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月光:缘起缘灭——中印建交及那顿暴揍(一)

2016-04-01 09:36:17   

先从中印关系说起吧


1949年10月天安门上一嗓子,全世界震了一下。识相的明里暗里开始着手与中国建交,当然印度也不例外,他的宗主国大英帝国在50年代也早早承认了新中国,但碍于美英联盟,迟迟未与中国建交。


抗战期间民国政府和印度关系也算是很融洽的,蒋总统带着老婆还去访问过印度。


1943年11月30 日,蒋夫妇在结束开罗会议后,立即访问印度,并在蒙巴顿将军的陪同下,视察了驻印新一军。孙立人向他们介绍了部队战力和困难。而中印公路能否通畅,也关系着抗战补给线的生死大事。

 

圣雄甘地也千里迢迢的坐着民主的火车到了新德里与蒋相会,蒋公见甘地,英雄惜英雄。可见到蒋夫人,甘地开始哆嗦,不是脑血栓呀,是真激动。


 

于是甘地在会谈时向老蒋提了要求,翻译撤下,直接让蒋夫人翻译,因为夫人的声音太迷人了,他想一直听下去。


从外交礼仪来说太离谱了,看在甘地真诚相求的面上,老蒋算答应了,幸好甘地没说夫人身材太迷人了,他想一直摸下去。


1945年1月开通的中印公路,盟军正在通过这条血肉之路向中国运送物资,车辆只趟单趟,到了中国就不再返回。印度对中国抗战来说非常重要,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他们靠向日本人,则万分不利,中印关系在战略上是极其重要的。

 

到了新中国一成立,印度就面临是否承认的问题。原驻华大使潘尼迦和尼赫鲁意见一致,应当及早承认。但印度国内另一派是完全反对的,还想与台湾保持官方关系。


时不我待,这事慢了真不好办。苏联是两个小时后就承认新中国了,尼赫鲁始终拿不定主意,1949年10月11日他去美国访问。一个星期下来,原来说好的援助居然被美国人和政治挂钩起来,美国要求印度延迟承认新中国,与西方结盟。

 

三哥这点自尊还是有的,临走前放话,他对美国很失望,并扬言年前就要承认新中国。

 

可尼赫鲁回到国内,选择困难症一犯,又犹豫起来。因为印度的独立是非暴力得到的,中共对此很不以为然。经常冷嘲热讽印度当局是傀儡,民族解放的恶棍,革命的叛徒,直到美国的奴仆,最终尼赫鲁还是往好的方面想,毕竟不了解嘛。不急。等TG主动一些。

 

但11月却发生了一件让印度捉急的事,新加坡英联邦会议后,英国密电各英联邦国家,就是说英国准备在1950年1月上旬承认新中国。你们看着办。本质上这是英美矛盾的体现。

 

三哥有点蒙圈了,他一直摇摆在承认时间上,早还是晚?英国要承认,那不成。三哥的无原则性和虚无的自尊又出现了。尼赫鲁决心马上承认,一定要比英国快。


理由是,三哥是从英国手中独立的,如果英国先承认了,印度再承认,显得好像还是英国的跟班,跟着英国走。

 

于是,急赶慢赶尼赫鲁在1949年12月30日电告周恩来,要承认新中国并建交. 再不发报,就到1950年了,感觉上就大为不同,中国当然也给了积极回应.。


尼赫鲁@了周恩来,周恩来也马上回复,表示赞賞。三哥很开森的一把甩掉台湾,然后12月31日把这事也电告了中共,给您道喜啦,我跟湾湾断交了。

 

但这回周恩来回复很慢,是不是故意的,现在不可能查证。一直到了1950年1月4日才回复短信。迟迟不回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当时中国几个最高领导全在忙着与苏联谈合约,搞定苏联,其它东欧的小弟也一并搞定,这是大事。

 

回复给三哥很官腔,就是在啥啥原则上,让印度派人来谈建交。这是很明确的说法,承认不等于建交,建交要谈判。


而三哥的意思很天真,就是我既然承认你,就是表示建交了,可以互派大使了。这就有点拎不清。周恩来在赴苏联谈判途中还给尼赫鲁发了封电报,强调了此事必须谈判,结果三哥,节奏突然慢了下来,外交官也不想来了,请了病假。

 

这一来,北京的外交人员,马上给周恩来和刘少奇汇报,周恩来1月17日告知了毛泽东,

18日毛泽东从莫斯科向北京发电,与刘少奇一起分析印度意图,说着说着怎么就不来了?

 

最后是判断印度在学英国,英国的意思也是互派代办,算半建交。但是英国是有特殊情况的,这老牌帝国能半建交在当时已经是OK了,等于甩了美帝一巴掌,而且英国的小弟也不少,缅甸早就跟上来了.

 

毛泽东反复考虑后,1月20日向北京连发三封电报,明确外交策略,英印必须有别。印度的建交谈判不能少,也不急。

 

正僵着,机会却马上出现,1月26日,印度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这他们独立后的一件大事,毛泽东直接给印度总统普拉沙德发电庆贺。周恩来给尼赫鲁发电。这样印方只能表示感谢,这以融洽的气氛下,再推三推四不谈判就说不过去了。

 

这些事现在看很简单,当时李克农作为副外长可费了大劲去收集情报来供参考的。

 

2月13日印使者来北京,22日正式开谈,中国代表是章汉夫副外长。

 

那么为什么中国非要谈判才能建交呢?不谈不行吗?

1.主权确认问题 ,在联合国将来的地位问题,不谈妥,将来万一有变卦呢?

2.台湾在印度的财产,地产,这个收收下来小钱钱是不少滴.

3.以谈判方式建交签字,特别是三哥这样做事神出鬼没的国家有稳定性。

 

其实中印建交要真的谈判是很复杂而且可能很漫长,对中国来说要谈的全谈了,不想谈的一样没谈(领土问题不谈).,但三哥浑然不知,他甚至连在西藏的特权,更别说边境问题也不好意思提出来,印度一厢情意的认为边境无争议,中国不提就等于默认麦克马洪线。

 

中共的盘算是,先建交后再谈这些老大难问题,不然一起谈,建交就会拖很久.

 

先搞定主权和建交,其它两大问题以后谈

1.印度在西藏特权,1950年初,解放军还未解放全藏。不能谈,谈就吃亏.

2.边境线。不谈,时机未到。

 

当然肯定有别的应对方案,但出乎意料的顺利,印度把字给签了。

中印建交后,双方的关系是相当好的。特别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手下也有一些名义上的小弟。国际上出很有人缘,温和又与人为善,不像中国连联合国军也敢掐。

 

借三哥的光,中国外交局面,特别是亚洲很快就打开了,但中印在国际外交中有个问题,谁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老大?国际地位高不过美苏,但总不能低于印度.


尼赫鲁在国际会议上,也有点对周恩来摆出一副老大哥的样子。口气基本是“小同志,表现不错嘛,努力哦”不过他在联合国里对中国尽心尽力的帮忙。

 

但中国早晚是要把印度这不结盟老大的地位给撵下来,不然在国际关系中会很被动,处处要看别人脸色,这不符合国家利益.


或者说中国如果主导不了不结盟运动,那就搞到它散伙也无所谓。不结盟的意思就是世界各国要在美苏间站队,不想站队的那伙人,抱个团叫不结盟。

 

随着时事变迁,和中国国内局面和国力变化,原来的对印政策就一步步开始改变了。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1950年4月1日,中国与印度共和国建交。4月1日哦,历史就是这么巧.今天也是四月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