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老人2012:局势错综复杂,脉络逐渐清晰

2016-07-06 06:43:43   



7月3日,三亚海事局发布南海海域军事演习的航行警告。该航行警告称,自7月5日8时到7月11日8时,在南海相关海域进行军事活动,禁止船只驶入。公布的演习坐标覆盖整个西沙群岛海域。
根据公布的演习坐标,人们很容易测算出演习覆盖了整个西沙群岛海域。从地理位置上看,西沙是中国大陆前出南海的门户,也是南海通往台湾及日本的桥头堡。这里离大陆很近,岸基导弹全程覆盖,多个空军基地可以从四面八方支援西沙空域。选择在西沙演习既安全可靠又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传说海牙的仲裁法庭将于七月十二日对菲律宾提出的冲裁申请作出裁决。中国除了“不参与,不接受,不执行”外,还获得六七十个国家的支持。美菲则纠结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大造舆论,企图胁迫中国就范。为了增加威慑力量,美国把航母和军舰大量增派到南海,日本则动用经济力量威胁取消经济援助,试图使东盟各国跟着美日一起围堵中国。
围绕南海的中美博弈,从法理,舆论到军事,逐渐升温。各个国家从不愿选边站到渐渐倾向其中一方,显示围绕中美两个阵营,已经出现两个对南海截然不同态度的阵营。柬埔寨旗帜鲜明地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坚决反对仲裁庭的裁决。泰国副总理、国防部长巴逸上将表示,对于中国的3艘元级潜艇,泰国非买不可。此举释放出泰国与中国关系升温的信号。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是典型的“东食西宿”国家,在中美南海分歧中,立场尴尬,暂时中立。远在欧洲的欧盟,俄罗斯则各有所需,各有所恃。大概除了嘴皮子外,不会有实际举动。
七月一日,正当北京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之际。台湾海军误射一枚“雄风三型”导弹,不幸砸中台湾一艘渔船,造成一死三伤的惨剧。这斜插一杠为中美博弈平添变数。《解放军报》曾在6月27日的新闻中,报道了解放军首次曝光陆军空骑快速反应部队东部战区第一集团军某摩托步兵旅已经向空骑快反型的新型作战力量成功转型,将可飞越海峡天堑。而由于这一个集团军属于东部战区,因此就特别被指出有震慑“台独”意味非常的浓厚。台湾问题无疑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敏感的一个点,随着民进党蔡英文至今未承认“九二共识”,大陆的耐心逐渐消耗,一个些微的动作都有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东面的日本则趁乱拼了老命在配合美国挑战中国。频频渲染中国对日本的威胁。自卫队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6月30日在记者会上宣布,今年第二季度航空自卫队飞机针对中国军机的紧急起飞次数比去年同期的114次增加了80次以上,且发生了中国军机接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的情况。而在经济上,日本也试图以经济压迫东盟受援国,让其站在美日一边。日本应该是美国马仔中最为疯狂的一个,大概这是日本最后的机会了,不成功的话,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雄踞亚洲。
中国选择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在西沙举行军事演习,是对海牙法庭即将做出的裁决以及对美日军事威胁的一个坚决果断的回应。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中国不会吞下苦果恶果,不会允许自己的主权和安全利益受到侵犯,不会坐视少数国家将南海搞乱。中国人民和军队历来信理不信邪,服理不服霸。这是中国海军上将孙建国代表中国军队对美日的回应。
七月一日,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也表示,中国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不会动辄以武力相威胁,也不会动不动到别人家门口炫耀武力。到处炫耀武力不是有力量的表现,也吓唬不了谁。要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面对几个方向的热点问题,中国政府加紧了军事准备。绝不给对手有可乘之机。

进入2016年,世界局势震荡剧烈,美俄在欧洲和中东对峙,美日在南海和东海,东北亚也咄咄逼人,东盟在中美角力下几欲瓦解,欧盟则面临英国脱欧后的分裂威胁。板块断裂,移动,整合正处于活跃期,而恐怖袭击的阴云则在欧美及中东北非上空徘徊。世界经济也在危机边缘苦苦挣扎。世界板块的移动,整合对中国影响肯定不小,但就近期来说,中国最急迫的还是南海。
七月十二日的仲裁结果,将使南海问题被炒到沸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不可能让中国屈服。美国军舰云集南海,也无法撼动中国人民解放军。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没有退让的空间。长时期的对峙,各方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况且在欧洲方向上,美俄纠缠也呈交织状态。美国国防部一名官员1日称,一艘俄罗斯军舰在地中海东部海域靠近一艘美国军舰时操作“不专业”。这名不愿公开姓名官员说,6月30日,俄罗斯“雅罗斯拉夫·穆德雷”号护卫舰向美国“圣哈辛托”号导弹巡洋舰靠近,之后调转方向离开,这一操作被美方认为“是高风险动作,相当不专业且与国际海事规范不符”。这是美俄在叙利亚领空发生空中军机纠缠以来又一次“亲密接触”。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美国都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而在南海,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地利。长途跋涉的美军疲于奔波,再加上维系庞大的军事开支去应对没有结果棋局,美军在南海的行动将成“鸡肋”。如此看来,寻求一个体面的协议,将是美国优先考虑的策略。
可以预见的是,七月十二号仲裁结果出炉后,美日及西方必定会进行一番炒作,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压力,美军在南海则炮舰横行,采取威吓手段策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世界其他热点冲突的转移效应。美国最终不得不让各申索国之间自己谈判,这期间会否与中国达成谅解不好说,但中国在南海站稳脚跟已经成为现实。沸沸扬扬的南海归于平静是迟早的事。
无论是东海还是南海,中美较量的结果都不可能是军事冲突,这对两国都是大忌。做好战斗的准备不等于就是要打仗,当然,你不备战就只能品尝失败的滋味。两军重兵云集的结果是谁也不能轻启战端,否则灾难是全球性的。我们既要看到错综复杂的局面,也要看到中美还有合作的一面,尤其经贸上的合作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世界上许多事情都需要中美合作才能摆平,中美关系还没有坏到兵戎相见的地步。美国大选后的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定位尚待观察,中美关系转暖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现在是中美关系最为困难的时刻,各种不确定性困扰着两个国家。但风物长宜放眼量,太平洋那么大,完全能够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中国什么时候经济,军事足够强大,美国什么时候认识到必须尊重中国,那么两国关系将步入正常轨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就此确立。