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3代以上战斗机如果想发射中距弹,需要提前做哪些设置?

2021-03-12 20:40:37   

中距弹这个称呼,第一感觉上是以射程来定义某种空空导弹。中距的意思明显是射程中等,介于所谓的远程、超远程空空导弹和一般的短程空空导弹之间。远程空空导弹很早就有,比如F14上携带的不死鸟远程拦截导弹,最大射程被认为超过200公里。而大多数短程空空导弹的射程在20公里之内,甚至大部分射程在12公里之内。中距弹的有效射程一般在50到40公里,现有最大实际命中距离在35公里,介于射程在100公里以上的远程弹和射程在20公里以下的短程空空导弹之间,因此被叫做中距弹。不过单纯以射程来定义中距弹是很不准确的。首先因为先进中距弹的射程已经越来越远,现在已经具备有效射程在200公里以上的中距弹,已经看齐甚至超越了早期典型的远程空空导弹的最大射程。其次,射程在30公里到50公里的半主动空空导弹也是很早就有。

但是半主动弹绝对不是中距弹,因为半主动空空导弹一旦发射出去以后,发射战机本身不能做大的机动,因为需要机头雷达一直指向目标,用本机的雷达波为半主动弹全程引导直到命中。但是这么做风险也很大,等于是本机成了数分钟之内不能大范围机动的,空战中最好打的靶子。如果双方都用半主动弹,那么就有可能出现相互击落的笑话。因此有效射程几十公里的中距弹和射程差不多的早期普通的半主动弹的最大区别,就是中距弹只需要发射机做发射前的目标参数装定,导弹从发射到接近目标,完全靠导弹本身的雷达来锁定和攻击,因此现代中距弹完全可以发射后不管。这样发射机可以选择打击下一个目标也可以立即掉头飞走,非常灵活机动,这才是中距弹在发射射程之外的最大的特色。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这种技术特色非常适合现代空战。因此中距弹成为所有空优战斗机的基本空战武器。

中距弹的出现和实际作战时间很晚,最早实战是在1992年的伊拉克实行禁飞区期间。而很多三代机的早期批次,在1980年代就已经普遍装备。因此中距弹是3代机出现以后的新生事物。导致只有在1995年以后才生产的3代机,才普遍具备发射中距弹的能力。早期装备的所有3代机,只有经过升级改造有才具备发射中距弹的性能。当然此后安装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的三代半和隐身都自然具备发射中距弹的能力。那么2代机和早期的3代机都不能发射中距弹,原始差距在哪里?升级到可以发射中距弹,又进行了哪些针对性的改进呢?现代战斗机想能发射中距弹,首先本身的机载雷达要求既能看得远,又能看得清楚,否则给1000度的近视眼一挺机枪也没什么用,因为根本不知道对手在哪里,如何准确射击?因此对要求可以发射中距弹的载机,其机载雷达的雷达波主瓣必须有相当大的有效探测距离,还要有足够的强大的功率,只有功率和雷达孔径足够;

图片

图片

才能看得远还能看得清楚,这样可以对本机挂载的中距弹及时装定目标的原始信息;而且机载电脑也需要有相应的中距弹管理模块。这方面对战机内部航电的软硬件要求都比较高。中距弹一般使用两段式导引。发射时,会将目标的动态和发射的位置输入到导弹中。导弹再利用弹体内的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初始输入信息来拦截目标。机载雷达、红外线搜索追踪装置IRST、联合战术数据分配系统JTIDS或是通过数据链获得空中预警机的信息,都能提供目标的动态。另外所有本方战机机搭载的IFF敌我识别系统的可靠性也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中距弹都不具备敌我识别能力,必须由发射机提供原始的敌我识别。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的飞机发射中距弹,只能在空中乱打一气,极有可能击落本方友机。因此中距弹作战能力需要完整体系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