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引爆危机 中俄英法德“忙救火”
2018-05-11 05:39:01
英媒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拒绝各方的劝诫,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将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中英法德表示遗憾。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10日报道,伊朗则威胁要重启浓缩铀项目,意味着重启核武计划。各方纷纷警告,担心特朗普此举可能在中东引发战争和动荡。
美国此举到底意欲何为?各大国和中东国家会如何反应?
美国
抛开不论特朗普批评伊朗核协议和伊朗的高调言辞的话,美国经济复苏路线图也可能为此提供一些线索。
报道称,特朗普从竞选到出任总统,一直高举“美国第一”的旗号,力图恢复美国经济增长,但一年多来通胀乏力,经济缺乏刺激。美元虽进入升息通道,但步履艰难。
特朗普政府自从退出联合国巴黎气候协议,似乎已经显示要重启通过石油等老能源发展来重振经济的路径。石油等国际能源价格则和美联储经济战略息息相关。
报道指出,海湾地区是国际石油的核心。而与伊朗比邻的霍尔木兹海峡则是国际能源的一条生命线。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之前,伊朗在国际社会解除对其制裁后,于2016年重新成为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成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石油出口国。
经济学家们纷纷指出,一旦伊朗重新受到制裁,国际石油供应不稳,石油价格必将大涨。因此,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国际市场价格虽有下跌波动,但原油天然气期货价格当天暴涨3%。
更有经济学者指出,推高油气价格将带动美国的消费和生产增长,企业利润上升,通胀上升,经济繁荣。
中国
报道称,石油价格上涨自然对中国经济有所影响。
报道还称,2012年初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强硬制裁后,当时伊朗原油出口降至略高于100万桶/日,主要的四个买家之一就是中国,其他三个是印度、日本和韩国。
报道指出,中国并不希望中东地区出现动乱,这不仅可能影响到其能源供应,还会影响到中国提出的、把中东作为重要路径的“一带一路”倡议。
报道还指出,作为希望维护国际秩序的政治大国,中国当然不愿看到国际多边协议说废就废,地区秩序陷入混乱。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5月9日表示,中方对美方所做决定表示遗憾。
耿爽说:“中方对美方所做决定表示遗憾。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是由六国、欧盟和伊朗共同谈判达成的多边协议,并经过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核可,所有各方都应当认真执行,维护全面协议的完整性和严肃性。这有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促进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对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热点问题也具有示范意义。”
耿爽强调:“当前形势下,中方呼吁所有各方本着负责任态度,从长远和大局出发,坚持政治外交解决方向,妥善管控分歧,尽快回到继续执行全面协议的正确轨道上来。中方将本着客观、公正和负责任态度,同各方保持对话协商,继续致力于维护和执行全面协议。”
欧盟和俄罗斯
特朗普此举使得美国的国际战略和其盟国英法德的战略发生重大分歧。
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莫盖里尼说,欧盟“决心维持”伊核协议。
英国、德国、法国纷纷宣布,他们将继续恪守核协议承诺。他们发表共同声明,称他们对美国的决定表示“遗憾”。
报道指出,欧盟虽然也承认目前的伊核协议有缺陷,但认为目前缺乏限制伊朗开发核武的替代方案。因此,欧盟此前努力游说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协议。
此外,在世界经济已经愈加融为一体的今天,欧盟的经济自然会受到美国制裁伊朗的冲击。自从伊朗核协议达成后,欧盟飞机、汽车制造商等企业纷纷进入伊朗市场。现在,西方不少企业担心伊核协议无法维持“城楼失火,殃及池鱼”。
报道称,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欧盟已经选择了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道路。特朗普退出《巴黎协议》已经饱受欧盟批评,但如果他坚持退出伊核协议,导致石油等传统能源重新回到能源发展道路的中心上,必将也对欧盟的能源和产业政策乃至经济造成冲击。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宣布准备重启浓缩铀项目之际也表示,伊朗将暂时留在核协议中,继续与除美国之外的其余五个协议签署国继续进行核问题合作。
报道称,这份核协议是伊朗在2015年与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经过艰难谈判共同达成的。
俄罗斯对特朗普的决定“深感失望”,也会继续参加挽救协议的磋商。不过对于石油生产大国俄罗斯来说,石油价格上涨并不是坏事。
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的重大核心矛盾,包括伊朗和以色列的矛盾,特朗普指责伊朗没有遵守核协议的根据来源则是以色列政府提供的有关证据。
中东地区其他重大核心矛盾,还包括伊朗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特别是国际石油最大生产国沙特的矛盾。
报道指出,因为国际石油价格暴跌、收入大减而经济面临严峻局面,沙特的新领导阶层乐见石油价格反弹。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沙特立即宣布石油增产。

5月8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人们观看伊朗总统鲁哈尼的电视讲话。新华社发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10日报道,伊朗则威胁要重启浓缩铀项目,意味着重启核武计划。各方纷纷警告,担心特朗普此举可能在中东引发战争和动荡。
美国此举到底意欲何为?各大国和中东国家会如何反应?
