多公里,如果能有通过增加一台发动机的办法,将速度提升到500公里以上,那么意义就非常大了,那么也会带来结构复杂的问题。
现役攻击直升机之中,以美制阿帕奇最为出名,不过它为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80年代入役的型号,虽说已经改进,但是老底子没有动。中国的直10已经非常接近它了,那么新攻击直升机则将会全面超越它,凭借新的发动机与共轴设计,可以动力上全面超出,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载弹量,以及更厚的装甲,中国电子技术领域的进步也足以保证它拥有一流的航电等。
实际上,目前各国都没有研发全新型号攻击直升机的计划或者说方案,中国已经抢先开始了新型号的研发工作,也许会下一子走到全球的前面,这就更让人期待,那么下一代直升机到底是什么样子,也不必再等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