美国
抛开不论特朗普批评伊朗核协议和伊朗的高调言辞的话,美国经济复苏路线图也可能为此提供一些线索。
报道称,特朗普从竞选到出任总统,一直高举“美国第一”的旗号,力图恢复美国经济增长,但一年多来通胀乏力,经济缺乏刺激。美元虽进入升息通道,但步履艰难。
特朗普政府自从退出联合国巴黎气候协议,似乎已经显示要重启通过石油等老能源发展来重振经济的路径。石油等国际能源价格则和美联储经济战略息息相关。
报道指出,海湾地区是国际石油的核心。而与伊朗比邻的霍尔木兹海峡则是国际能源的一条生命线。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之前,伊朗在国际社会解除对其制裁后,于2016年重新成为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成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石油出口国。
经济学家们纷纷指出,一旦伊朗重新受到制裁,国际石油供应不稳,石油价格必将大涨。因此,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国际市场价格虽有下跌波动,但原油天然气期货价格当天暴涨3%。
更有经济学者指出,推高油气价格将带动美国的消费和生产增长,企业利润上升,通胀上升,经济繁荣。
中国
报道称,石油价格上涨自然对中国经济有所影响。
报道还称,2012年初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强硬制裁后,当时伊朗原油出口降至略高于100万桶/日,主要的四个买家之一就是中国,其他三个是印度、日本和韩国。
报道指出,中国并不希望中东地区出现动乱,这不仅可能影响到其能源供应,还会影响到中国提出的、把中东作为重要路径的“一带一路”倡议。
报道还指出,作为希望维护国际秩序的政治大国,中国当然不愿看到国际多边协议说废就废,地区秩序陷入混乱。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5月9日表示,中方对美方所做决定表示遗憾。
耿爽说:“中方对美方所做决定表示遗憾。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是由六国、欧盟和伊朗共同谈判达成的多边协议,并经过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核可,所有各方都应当认真执行,维护全面协议的完整性和严肃性。这有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促进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对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热点问题也具有示范意义。”
耿爽强调:“当前形势下,中方呼吁所有各方本着负责任态度,从长远和大局出发,坚持政治外交解决方向,妥善管控分歧,尽快回到继续执行全面协议的正确轨道上来。中方将本着客观、公正和负责任态度,同各方保持对话协商,继续致力于维护和执行全面协议。”
欧盟和俄罗斯
特朗普此举使得美国的国际战略和其盟国英法德的战略发生重大分歧。
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莫盖里尼说,欧盟“决心维持”伊核协议。
英国、德国、法国纷纷宣布,他们将继续恪守核协议承诺。他们发表共同声明,称他们对美国的决定表示“遗憾”。
报道指出,欧盟虽然也承认目前的伊核协议有缺陷,但认为目前缺乏限制伊朗开发核武的替代方案。因此,欧盟此前努力游说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协议。
此外,在世界经济已经愈加融为一体的今天,欧盟的经济自然会受到美国制裁伊朗的冲击。自从伊朗核协议达成后,欧盟飞机、汽车制造商等企业纷纷进入伊朗市场。现在,西方不少企业担心伊核协议无法维持“城楼失火,殃及池鱼”。
报道称,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欧盟已经选择了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道路。特朗普退出《巴黎协议》已经饱受欧盟批评,但如果他坚持退出伊核协议,导致石油等传统能源重新回到能源发展道路的中心上,必将也对欧盟的能源和产业政策乃至经济造成冲击。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宣布准备重启浓缩铀项目之际也表示,伊朗将暂时留在核协议中,继续与除美国之外的其余五个协议签署国继续进行核问题合作。
报道称,这份核协议是伊朗在2015年与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经过艰难谈判共同达成的。
俄罗斯对特朗普的决定“深感失望”,也会继续参加挽救协议的磋商。不过对于石油生产大国俄罗斯来说,石油价格上涨并不是坏事。
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的重大核心矛盾,包括伊朗和以色列的矛盾,特朗普指责伊朗没有遵守核协议的根据来源则是以色列政府提供的有关证据。
中东地区其他重大核心矛盾,还包括伊朗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特别是国际石油最大生产国沙特的矛盾。
报道指出,因为国际石油价格暴跌、收入大减而经济面临严峻局面,沙特的新领导阶层乐见石油价格反弹。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沙特立即宣布石油增产。
5月8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人们观看伊朗总统鲁哈尼的电视讲话。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